我在明朝有座城 第23章 回张家堡(2/2)
“切,在宋朝也是文压武,可也没这么夸张,一个三品官跪拜七品官,。。。宋朝见皇帝不是正规场合也是拱手礼而已。”张海边说边摇头。
“好了,不说这个了,孙阁老命令,让我们3号之前,必须抵达通州。”祖涛无奈道。
“京城通县?”张海还是有点现代习惯。
“京城附近通州!”
“那我们得赶快的,先赶回张家堡,整好队再去。。。。进去就是和后金大队作战啊,不整好队,现在就五千人,还2000辎重兵,去送死嘛?”张海问道。
“好吧,我给孙阁老写个信,说明一下我们得去补充粮食物资,绕一小圈,五号怎么样?五号到?”祖涛问道。
“行,就五号之前吧!”张海看完地图,先从遵化到张家堡,100公里,在从张家堡到通州,220公里左右,总共320公里。不过运粮队才出发三天啊,所以得多打点富余量。果然,第二天中午,张海他们就遇到了运粮队,张海带头下马步行,且战马上放两袋粮,并且帮助一个挑担民壮,一起换着挑担,其实落在后面的主要就是这些挑担子的。五千士兵看到自家少爷都下去帮人挑担了,这些士兵也自觉下去帮忙。就这样,直到29号晚间,张海他们才算是全部抵达张家堡城,之所以能后面加快,是因为前面的大车抵达了,回来接他们后面的,才得以29号晚到,不然张海估摸着,12月初一差不多能到就不错了。
30号,在张家堡安静的休息一天,这一天张海组织高级军官对这次遭遇战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等这些总结完,张海又开始和他们商讨给士兵订好工资,以及杀敌的奖励,缴获的奖励,以及战死、伤残的抚恤。
首先就是月饷:预备兵每月1两纹银。
战兵每月2两纹银。
骑兵每月3两纹银(当月有作战任务时,在补贴2两纹银)
夜不收每月5两纹银(当月有作战任务时,补贴5两纹银。)
同时以后不再发放粮饷,但会发放军田,预备兵5亩,战兵10亩,骑兵和夜不收20亩,此军田不用上缴任何地租、赋税。如退役后仍需耕种,则需要上缴地租赋税。另说明:此地属张大少所有,不得转让,出售,租赁。
战时奖励商议结果是:女真鞑子25两一个,蒙古鞑子15两一个,汉人(不管是汉鞑子还是土匪、流寇)一律5两。这里只有夜不收需要割耳朵作为凭证,并且他们的奖励是个人的。其他兵种一律战后统计,所有杀敌,一律算作集体的,然后按照参战部队平分下去。这点各个大队长也都服气,首先他们都需要互相配合,另外人家夜不收那是在刀尖上玩命挣钱。。比不了。也服气。
战场缴获会给个人三成,如果敢藏私,那么就一个结果,斩!另外那么多洗脑的教~导~员不是白给的,张海打算打完这仗让新一批萝卜们加进来。
在就是抚恤了,战死100两,而后每个月家属可领死前月饷40%,时间是10年。另外军田转换成抚恤田,不收租,不纳税可种10年,子女入学免费,如果家里还有困难可以去军人抚恤中心申请调查,如果属实,量情给予补贴。
受伤致残,一次性补贴50两,伤好后,安排工作。并且军田不收回。
又把各级军官,本来张海想按照大明营兵那样命名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但是有人提醒张海,这样容易被人告逾越。。。
最后张海按照营兵那些等级命名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副司令、司令、总司令(张海)。
分别是班长(十人)排长(五班)连长(2排100人)营长(5连500人)团长(1000人)旅长(5000人)师长(1万人)军长(3个师,三万人)。。。
待遇是班长3两军田15亩、排长5两25亩、连长10两田50亩,营长15两75亩,团长20两100亩,旅长50两100亩,师长100两100亩,军长500两100亩。另外团级以上军官有高级军官补贴。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