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在明朝有座城 > 第二章 发财

我在明朝有座城 第二章 发财(2/5)

动。祖涛只能苦笑着带着他,来带一处客栈,张海自觉的和掌柜的要了一个小院,随手甩出一个3两重的银元宝,那掌柜拿着银元宝又啃又掐折腾半天,最后说就没见过这么纯的银子,比官银还纯。然后祖涛带着个随从去办事了,张海带着另一个随从,逛天津卫。所谓的天津小吃没看见,倒是饥民不少,听说城外更多,去年陕西、山西都招了灾,今年这都四月了,还是没下一滴雨,很多那边的饥民都在向直隶这边逃荒,天津卫算少的,京城外据说更多。

找了个挺大的酒楼,花了不到一两银子,和随从俩人一顿胡吃海喝。结账时,掌柜的把张海的150克小银元宝拿个剪子样的东西直接剪开,拿个小称称了称、还解释了几句,主要时张海这银子一看就是纯度很高,怕用别的银子找零,张海认为掌柜想占便宜。

晚上祖涛千户满脸通红的回来了,首先张海户籍解决了,天启三年辽阳籍秀才。然后以那四座荒山为中心,5万亩荒田也归张海名下了。这些地契,户籍都给了张海。祖千户又道:“老夫也是占了你的便宜,大人给了我2个百户,我给有名一个,次子一个,以后三子袭了我的千户,也是个百户,这事儿,叔占你的了!”

原来祖涛走了天津巡抚贺之寿的门路,也就是和他门下一个师爷级别的沟通确定的,人家巡抚他连面都见不到。

“明天还得劳烦叔叔给小侄介绍个熟悉的商户,小侄好把身上带的货物换成银钱,然后购买粮食,招些灾民好给小侄建个庄园!”

“噢,什么货物啊?”

“还有一套琉璃茶具,和一些镜子!”张海回道。说完掏出一面镜子递给了祖涛。其实这几天张海很紧张,他没想到玻璃茶具会那么值钱,就怕这祖千户黑吃黑。所以袖弩一直带着,还好,这老家伙虽然圆滑爱占便宜,可还算是个规矩人。

“小海,叔不瞒你,你这货如果能卖到盐商,或者浙商手里,指定是高价,不过叔不认识那些商人,叔是辽镇出身,和晋商到有些路子,不过价格肯定没直接和盐商交易高。”祖涛乐呵呵道。

张海明白这还是在探他的底,看他是不是和东南沿海那些海商什么的有关联。“还是麻烦叔叔了,这样吧,这些东西卖了后,小侄愿拿出售价的1成,给叔叔您!”

“叔就愧领了,不过叔不白拿你的,明天一早就让小王赶回咱们卫所,让有名领百户,我调拨三十人给他,让他赶过来,在你手下效力,这样你也可以放心的招纳一些饥民!”

这是长期吃大户的打算啊。。。。还放个监视器在身边。。。不过目前看来这样最好。后面自己一定要把军权抓到自己手里,那时。。呵呵。。。

第二天随从回去一个,上午张海把那三根1KG银条拿出来,一根大概不到明朝的30两,不过成色好,3根可以折价100两,祖涛出面,找同僚,算是买了20个军户兵丁,给张海做家丁用。这一下出门前扑后拥的有点大户人家的感觉了。下午祖涛领着张海找了一家晋商,把茶具,20面镜子共折价2万两白银卖给了晋商。张海没犹豫,转手甩给祖涛2000两大通钱庄的银票。又从晋商老板这挑了3块人头大小的翡翠原石,3件宋代瓷器,2块玉佩,一个宣德炉。5000两银子。张海还听晋商说,金银比价1:8,张海马上兑换8000两白银的金子。剩下五千两,2两一旦粮,2500旦给他送到祖涛卫所。并且约定好下次在祖涛卫所,张海会带更多种的‘西洋货’,那个姓范的晋商也毫不掩饰的和张海吐露,这票货物他们没挣钱,他们看重的是张海手里‘西洋货物’的渠道。张海结合自己在现代了解的内容,大概知道现在海贸几乎掌控在福建郑家手里,晋商们对此很眼热。

解决完这些问题,等了两天,终于等来了祖有名,他们一行30个人,张海也不客气,把这些人分成两队,他带着10个人,骑着忍痛花了100两黄金,买了12匹劣马,先一步赶回祖涛卫所,剩下的人和祖涛一起,和运粮队一起走,顺便帮张海招募一些流民。

两天后的傍晚,终于赶回了卫所。张海安排好那10个人后,第二天一早起来,他就牵着一匹马,驮着他的货物,返回已经出现在大明兵部地图的张家堡的荒山处。上午10点,蓝色穿越点再次出现,张海顺利的越过。回来后,马上把手机开机,果然家里好几个未接电话。在看日期,已经是离开第8天了。赶快给老妈回过去。老妈知道他平安,到没问太多其他的。直接背着沉沉登山包,从金属加工厂换下明朝的衣服,骑着老爹二手摩托车,回家。回家后将登山包放进自己小屋柜子里,和父母吃过饭,终于可以放下袖弩,这几天,他都睡不好,恐怕别人黑吃黑。所以晚上吃完晚饭,不到19点,张海就洗洗睡了。

一觉醒来,已经上午十点多了,在家随便吃了一口,就背着登山包,骑着摩托车,到县里倒汽车来到唐山市,3个多小时,在走了几家唐山市区珠宝店,他带回来的900两黄金,分了5、6家,因为纯度和发票问题,虽然黄金现在标价420多/克,但是张海只卖出360/克。全部出手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