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仙景纪 > 第十四章 清明

仙景纪 第十四章 清明(2/4)

却如一尊山岳,死死盯着身穿月白道袍的两个人。

“肖稚萤,我只是例行询问而已,你用不着话里带刺,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大家都不好交代。”姓沈的高个男子回呛。

“那好那好,你问吧,我听着,仙长,咯咯。”

“哼,不用了,他体内毫无灵气流转,大穴如石泥堆积,废人一个。”男子说完转身便走,而眼角有疤的一位更是惧怕的看了一眼肖稚萤,急忙跟上同伴。

见两人离开,现在女子身后的男人才出声道:“看来师妹三年前那一剑让杨炎那孙子怕到现在啊。”

女子没接话,而是漫不经心朝瞎眼少年地问了句:“哎,对了,你舅舅在梁州哪里啊,我也是出自梁州的。”

“回仙师,舅舅乃是梁州邵阳郡人士,现在崆城做茶叶生意。”

蓝裙女子见这瞎子回话句句不离“仙”字,听着有趣,笑着点点头,“你走吧,赶紧下山,以后不要再回来了。”

少年连连点头,但脚下却不动,神色踌躇。

女子心情很好,不知是刚刚折了对头面子还是遇见同乡,笑容不减道:“还有何事?”

“凡俗斗胆请仙长赐下仙法,让我拜托恶疾,在下必定结草衔环。”年轻人话语急促,面色诚恳。

肖稚萤还未说话,她身后的男子倒先出言:“我等好心替你解围,你却不知好歹,还要得寸进尺吗?”

少年人脸色一变,想要出言解释,但被女子制止,她先是不满的瞪了一眼自家师兄,然后温言道:“我修行的并不是歧黄之术,所以无法帮你,身上也没有携带能治眼疾口疾的灵药。”

年轻瞎子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但还是行了一礼,告谢之后拄着那根长竹棍一步一步的沿山道往下走。

“两河之约,清明伊始,为期月半,你得抓紧点了。”

山道里飘荡着女子清脆明媚的声音,像是初春黄鹂。

少年身形一愣,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这十二字的含义,但还是停下脚步回身拱手致谢。

“怎么了师妹,为何要告诉他。”

“没什么,相见是缘罢了,你看他不过十七八岁,却能如此斯文有礼,即便是见到我等方外之人举手投足也不见慌乱,况且双眼失明后还能达到凡间二品武夫的境界,难得。”

男子不置可否,出言道:“好了,我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今日不少同门都回宗扫墓去了,人手不来就不够,别出了纰漏。”

“恩。”

摆脱两人视线的年轻人脚底生风,飘若游龙。

……

青衫年轻人下山之后便来到一座村庄前,却没有进去,只是远远的驻足,随着青衫背后隐约闪现着一副黄鹤乘云图,身上的泥污顿时消去,极为神异。

他站立了好久,随后开始绕着村子行走,走的极慢,第七十六步后停下,蹲下身子,手从胸口拂过,手里便多了一枚乳白玉石,将其埋在地底,然后起身,再行两百一十三步,停下,再埋玉石。

围着村子走了一圈,年轻瞎子停了四十九次,也埋下了四十九颗玉石。回到原点,他又以同样的方法凭空变出一本书,放在地上。年轻人摇了摇左手,袖口摇摆,隐约露出一支铜镯子,镯子突然闪耀光芒,从中窜出一条蓝眼白蛇,白蛇落地,咬住书,避开村民的视线游到了村中央的一块空地上,这是村民平日里晾茶晒药的地方,书放置在地,封面上有字,《裴氏制茶二十六工序》,书夹页里有纸条,纸上有一行字:莫要迁村,莫要声张。

这东西分量不轻,质地好似紫铜,零星镶嵌着些浓艳的绿色晶石,风格粗犷,是大圣在面条出世后又不知从哪顺来的。名为御兽环,虽无杀伐守御之效,却携带着小洞天,不似芥子袋那般只能储纳死物,这御兽环内的小洞天内藏妖煞之气,是个安置妖兽的好去处。除此之外,镯子刻有道纹与法契,佩戴者能凭此通晓兽语,与所居灵兽心生感应。

年轻瞎子等白蛇回来后远远朝村子行了一礼,离去。

多年后,这座名为百草的村子后改名长寿,以村民悠久的寿命和精妙的制茶手艺响彻蜀州大地。再后来,这座姓氏偏杂而又富裕的村子建堂立祠,村里的一些老人坚持要为一个早已离开村子的人造像竖牌,年轻一辈不解,老人们只说了一句话: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长寿村。

每至清明,一个背着竹篓面带笑意的少年人塑像都要接受长寿村民的叩拜,百世香火不绝。

此乃后话。

……

玉关城。

年轻人低头,拄着青竹,随着人流进去城门,奇怪的是年轻人脚步晃动,竟是没有人能撞到他。

进入城里,许多家商铺都关门了,应该都是出城扫墓去了,找了好久,终于在一间偏僻小店里买到了一个黑纱斗笠,罩在头上,七拐八拐朝如意大街走去。

微风拂起黑纱,露出年轻人清秀的脸庞,不远处一个正在喝酒膀上纹着狻猊的汉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是看错了吗,他怎么回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