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武侠世界大明星 > 137 再出传世华章——《师说》(二合一保底)

武侠世界大明星 137 再出传世华章——《师说》(二合一保底)(2/3)

br>
  正因为听懂了,所以才震惊。

  单以文采而论,包括二程在内,任何人都要承认,师说绝对是要胜于学生说的。

  而文坛其实也是一个以实力论高低的地方,一个人的才华到了逆天的程度,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

  就如这篇师说。

  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它定然会流传九州,甚至进入各州的教材之内,名垂青史。

  程颢慌了,他感觉到了危机。

  这篇师说,毫无疑问是在给他挖坟。

  师说前两句话,其实看表面意思,反而更像是在致敬学生说,强调老师的重要性。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

  到这里,一切都没有问题,程颢甚至已经认为高大全是在哗众取宠。

  可是随后,师说的文风立刻一变,把学生说驳斥的体无完肤。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话看上去很正确,却是大大触犯了程颢的逆鳞,高大全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昭然若揭。

  学生说中,明确表示了老师的年纪一定要比学生大,所以学生一定要把老师当成父亲供奉。

  如果年龄小的人想要当年龄大的人的老师,那就是大逆不道。

  很多人也都接受了这个道理。

  可是现在,高大全站了出来,将这个道理驳斥的狗屁不通。

  这还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开胃菜。

  师说第二段,其实也是在强调老师的重要性,认为跟随老师学习,才是走向圣贤的正道。

  从表面上看,这毫无问题。

  但是重点是师说的最后一段。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拉孔子的大旗扯虎皮,是高大全最爱干的事情。

  任何事情牵扯到了孔子,儒家的人就有理说不出。

  不过最让程颢膈应的,还是最后一句话。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八大博士以及太学其他老师听到这句话之后,都被气得身体发抖。

  但是太学生们听到这句话,一个个却都激动莫名。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仅此而已罢了。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高大全将老师从神坛上拉下来,从此和学生平起平坐。

  师说实际上并没有贬斥老师的地位,反而不断强调老师的重要性,这点即便是程颢也挑不出毛病。

  但是师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所有人都捧到了和老师一样的位置,任何人都能够做老师。

  这是八大博士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他们甚至已经可以想象,这句话定然会风靡九州,被世人奉为至理名言。

  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一旦世人真的接受了这句话,就不会再有他们倚老卖老的资格。

  程颢的学生说,其实是不公平的,他把老师天生放在了一个强势的地位,即便学生再出色,也始终要居于老师之下。

  所以在儒家,始终是一群老家伙掌控局面。

  其实现在的稷下学宫也是一样,真正的才俊之士,往往会跳出稷下学宫,在学宫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因为在学宫内,很少会有他们出头的机会。

  可是高大全不一样。

  他的师说,直接表明,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

  这句话,在很多行业其实都得到了印证,但是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来。

  高大全敢。

  而今日之后,九州势必会掀起一个革命,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师,从此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