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上柳 第二章 美人救英雄(3/4)
大家都靠拢过来了,又纷纷与天仙藤玩世不恭起来,有的还开起了玩笑,她擦了擦又红又肿的眼晴,终于破涕为笑了。
离开天仙藤的家、按预定的安排,卢荟和马先蒿要到能仁寺村的柿子基地去督办抗旱进展情况,这几天来有好多柿子苗都干死了,一个村接一个村的干部跑到乡里叫苦,大家心里都很着急。麦门赐和秦名羊极力挽留我们一行吃中饭,我说,“你们俩就随二位书记到基地上去,中饭就在基地上吃。”我回头对司机说,“我另外还有事,你把车开过来。”
他们一行人到基地去了,我让司机将车子开到了邻近的地榆村,我想暗访一下地榆村的野人洼水库防汛抗灾准备情况。
地榆村是我的家乡村,我就是在这儿出生成长的,这里有我的天真但并不烂漫的童年,有我的多情并不幸福的少女时代。前面讲过我有姊弟六个,上有大姐狄燕,一字不识,就嫁在本村,二姐狄蒜也是一个文盲,嫁给一个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了,三姐狄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嫁给城区一个菜农,下有一个弟弟狄南正在念高中。父亲狄学斗是一个读了两年私塾却又一事无成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是逃荒逃到地榆村来的,无名无姓,她只知道自己是安徽人,具体哪个地方的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大家就称她野菊。我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的。我一想到姊弟几个人的名字就感到好笑可叹,一看就好象都出身书香名门,尤其是父亲的名字让人想起学富五车、车载斗量、才高八斗这些响当当的学者。其实不然,我也只读到初中毕业后因家里没有钱,只得缀学在家挣工分,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我高高举起红色的通知书从村子里穿过时,乡亲们都投来羡慕和夸奖的眼神,大家都说我是地榆村里第一个高中生,金凤凰要飞出山村了。当我兴高采烈地冲进家门时,父亲说,没有钱,确实想读书的话,你得答应将来读完书就嫁给村长的儿子巴豆,巴豆爹说他们愿意出钱让你念书。我说,宁可当文盲也不愿意这样卖身。我就这样握起了锄头。
车子到了地榆村的野人洼水库,远远地就看见坝上红旗招展、人来人往,看来野人洼水库的脱险工程已经开始了。几天前,我安排了分管农业且很有经验的副书记崔风使、协管农业的副乡长瞿麦负责整个工程,这让我很放心,完全是按既定方针进行,我不想惊动他们,但还是被指挥部的崔风使看到了,他向这边走过来,村子里的很多人都认识我,说这个姑娘是他们村子里的骄傲,人们放下手中的活纷至沓来,围着我说这说那、问寒问暖的。崔风使则对他们嚷道,“好了,好了,狄乡长还有事,你们快去干活吧。”又回头对我说,“狄乡长你看怎么样?”
“很好!”我用充满肯定的语气说,“比料想的还要好,你们辛苦了。”
“哪里,哪里。”
“瞿麦呢?”
“到县城里运材料去了,早上走的,等一会儿就回。”
“你们继续干吧,要注意安全盯住质量,确保按期完成。”我说,“我有事先走了。”
“乡长放心,我们保证野人洼水库安全脱险。”
接着又拉了一下家常话,就告辞了。
我让司机将车沿着野人洼水库向上朝佛甲草垸开去,我想顺便去看一看姐姐,还是春节后在乡卫生院和她见了一面,时过大半年,仿如隔世。我对姐姐最有感情的,虽然姐姐勤劳善良、美丽大方,可仍然逃脱不了指腹为婚的厄运,她是从小就被父亲指定嫁给大舅二儿子土当归的,虽然姊弟们从小嘲笑土当归是一个白痴、或者说是一个不懂生活的人,姐姐在十九岁的那年遇上了到地榆村读“五七工农兵”大学的一个学员,在一番抗争之后,不得不屈从父母之命,和这个学员断了恋爱关系。
起码工农兵是大学生,土当归是一个初中生,更主要原因是工农兵的一手好听的笛声是许多山妹子忘魂失魄、争风吃醋的源头祸水,一肚子的故事更是让我至今难忘记,而更让父亲后悔不叠的是,嫁给土当归生了三个女儿后,土当归就神精失常了,工农兵后来成了腰缠万贯的建筑老板。姐姐是被父亲用麻绳绑了,暴打一顿之后屈从的,并且在当年就嫁给了她不喜欢的土当归。
我让司机小柰在村子当口的小卖部等候,我就在小卖部拿了两瓶橘子罐头和三斤红糖,小柰抢着付钱,我坚决不肯,我说,“这不关你的事,你就在这儿等我。”小柰只得乖乖听话,将掏出来的钱慢慢地放回口袋里。
我走到姐姐的家门口,就见姐夫土当归坐在一棵槐树下嘴角流着口水朝我皮笑肉不笑,一双黑手大幅度地不停地在裤裆里抓来挠去的,也不知道向我打招呼。我没有理他就径直向敞开的已经变形的木大门走去。屋空空荡荡的,除了几张旧椅子、一张缺了角的桌子,屋角堆满的麦草,一直堆到梁上去了。
我喊了一声姐姐,没人,又问了问邻居,说是她上山到自家的田地里去了,其中有人叫她的孩子到山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