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驻马太行侧 > 第391章 蝴蝶效应

驻马太行侧 第391章 蝴蝶效应(2/3)

不是抵抗,而是夹道欢迎

    现在,苏德之间的较量正向着岳维汉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这将会对整个二战,还有中国的抗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假如苏联真的分裂了,假如德国真的灭掉了苏联,假如德军和日军真的在西伯利亚会师了,二战和中国将走向何方?

    一时间,岳维汉只觉手脚冰凉,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苏联局面的急剧恶化也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时的**虽然已经完全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制,可受到苏共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除了**、朱老总还有周公,党内、军内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部拥有苏联背景,对苏联也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

    历史正在持续改变。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推迟了,日本对美国的军事冒险却提前了。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2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了珍珠港,正在军港里休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灭,损失比历史上还要惨,历史上本应该幸免于难的那两艘航母也报销了,消息传开,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日本海军的偷袭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美国人自己。

    日军大本营的决策看似愚蠢,其实却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日本是岛国,这就决定了日军的建军重心始终只能是海军,而日本如果决心北上与德军夹击苏联的话,那就必须调整军事建设的重心,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大规模的炮兵还有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这明显不符合日本的国情,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所以,南下是日本的必然选择,日本陆军在经历了四年侵华战争之后,实力大增,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荡平整个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群岛,而日本海军在综合实力上也完全不输于美国海军,海军航空兵的素质更是远远优于美国海军航空兵。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日本的军事冒险是有可能成功的。

    战事的初期,跟日军大本营预料的完全一样,日本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迅速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群岛,东南亚的英军和菲律宾的美军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显得不堪一击,很快,曾经的大英帝国就丧失了与日军争夺东南亚的信心和勇气。

    此时的美国已经直接参战,不过战略重心明显倾向欧洲,苏联的局势仍然混沌不明,美英联军在欧洲、非洲战场的压力极大,美国人已经没有多少精力顾及亚洲战场了,因此罗斯福总统提议由中国出兵,美国出钱,英国出装备,在缅甸共同抵御日军的进攻。

    在欧洲、非洲战场节节败退,已经风雨飘摇的英国很快就同意了,对于英国来说,缅甸就是块无足轻重的殖民地而已,放弃了没啥可惜,可如果中国人愿意当冤大头,帮助英军守住这块殖民地的话,大英帝国还是很乐意的。

    蒋委员长在美国特使的再三“恳求”下也“勉强”同意出兵了。

    其实,此时的蒋委员长早已经心急如焚了,就算美国人不请,他也决定出兵缅甸了。

    不过,蒋委员长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英国佬,而是为了守住滇缅公路这条最后的生命线,因为当时国统军的绝大部份战争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都得依靠这条生命线输入西南大后方,一旦这条生命线被日军掐断,国民政府就有**烦了。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以极高的效率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远征军由新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总兵力约十万人,其中新五军是国民**军中仅有的机械化部队,可谓**精锐中的精锐。

    远征军的总司令为杜聿明将军,黄埔出身的虎将

    这一切,都与历史上的中国远征军毫无区别,甚至连后续的战局走向也基本相似。

    不过,关于远征军的组建和总司令的人选,罗斯福总统曾经很明确地向蒋委员长提出过他的建议,希望39集团军能够编入印缅远征军,而岳维汉则是印缅远征军总司令的最佳人选,不过美国人的建议被蒋委员长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尽管岳维汉的党员身份还没有暴露,可军统局不是摆设,39集团军与八路军的诸多亲密合作,还有岳维汉对**人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亲善态度已经足够说明许多问题了,蒋委员长早已经将岳维汉划入了“异己”阵营。

    此时的蒋委员长,并不知道中国远征军将在缅甸战场遭受史无前例的惨败,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有了美国和英国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中国远征军兵力充足、装备精良,怎么也不会在缅甸战场败给日军,因此这样的“美差”他怎么可能交给岳维汉呢?

    远征印缅一开始就不顺,八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就已经组建完成,并且开到了中缅边界的畹町集结待命了,可英国人却仍然幻想着日本人会见好就收,迟迟不愿意中**队进入缅甸,直到八月下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