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大唐贵妃杨玉环 > 第二章 以娇侍寝,婀娜多姿百魅生 二

大唐贵妃杨玉环 第二章 以娇侍寝,婀娜多姿百魅生 二(4/5)

意郎君。

王氏嫁给了李隆基,不仅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他,还以超常的智慧,协助他共渡难关,走上了皇位宝坐。

景龙四年(710),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中宗驾崩后,韦后临朝,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企图效法武则天。

时为淄博王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欲清除韦皇后,但觉得自己势力单薄而犹豫之时,因王皇后全力协助,出谋划策,给玄宗坚定了信心,直至大功告成。

先天二年(712),睿宗临朝,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纠集力量,现在羽翼丰满,准备得用羽林军发动政变。睿宗为了保住大业,自己改称太上皇,传位于太子李隆基,即玄宗。

玄宗即位后,首先必须清除姑姑太平公主。在这关键时刻,王皇

后又协助了皇夫李隆基平定了太平公主,让他巩固了皇上的宝坐。

当玄宗李隆基的皇帝宝坐稳定后,便毫不犹豫地将王氏册封为皇后。

可是后来,李隆基因防止功臣位高欺主,以致发生动乱,便采用了“不用功臣”的政策。刘幽求、郭元振等功臣相继被贬。

因王皇后在除韦中功劳最大,在大贬功臣的贯性下,王皇后受到牵连,玄宗以“无子”之名,将她划进了“不用”之列。

在朝廷上下,都说是王皇后没有养育而遭受冷落。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个中原因,只有高力士最清楚。

可不是吗?开元十二年(724)七月之秋,王皇后被废,不久便张说、宋璟相继罢相,其原因皆出一辙。

也许是玄宗要名正言顺地给自己的宠妃腾个地方出来吧。于是这对王皇后的“不用”找到了借口,恩爱夫妻却烟消云散。

这让王皇后怎么想呢?当初,玄宗与王皇后志同道合,开创了大唐盛世。谁知一旦愿望实现,玄宗便感觉到王皇后功高欺主,甚至会成为“武则天第二”。

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说来也巧,开元十三年(724),玄宗李隆基隆重举行泰山封禅,武惠妃也是在这个时候受宠,而王皇后也是在封禅的这一天被贬。武惠妃进宫至今天受宠,与李隆基册封王氏为皇后至今被贬,相距的时间恰恰都是十二年。

这些重大举措的时间为什么这样统一?其中原因,满朝大臣都十分明白,但谁也讲不清楚。

也有的说,因王皇后无子才受到冷落的,后来却是以巫祝之事来废黜她。不管是什么理由,其实都是个借口而已。

而实际上,玄宗纯粹是以色取人。

可惜这个公道,没有人来为王皇后说清,也没有谁敢替王皇后说清。有谁胆敢违背玄宗的意愿上奏,满朝没有这样侠义之人。

而在这十二年里,李隆基启用张嘉贞等一帮贤臣宰相治理朝政,为创开元盛世尽心竭力。

可惜的是,这些宰相每位在位只有三四年,走马灯似的被贬,谁也没有什么怨言。

也是在这个时候,玄宗得到了年轻美貌的武惠妃,就像玄宗当初得到贤相姚崇和宋璟等人一样,如获至宝,朝夕不离。

皇上之所以这样喜欢武惠妃,还有一个关键是,她不是“功臣”,这让他更加放心。

于是,武惠妃很快取代了王皇后。正好为这新旧两个女人能名正言顺地进行交换。

玄宗有了心上人,对高力士特别信任。高力士也非常明白,自己为何能受到全朝大小官员顶礼膜拜,正因为是皇上把自己视为知己,能在皇上面前说句话。特别是为替皇上找到红颜知已。于是,后来在天宝七载(748年),玄宗又封他为骠骑大将军。

高力士封为骠骑大将军后,权倾朝野,威焰日盛。太子称他为兄,而朝中在臣们,则尊称为高翁。

一个太监,竟封为将军,这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啊。这巨大的荣誉,是皇上赏赐的,只有忠于皇上,才有享不尽的荣华!

武惠妃没有了后,他又为皇上选择中了寿王妃杨玉环。

能举荐这位美人吗?他曾犹豫过。在寿王和杨玉环举行大婚时,他曾赞叹过,他们是多么般配啊,简直是金童玉女!

自己现在能拆散这对金童玉女吗?

但皇上的后宫必须要美女填充啊,如果不选杨玉环,也会选李玉环,张玉环……

这些“玉环”难道就没有苦衷?

谁叫她长得倾国倾城,国色天姿呢?

美女就应该归皇上所有!

高力士这样一想,挂在头的犹豫全然消失……

他在回廊里小心地地巡察,这时,他听到皇上和杨玉环的欢笑声,不知怎的,心里感到不是滋味。

皇上与玉环,本来是公爹和儿媳,当他听到传出来的这种笑声,他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感觉特别别扭。

这多么尴尬呀!

后来,高力士又皇上和玉环的喘息声,双手不禁哆嗦起来。

要求说,这位皇上的近侍与宠宦,内府大总管,在皇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