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九十九章 防瘟疫未雨绸缪(2/3)
刚来上党的流民因为不知道规矩而违反了赵兴的规定,衙役们就组织这些流民去修厕所,每天能管两顿饭,倒也不曾虐待流民。有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天天到处巡视,公共厕所的生意立即好了起来,每日挣到的钱,竟然可以养活不少流民。
第三,修建公共浴室,提倡个人卫生习惯。在每个村庄、集镇和县城都修建了多少不等的公共浴室,门口依然有大妈坐着收钱,但也就是个茶水费。赵兴搞的这个公共浴室大有讲究,里面用上了硫磺胰子,水中放有专门治疗皮肤疾病的药草。赵兴要求不论男女老幼,每隔十天必须入池泡澡一次;每隔半月必须修剪指甲一次,每晚热水泡脚一次,每五天梳洗头发一次,吃饭饮酒之前必须用硫磺胰子洗手等等,这些规矩尽管繁琐,倒也没有受到老百姓多大的抵制。毕竟大家洗过几次澡后,浑身上下搞得干干净净的感觉还是很舒适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用人逼着做了。
为了大造声势,以文采闻名洛阳的赵兴不惜自毁声誉,为老百姓写下了“洗手歌”、“泡脚歌”等等顺口溜,让孩童们天天到处传唱,对老百姓进行疲劳轰炸,让大家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修建定点医馆,推广“五形太极拳”。赵兴派人在乡一级的集镇上修建医馆,招揽四处治病救人的游方郎中前来坐馆治病。挑选坐馆医生的重任自然是落到了神医华佗身上,用他无比专业的眼光和能力来审查坐馆医生,一定可以将滥竽充数的假郎中清除到医疗队伍之外。赵兴还利用四处走动的商队大量收购各类药草,统一烘焙洗晒后,分门别类地放进仓库,为定点医馆提供稳定的药材供应。
赵兴还和华佗相互参详,把后世的太极拳与“五禽戏”相结合,推出了一套适合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练习的“五形太极拳”,让身体不太结实的郭嘉和田丰等人带头练习。开始几个文士还觉得打拳乃莽夫行为,都是扭扭捏捏地,到了后来郭嘉和田丰感受到了身体发生的变化之后,就到处游说郡守府和县衙里面的文人们一同练习,再往后就成了东汉版本的广播体操,老百姓在休息之余,都要打上一趟拳,才觉得神清气爽。
第五,大量生产活性炭口罩。书友们如果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记得当初赵兴改进烧酒酿制工艺之时,曾经花费好几个月把“活性炭”这种后世才得一见的东东搞了出来。活性炭可是制造防毒面具的关键材料,赵兴现在没有橡胶可用,搞不出猪脸防毒面具,但不妨碍他把活性炭研磨成小颗粒之后,一层面布、一层活性炭、一层棉花地搞出个简化版地防毒口罩。这个东西到底做什么用,到现在赵兴连华佗都没有告诉。赵兴只是督促一群妇女使劲生产,造出来多少,赵兴花钱收购多少,恨不得全天下人人都能发几个口罩!
第六,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赵兴把常见的各种百姓口中所说的瘟疫进行了症状描述,并定下固定的病理名称,写出基本的预防办法,分发给各地医馆的郎中,要求他们作为宣传员,向百姓讲解疫病防控常识。赵兴还给两支情报部队专门下达了收集监控上党郡周边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的命令,把这个任务列为五颗星星的最高级别。
赵兴甚至武断地下达了一项连贾诩都有意见的命令,那就是一旦发现郡内有人感染了传染性的疾病,立即进行隔离观察。比如,一家之中发现一人染上了瘟疫,则附近几家同时被隔离观察;一村之中发现几家感染了瘟疫,则派部队将村子围住,对全村进行隔离;一个乡发现有几个村子感染了瘟疫,则切断所有与外界的道路,等待赵兴的应急处置。
这项政令倒还不至于激起太大地民愤,关键是赵兴紧跟着的一项决定,几乎跟挖人家祖坟相似了。赵兴要求凡是因为瘟疫而死亡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不得发丧和土葬,必须由戴着大口罩的疫情防控署的人员在专门的隔离区内焚烧死者遗体,并对骨灰进行深埋。在汉代那个礼法至上的社会中,如果谁家的长辈去世之后,后人不好好安葬,那简直就会被人千夫所指,骂地连头都抬不起来!
由于目前上党还未曾发现大范围的疫病,所以这个规定除了引起老百姓的不解和议论纷纷之外,倒还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但以后从北方草原传过来的大瘟疫爆发之时,赵兴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大家在后面会看到。
第七,改进外科手术的实施条件。开展全民卫生运动,赵兴最需要借助一个人的支持和帮助,这人就是华佗。华佗作为神医的名声,早传遍了中原大地,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