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再起 第十七章营救元玮(2/2)
陈纪、樊能领命退下,杨懿将朱铉和文正留下。
“你二人明日与我赶往会稽拜见王朗大人。”文正想了想,已是明白杨懿用意。
“大人可是想带我二人去为王元玮求情?”
杨懿也不掩饰,点点头说:“正是此意。再者,太守大人来信多次提及你二人,早就想见见你们。”
朱铉不解:“大人你已多次求情而未果,我二人人微言轻能行吗?”
杨懿却说:“我看王朗对你二人甚是赏识,只需见机行事或有转机。”
文正和朱铉对视一眼,也不敢再说什么,便向杨懿告辞回去准备了。
第二日清晨,三人一起去往会稽郡治所山阴。朱铉于路上将自己所学向二人请教,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得山阴,休息一日后,便去见王朗。
王朗本名王严,后改为朗。此人才学高深见多识广而喜好风雅,性情严整慷慨,恭俭节约。结婚时很多人送礼给他都没有要,常讥讽士族大户“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因此多使财物救急救穷。
朱铉第一眼看到王朗,便感觉其甚有威仪,让人不敢直视。王朗也上下仔细打量朱铉,少年英气刚毅沉稳,心下也很喜欢。
杨懿将鄞县近况简略禀报,王朗点头称赞:“杨大人勤于政务,能于本分之外兴修水利、设置义仓,为我郡县令楷模。”
客套话说完,杨懿直言是为王元玮而来,王朗叹口气:“你于此事纠缠半年有余,今日登门来讨让我何其为难!”
文正见杨懿矗在原地吓得不敢说话,忙上前代他禀明缘由:“鄞县筹划水利诸事,非王元玮不能,此乃造福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大人素来体恤百姓,我想大人会饶恕王元玮开官仓济饥民之举吧?”
王朗盯着文正看了一会,方问:“你便是出奇谋计赚粮商的文正?你所定三策我已传示全郡各县效仿,若不是杨懿坚持要留你,我早已任命你为太守府长史了。”
“文正谢过大人垂青,可释放王元玮确是迫在眉睫,否则今冬兴修水利便成泡影!”文正对自己仕途看得很淡,只想为百姓多做实事,因此在王元玮之事上有些着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