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友有点儿怪 第八十六章(2/3)
去。
看到早已没了水,遍布着野草的沟里密密麻麻都是蚱蜢,大家看得头皮麻,恨不得一把火把那些恶心的玩意儿都烧了。只是,连日来的干旱并没有给野草带来太大的影响,不知道是每夜白雾的作用,还是它们根系扎得太深,别说枯黄了,连青黄交加都算不上,火根本就烧不起来。
“不是说在严重干旱的时候可能爆蝗灾吗?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史逸辰定定看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
大家都皱起了眉头,各个脸上愁云密布。他们虽不是农民,可不用想也知道,如果今年真爆蝗灾,各粮食生产基地颗粒无收,恐怕本就让人有些无法承受的物价会上涨得更厉害。更何况,他们的战友辛辛苦苦顶着烈日开荒,新苗才栽下,要是蝗虫进了城,岂不是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做了白工!
“不行,这事儿得向上级打个报告,你们先捉着,我去帐篷那儿打电话。”
等到晚上,史逸辰在家说起这事儿,原本就是退伍军人。如今重回军队很快就被重用的史大伯说:“这件事儿上面早就察觉到了,只是怕引起恐慌,一直瞒着。听说最近有不少人打了报告说这事儿,估计他们没办法控制事态。很快就要瞒不住了。”
“大片荒地长出的粮食还不够它们吃吗?应该不会跑城里来吧?”莫末对蝗虫没什么概念,只记得小时候家里收麦子,她见村里孩子三五成群的捉蚱蜢烤着吃,羡慕得不得了。爸爸见了就捉了给她烤,身子啥的都扔掉。就吃那四根塞牙缝都不够的小细腿。她早已忘了蚱蜢腿的味道,却对爸爸妈妈的笑脸和她当时心里的满足、得意记忆犹新。
“那可说不定,现在的世界啊,哪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见家里人都愁眉不展,莫末也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很不好受,连美味的炸知了猴都没胃口继续吃了。她以前被爸爸妈妈和爱人家人们保护得太好,生活圈子也单纯,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可却没亲身经历过。总有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就算是心生感慨,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却没办法感同身受。可近些日子,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儿工作,每天负荷地工作,还时不时被领导指着鼻子训骂,身体劳累,心里也疲惫不堪。真心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而最让莫末震撼的,却是每周一一大早陪奶奶去市采购的时候。因为小区传出几起主妇采购被抢劫的事儿,社区管理处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最好结伴而行。不要轻易落了单。买的东西被抢了也就算了,莫末担心老太太不小心遇到那心性凶残的被伤到,再加上她不像史逸辰和大伯他们上班那么早,就主动承担了“护送”老太太的重任。
她原本以为如今不过是物价高点儿,大家可能要节衣缩食,不像往常那样随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想到情况却比她想象中要严重的多!看着主妇们拼命精打细算,米面都是算计着买,更别提肉菜了,有些人甚至买了比较便宜的玉米面准备掺着白面吃,还有用鸡蛋代替肉食的。莫末吃过玉米面烙饼,粗糙干硬又剌嗓子,偶尔尝尝鲜还行,当主食肯定不好受。往常很受欢迎的鲜奶区不仅货架少存货也不多,连买的人都寥寥无几,估计一般家庭都承受不起这奢侈的消费了。
后来聊起这事儿,奶奶说家里有年前兑换的大批粮食,还有空房间做暖房种菜,所以负担才不那么重。而那些原先就没有地的人家,一直买着吃,以前的营生不好做了没挣什么钱,物价又这么高,可能也没什么条件造暖房自己种菜吃,不省着能咋办?总不能一时痛快把存款挥霍一空,等没钱了去大街上要饭吧?
后来见到严家叔叔阿姨那干劲儿,莫末更是感叹不已。即使严斌进了正规军,家里也很有些存款,可严爸严妈却没有丝毫松懈,依然辛苦地维持着那个小小的建筑队,新招了不少四五十岁的伯伯们重新组成队伍,不止接造暖房的活儿,连给人家大建筑公司搬砖扛水泥的外包业务都做,大热天的竟连周末都没休息过!
每当遇到严叔叔一身汗回家,莫末就暗自庆幸史逸辰早早劝爸爸进了武馆。如若不然,家里啥关系都没有,爸爸年龄又过了四十,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进军队,还一进去就做了教官!她不是觉得严叔叔这样不好,他看着虽然辛苦,可精神头却很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魁梧,没什么可指摘的。可到底亲疏有别,莫末敬佩严叔叔,却不想爸爸这么辛苦!
做教官多好,每天教导新兵,自己也是勤练不辍,身手一天比一天好,就算拉练时也是风吹日晒的,可到底比扛水泥轻松,而且受人尊敬,工资待遇也好。
没撑多久,蝗灾的事儿就瞒不住了。最早引起大家注意的,当然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网络。
京都是大城市,要是上面有意隐瞒,住在中心城区的市民当然无从查觉。可一般小城市或是紧邻农田的县城就不一样了。如今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城墙,别说参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看到早已没了水,遍布着野草的沟里密密麻麻都是蚱蜢,大家看得头皮麻,恨不得一把火把那些恶心的玩意儿都烧了。只是,连日来的干旱并没有给野草带来太大的影响,不知道是每夜白雾的作用,还是它们根系扎得太深,别说枯黄了,连青黄交加都算不上,火根本就烧不起来。
“不是说在严重干旱的时候可能爆蝗灾吗?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史逸辰定定看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
大家都皱起了眉头,各个脸上愁云密布。他们虽不是农民,可不用想也知道,如果今年真爆蝗灾,各粮食生产基地颗粒无收,恐怕本就让人有些无法承受的物价会上涨得更厉害。更何况,他们的战友辛辛苦苦顶着烈日开荒,新苗才栽下,要是蝗虫进了城,岂不是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做了白工!
“不行,这事儿得向上级打个报告,你们先捉着,我去帐篷那儿打电话。”
等到晚上,史逸辰在家说起这事儿,原本就是退伍军人。如今重回军队很快就被重用的史大伯说:“这件事儿上面早就察觉到了,只是怕引起恐慌,一直瞒着。听说最近有不少人打了报告说这事儿,估计他们没办法控制事态。很快就要瞒不住了。”
“大片荒地长出的粮食还不够它们吃吗?应该不会跑城里来吧?”莫末对蝗虫没什么概念,只记得小时候家里收麦子,她见村里孩子三五成群的捉蚱蜢烤着吃,羡慕得不得了。爸爸见了就捉了给她烤,身子啥的都扔掉。就吃那四根塞牙缝都不够的小细腿。她早已忘了蚱蜢腿的味道,却对爸爸妈妈的笑脸和她当时心里的满足、得意记忆犹新。
“那可说不定,现在的世界啊,哪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见家里人都愁眉不展,莫末也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很不好受,连美味的炸知了猴都没胃口继续吃了。她以前被爸爸妈妈和爱人家人们保护得太好,生活圈子也单纯,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可却没亲身经历过。总有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就算是心生感慨,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却没办法感同身受。可近些日子,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儿工作,每天负荷地工作,还时不时被领导指着鼻子训骂,身体劳累,心里也疲惫不堪。真心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而最让莫末震撼的,却是每周一一大早陪奶奶去市采购的时候。因为小区传出几起主妇采购被抢劫的事儿,社区管理处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最好结伴而行。不要轻易落了单。买的东西被抢了也就算了,莫末担心老太太不小心遇到那心性凶残的被伤到,再加上她不像史逸辰和大伯他们上班那么早,就主动承担了“护送”老太太的重任。
她原本以为如今不过是物价高点儿,大家可能要节衣缩食,不像往常那样随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想到情况却比她想象中要严重的多!看着主妇们拼命精打细算,米面都是算计着买,更别提肉菜了,有些人甚至买了比较便宜的玉米面准备掺着白面吃,还有用鸡蛋代替肉食的。莫末吃过玉米面烙饼,粗糙干硬又剌嗓子,偶尔尝尝鲜还行,当主食肯定不好受。往常很受欢迎的鲜奶区不仅货架少存货也不多,连买的人都寥寥无几,估计一般家庭都承受不起这奢侈的消费了。
后来聊起这事儿,奶奶说家里有年前兑换的大批粮食,还有空房间做暖房种菜,所以负担才不那么重。而那些原先就没有地的人家,一直买着吃,以前的营生不好做了没挣什么钱,物价又这么高,可能也没什么条件造暖房自己种菜吃,不省着能咋办?总不能一时痛快把存款挥霍一空,等没钱了去大街上要饭吧?
后来见到严家叔叔阿姨那干劲儿,莫末更是感叹不已。即使严斌进了正规军,家里也很有些存款,可严爸严妈却没有丝毫松懈,依然辛苦地维持着那个小小的建筑队,新招了不少四五十岁的伯伯们重新组成队伍,不止接造暖房的活儿,连给人家大建筑公司搬砖扛水泥的外包业务都做,大热天的竟连周末都没休息过!
每当遇到严叔叔一身汗回家,莫末就暗自庆幸史逸辰早早劝爸爸进了武馆。如若不然,家里啥关系都没有,爸爸年龄又过了四十,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进军队,还一进去就做了教官!她不是觉得严叔叔这样不好,他看着虽然辛苦,可精神头却很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魁梧,没什么可指摘的。可到底亲疏有别,莫末敬佩严叔叔,却不想爸爸这么辛苦!
做教官多好,每天教导新兵,自己也是勤练不辍,身手一天比一天好,就算拉练时也是风吹日晒的,可到底比扛水泥轻松,而且受人尊敬,工资待遇也好。
没撑多久,蝗灾的事儿就瞒不住了。最早引起大家注意的,当然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网络。
京都是大城市,要是上面有意隐瞒,住在中心城区的市民当然无从查觉。可一般小城市或是紧邻农田的县城就不一样了。如今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城墙,别说参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