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拯救朱允炆 第二章 差点就是小康家庭了(2/2)
李仁嗣看着杨母满是老茧的手,手背一块青色胎记尤为显眼,他心里无比激动,错不了!错不了!
顿时有些失态,老泪纵横:“小妹,这么多年你可让我好找。”
难怪见他眼熟,似曾相识,他不会真的是....我兄长吧?杨母声音有些发颤:“你是兄长?”
李仁嗣抬起右手,现出同样的胎记,道:“父亲过世前,遗嘱我一定要找到你,让我转达你,他对不住你。”
哎,李仁嗣说完低下了头。
杨母见着他手上同样的胎记,不由泪眼朦胧,哽咽道:“父亲,是女儿不好,是我女儿不好。”
李仁嗣看着心里更为难受,转过头指着杨亦之道:“这少年郎,可是子敬与你的儿子?”
嗯!
杨母抽泣着。
我儿,快过来见你舅父。
这.....有妈又有舅,差位老爹,就是幸福美满的小康家庭了。
杨亦之想起这坑人的系统,不由留下了悔恨的眼泪,就该喝下孟婆汤啊!悔不当初啊!
我儿,别哭了,快见过舅父。
呃....
杨亦之心里不情不愿的叫了声:“舅父。”
好,好!长得一表堂堂。
我曾听闻,有位天资聪慧的小神童名杨亦之,却没想到造化弄人,是我侄儿!李仁嗣叹道。
李仁嗣环顾着破旧的茅屋,痛心道:“小妹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杨母好不容易停下哭声慢慢说道:“我还好,当年子敬与我搬到此地,当地百姓都很照顾。”
那就好,亦之如此聪慧可曾入学。
亦之前些年念过乡墅,年前一病不起,直至前些日方才痊愈,还没入学呢。
李仁嗣还没等杨母说完,打断道:“这样,你们和我一起回吉安府,正好去父亲祭奠一下父亲吧,他去世前一直很后悔,时长责怪自己。”
杨母低着头不不语,好一会抬头说道:“我过些日子会去看父亲的,但是我现在还没想好,我走了子敬回来我怕他找不到我;兄长就带亦之同你回去吧。”
哎,李仁嗣叹了一声。他知道小妹心里可能还是解不开这道结。
只好求全道:“那我就带着亦之回去吧,他天赋异禀,我举荐他去白鹭洲书院深造,正好赶上今年秋试。”
嗯。全凭兄长安排。杨母点头道。
亦之,你年纪尚小,吉安府乃繁华之地,你切记要以学业为重,别被物欲蒙蔽了双眼,遇见棘手的事,要听从舅父安排,知道吗?
杨母向杨亦之叮嘱道。
杨亦之急忙道:“亦之知晓,母亲不用担心,孩儿定以学业为重。”
次日。在杨母不舍的眼神下,做了告别,与李仁嗣踏上了去吉安府的路。
从此刻开始杨亦之才意识到,这才是他的开始啊、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PS:您的每一个打赏、点击、收藏、评价、鲜花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支持,一名诚恳的新写手,迂腐小儒。)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