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68】成绩不错(2/3)
宋李氏刚要细说,就听外面许二多大喊:“大人,济南府来人了,要见你呢!”
宋友亮如获大赦,赶紧起身道:“娘,回头再说。我有公务~~公务~~”
“哎~哎~”宋李氏又不好强拉,只能笑着摇头叹了口气,“这孩子!”
济南府的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济南府同知陈虞允,陈虞允掌管屯田和粮事,他一来,宋友亮本能地感觉到一定没好事。
几句客套话之后,陈虞允别说道:“本官来此,先是向宋守备道贺来了!”
“道贺?我宋某人有什么事情可以道贺的?”宋友亮问答
“宋守备还不知道?”陈虞允做惊讶状,“宋守备因为镇守济南府城有功,听说被擢升为游击了,兵部的公文此刻恐怕已经出了北京城了!”
“海阳是个乡下地方,消息传的慢!”宋友亮还没有得到消息,心里但愿这是真的
陈虞允笑道:“海阳虽然地处偏僻了一点,但是在宋守备的经营下,本官看来到时兴旺的很,尤其屯田之事。”陈虞允伸出三根手指,问道:“海阳的屯田可有三十万亩?”
其实根据宋友亮的发展计划,第二期的屯田工作马上要开展了,预期开垦荒地约在三十万亩,这样海阳卫累计开垦的土地就可以达到六十万亩。不过,宋友亮还是含含糊糊地说道:“我听手下人说,全部开垦的田亩约在二十五六万亩左右!”
陈虞允笑道:“那宋守备似乎被部下所欺瞒,本官一路过来,至少有三十万亩以上。”
宋友亮心里那个郁闷啊,他再也忍不住,直截了当地问道:“陈大人,我是个粗人,有什么话请直说!”
陈虞允一愣,尴尬了几秒钟之后,随即恢复正常,“不瞒宋守备,清兵围济南的时候,济南府周围的百姓都涌入了济南。现在清兵退了,知府打算将他们遣返本地。可是这些百姓都孑然一身,如果就这么遣返,恐怕酿出祸事,所以~~~”陈虞允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所以想跟我接一批粮食和种子,好安顿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是吧?”宋友亮把陈虞允不好意思说的话,给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陈虞允赶紧客气地说道:“宋守备能为朝廷分忧,那是再好不过!”
宋友亮叹了一口气,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能为国家分忧,是我宋友亮的福气!”说罢宋友亮朝北方遥拜
陈虞允差点被笑出声来,心想自己这种文臣都没有这种近似迂腐的愚忠,怎么你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军户反倒~~~不过陈虞允觉得既然能借到粮食,那就是好事。于是赞道:“宋守备真是我大明忠良,中流砥柱~~~(此处省略一百字)!”
最后,陈虞允拉着五千石粮食高高兴兴地走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打秋风的,宋友亮便召集各部门管事在自己家里开会,汇总去年的成绩。
首先由个屯屋的屯长汇报粮食收成,一番汇总之后,总计收获冬小麦四十万石,按卖给粮商的收购价计算,至少值八十万两。实际外面的两家已经卖到一斗粮一两银子了,这四十万石粮食要是按这个价格计算,至少值四百万两。只是宋友亮不想赚着昧良心的钱,所以与古雨山等人约定,如果他们谁把粮食卖到斗麦千钱这样的高价,就立刻取消包销权。于是,登州一带的粮食,生生地就比山东其他地方便宜了一半。
邢家兄弟汇报了牧场的情况,“产出肥猪二千一百五十五头,50头母猪共产仔七百头,咱们从今往后,不用去外地购买小猪仔了。牛栏产出肥牛一千五百头,兔子二千九百多只,另外鱼塘捞出一斤以上的鱼儿五万多尾。肥鸡肥鸭各七千只,每天都提供蛋类三千枚。”
宋千斤听了直咂嘴,笑道:“你们这是变戏法呢?”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屋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掌管民用器具所的左安明、军用局有孙和斗与沈卜琦、矿务局的沈履素以及造船师傅邓连生也都一一讲述了去年一年的情况。民用局去年一年赚了三万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