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血战中原 第五十四章 徐州(3)(2/3)
李纲此话出口,赵构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他早就看李纲不顺眼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纲并不是他的嫡系亲信。金兵围城时,李纲写血书逼徽宗退位,传与钦宗皇帝。所以李纲算是钦宗的臣子。赵构对李纲是不太信任的。之所以留李纲在朝中当尚书右丞,只不过因为李纲在士大夫中威望很高,做一具千金马骨而已。如今帝位已固,马骨自然也该从朝中请出去了。
赵构脸色一变,早有善于察言观色的御史闪身出列,弹劾李纲大不敬。也有刚直臣子出班支持李纲。两方人马争个不休。反而把谈论的徐州之乱丢在了脑后。
左仆射兼枢密副使黄潜善建议皇帝把李纲撤职。赵构没有听从黄潜善的建议,但也没有听从支持李纲的臣子意见,让李纲继续担任尚书右丞。而是采用了一个折中之法,撤去了李纲的尚书右丞,赶出中枢,去荆湖南路担当安抚使去了。
解决了李纲之后,两班臣子纷纷安静下来。但赵构却没忘了徐州兵乱的事。他当然明白徐州有多重要。就算他不打算收复中原,也要保住徐州。要不然半壁江山也不可得。
所以依然向汪伯彦问道,“汪爱卿,徐州乃我大宋东部腰眼,不可听任乱兵为祸。爱卿可有妙计安之?”
如果问汪伯彦如何排挤同僚,如何搞政治投机,他绝对是天才级的人物。正如他的女儿,秦桧的老婆汪氏一样。但你问他如何平定兵乱,那实在是难为他了。所以汪伯彦想了半天,终于给出一个高招,“招安。”
汪伯彦胸有成竹地说道,“万岁,祝行在刘复二人皆为刘光世部下。万岁可派刘光世前往徐州招降。只要刘将军一到徐州,臣敢保二人立马归降朝廷。然后再命刘将军领军北上应天,一举剿灭地方叛逆,岂不大善。”
赵构看汪伯彦说得如此有信心,顿时又把目光投到了武将班列中的刘光世身上。
刘光世,字平叔,保安军人。老子是大名鼎鼎的嫖妓将军刘延庆。宣和年间宋军伐辽时,刘延庆身为统领,却一味在军帐中饮酒嫖妓。听闻前线不利消息时,又与儿子骑马先遁,引发大军崩溃,数十万大军一朝尽丧,也让金人看透了宋廷的腐败与无能。
宋朝是个奇怪的朝代,臣子越能干,越受打压。越无能,越受重用。刘延庆折尽北伐大军,回京之后,依然担当领军大将。
金兵汴梁围城时,刘延庆领一彪亲军突城而出,意图逃回陕西,却被金兵追上杀死。然后其子刘光世闪亮登场,将继续其老子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为大宋最有名的逃跑将军。
刘光世行军打仗,绝不亲临前线。他只会让裨将和敌人接战,自己躲在离战场上百里远的地方,遥控指挥,一旦战事不利,立即闻风远逃。
后世汤恩伯就深得刘大将军打仗之法,指挥所总是设在离前线几百里远的地方,飘忽不定。谁也别想擒住汤大将军。关键是民国时期至少可用电报指挥,宋朝可没有这种高级东西。所以刘光世打仗,胜败就看裨将的发挥。就是这样的人,竟然能在历史上和岳飞韩世忠齐名,号称中兴四将,也是宋朝特有的奇观了。
刘光世见汪伯彦提到自己名字,心中暗骂了汪老狗一声,闪身出列,躬身奏道,“启禀陛下,祝行在刘复二人虽为我部下,但一向性贪而暴,毫无忠义之心。就算今日招降他们,明日还会复反。所以臣建议派大军前去剿灭。特别是他们太过贪婪,家资已有数十万,还在劫掠地方士绅,罪在不赦。”
赵构哦了一声,看着刘光世问道,“爱卿可愿领兵前去,先灭祝刘,再剿应天乱民。”
刘光世犹豫了一下,尚未答话,大将张俊已经闪身出列,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往,献祝刘二贼人头与殿上。当然,还有应天乱民首领的人头。”
不只是张俊出列,一向不愿打仗的将军们此时都闪身出列,争着要去剿灭祝刘二贼。苗傅刘正彦几乎要和张俊打起来了。
赵构见手下臣工如此英勇,明知他们是被刘光世说的几十万家资所动,但也私心暗喜,当即拍板,命令张俊率精兵一万前往徐州镇压祝刘二贼。获胜之后,乘势攻入应天府,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