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2/2)

牡丹,不如今日就以咏牡丹为题,由童英作应景之诗文。”

  “同叔,永叔同在,自可分辨诗文之优劣,诸位也可参言建议。”

  又是一次杂役的往来,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纸笔。赵曦先拿着看了看……真不亏大富之家,没一样是凡品。m.xszww8.net

  赵曦很想自己写一首咏牡丹的诗,他并没有觉得是难事。

  想当年他文青时,也曾有过打油诗的经历,这也是他从开始就没担心的底气所在。

  十岁以下孩童,即便作诗又能有多深远的意境?以自己半把刀水平,想必应付这场合不是问题。

  可当他提笔时,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此时眼里的牡丹,看到的就是道具,一个为设计自己的道具实在做不到有感而发。

  怎么办?

  只能是借一下脑子里的储存了,至于别人信不信是他写的,管不了了,他敢肯定一点,一会儿放出来的诗句,绝不会有一首是在场孩童现作的。

  这点不仅是赵曦,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在纸笔发下去的同时,除了赵曦似在思考,其他幼童均已经动笔书写了……太明显了,别说幼童,就是已经东华门唱过名的,也未必能在题目公布之时,就可以提笔作诗。

  其他孩童不用看了,倒是赵曦的思考,让人更加关注了。

  取舍和摇摆者偏多,因为谁也看不到结局。

  但从正统意义上,赵曦才是他们最具有合理性的未来帝王。只是这些年介入太深,深到无法洁身自处的地步了,不得不配合着做这么一场。

  其实赵曦是在脑子里检索,到底该借用谁的。

  诗词之道,也就唐宋为巅峰时期,虽赵曦记着许多本朝那些尚未成人,尚未成名的大家之作,想了半天,都觉得不合时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