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隋末之草根崛起 > 第七章 张氏兄弟

隋末之草根崛起 第七章 张氏兄弟(2/3)

匠活不?”

    “会!”张北应声抬头见是萧正,随即一脸欣喜,“萧兄弟,是你!”

    萧正笑着点点头,好奇的从张北手里拿过饼子,冰凉梆硬不像饼子倒像石头。

    “这什么做的?”

    张南回道:“树皮草根磨碎了,这还多亏了萧兄弟你,里面加了不少荞面呢。”

    萧正没再多说,把饼子还给张北,对于他俩这样的壮汉来说,一个这样毫无营养的饼子——暂且叫饼子吧,完全是在糊弄自己的肚子,但显然,兄弟俩不得不忍受这样的艰苦,把更好一些的粮食留给家人。

    能够顾家的人,总是让人心有好感,萧正也一样,对张氏兄弟俩不由多了几分亲近。

    “走吧,帮我干点活。”

    “好咧。”

    “对了,知道哪能买到青砖不?”

    张南回道:“知道啊,从西城门出去不远就有。”

    “哦,那走吧,雇个车。”

    “你要买多少?”张南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俩不是泥瓦匠,出力没问题,盖房子可不大会,怕弄不好。”

    “不盖房子,简单搭两个炉子,估计一二百块砖足够了。”

    “那还雇什么车啊,我俩背那点玩意儿不费劲!”说着,张北指了指扁担上的麻绳。

    “那成,你俩去买砖,我住在南乙街二号。”说着萧正掏出一贯钱递给他们,“够不?”

    “够了够了,用不了,买二百块?”

    “嗯,你们没瓦匠工具吧?”

    张北憨厚的笑了笑,“要是活简单,用手就行。”

    “算了,你俩去买砖吧,我去铁匠铺。”

    雇了车折回铁匠铺买了工具,又买了两担柴火两袋炭。萧正到家的时候给三个小丫头拿出顺道买的零嘴,妞妞看着麦芽糖和点心张着小嘴,口水滴答滴答...萧正举起她转了一圈,“妞妞是个小馋猫!”

    小丫头摇着小脑袋,“妞妞...不是。”

    没多久张氏兄弟敲门而入。也不知从哪找了个木板,每人用绳子捆了百块青砖背在身后,两个破筐里还拎着满满的黄土。

    萧正指挥他们先到了大丫姐妹住的屋子,告诉他们怎么搭,两兄弟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

    小丫头们好奇的看着,不知道哥哥要做什么。

    萧正坐在那里和张氏兄弟闲聊。

    “张北,你俩去挖沟没?”

    “挖沟?挖什么沟?哦,你说耍无赖啊。”张北摇头,“没,我才不干呢,我娘知道还不得气死。”

    “哦,对了,你娘身体怎么样了。”

    “好多了,就是一股急火,年龄也大了。”张南指着张北说道,“就被这怂货气的,要是娘有个三长两短,我非捶死他,看他以后长记性不!”

    “那也不能怪我,臭当差的就找抽。”张北瞪着眼睛。

    萧正问道:“怎么,碰到狗仗人势的了?”

    张南摇头,“不怪人当差的,人家也是按朝廷规矩办事儿。”

    “啥规矩,天底下就没这规矩,我还没娶媳妇,凭啥让我分出去单过?”张北梗着脖子。

    兄弟二人一边干活一边掐架。

    萧正明白了:析户。隋朝增加国库收入的重要法宝之一,人头税分两块,一块按人头,一块按户。因此规定家族不得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如此一来,朝廷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可百姓的负担就更重了。

    要说隋文帝这个人绝对是雄才大略,对内结束华夏分裂局面,对外大破突厥。又开选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颁均田置粮仓,改革货币倡导节俭,颇有一番作为,可后世对其评价并不甚高,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究其原因恐怕和他重国轻民有很大关系,尤其在位的中后期,突然就脑子当机了。一个仁寿宫丁夫死伤过万,面对自然灾害居然不允许开仓放粮,哪怕官仓充盈也舍不得拿出来,居然让百姓外出逃荒,真不知是不是脑袋让驴踢了。房玄龄说其无德也不是没道理,后世太祖更是一针见血的评价其做法蕴藏大乱。

    到了隋炀帝,比起他老子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步子迈的越来越大,筑西苑,建洛阳,开运河修长城......无数民夫累死病死。

    萧正不记得隋朝是什么时候开始爆发的农民起义,但印象中似乎很快了,到时烽烟四起,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想起这些,萧正还真有些发愁。

    炉子搭好,添上木炭点着,放上水壶。屋里很快有了热乎气,张氏兄弟纷纷赞叹这东西好,回去给老娘那屋也搭一个。<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