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主播 第四十章 大唐的支柱们(3/4)
为皇帝陛下光照之功,却为水情受益。”
“百感之下,特书信奏请皇帝,降恩旨以待众官。”
“另:自诸官子弟入军以来,商人劳军日众,新军收益渐丰。”
“行周深感不安,此为大唐之利入水情之囊,岂可容之。”
“特命下属奉车都尉朴景泰率亲兵五十人,运送银十万两,金三万两,往赴洛阳城,但有所得,必交国库,不敢中饱。”
这一招棋,下得就妙了。
大唐国历年征战,国库早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民间虽然有钱,但是却大都集中在巨商富贾的手中。
这些人是大唐支柱,自然是轻易动摇不得。
要剥削,从来也只能剥削那些更加贫苦的百姓。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大唐里最昏庸的皇帝也知道,剥削富商都比剥削百姓要好得多。
如果可以的话,所有的税赋都应当优先加在这些人的身上。
可惜的是,他们做不到。
因为皇帝手里的文武百官,通常本身就是该被剥削的一份子。
但是现在,有一个李行周。
他做了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而且他很聪明地,也很豪爽地拿出了一大笔的钱交给了皇帝,为他充盈着自己的国库。
并建议皇帝下恩旨夸奖所有送子参军的官与商,以堵他们的嘴。
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就算是皇帝,也是可以买通的。
武则天很痛快地立刻下旨:嘉奖所有送子参军的富商豪客。
这第一个受到嘉奖的,就是王元感。
据说王元感当时看到那“民之表率”四个皇帝送来的大字时,高兴得眼泪都哭出来了。
同时,武则天特旨恩准李行周,给他一个战时征兵名额,允许他的新军再增兵一千……
这个征兵名额是用来干什么的,自然不问可知。
李行周越发地肆无忌惮了。
如今上有皇帝罩着,下有人质在手,他还怕什么?
那个曾经的小小少爷兵预备队在这一路走来,开始滚雪球般的扩大起来。
转眼间,就真正扩大到了千人规模。
这还不包括他们身后一路跟随行进的亲信随从以及相应的资源护送队。
这支千人队,几乎全部都是由富家子弟组成。
有的是巨商大贾,有的是豪门贵族,有的是父掌实权,有的是母出名门。
这里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富家子弟,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部都在一起。
李行周对他们管得极松,只要不逃跑,你爱做什么都行。
想吃好的?
没问题,让你老子送钱送粮过来,不送就和大家一样吃糠。
想要不干活不上场打仗?
这些都没问题,只要交钱就都好办。
新军的规矩虽然多,但对所有富贵子弟却都网开一面。
新军现在一万六千人马,这帮少爷兵却也有了一千人。
按照李行周的规矩,这帮少爷的父母亲族每送来五份,就有一份能落到他们自己手里。这帮少爷们自己不赚钱,花父母的钱又不当回事。
眼看着在这里可以有吃有喝,半点不受苦,还不用受父母的唠叨教训,少数人竟开始玩得乐不思蜀。
新军的新老兵丁托这帮少爷们的福,天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个个身上都开始长膘。
因此他们和少爷兵们现在是彼此看不起,却又彼此地离不开对方了。
行军打仗,埋锅造饭。
少爷们出钱,士兵们出力。
可以说是彼此合作,相配无间。
新军有了钱,士兵们也有了钱,连带着大唐的财政都跟着出现了大面积的好转。
连武则天都恨不得李行周的运输队能朝反方向走一圈。
刮过大唐另外一边的士绅贵族之后再回北门关去。
没有人知道,在这一路上,李行周和他的新军,到底借着这支少爷兵部队刮走了多少财富。
只是据后来的柿子的回忆。
当时的李行周,钱多得没处用,都恨不得用银票擦屁股了。
而交给皇帝的那些钱,实在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这样的生活,对很多士兵来说,也许是他们一生中都不敢奢求的事。
但是现在,他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百感之下,特书信奏请皇帝,降恩旨以待众官。”
“另:自诸官子弟入军以来,商人劳军日众,新军收益渐丰。”
“行周深感不安,此为大唐之利入水情之囊,岂可容之。”
“特命下属奉车都尉朴景泰率亲兵五十人,运送银十万两,金三万两,往赴洛阳城,但有所得,必交国库,不敢中饱。”
这一招棋,下得就妙了。
大唐国历年征战,国库早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民间虽然有钱,但是却大都集中在巨商富贾的手中。
这些人是大唐支柱,自然是轻易动摇不得。
要剥削,从来也只能剥削那些更加贫苦的百姓。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大唐里最昏庸的皇帝也知道,剥削富商都比剥削百姓要好得多。
如果可以的话,所有的税赋都应当优先加在这些人的身上。
可惜的是,他们做不到。
因为皇帝手里的文武百官,通常本身就是该被剥削的一份子。
但是现在,有一个李行周。
他做了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而且他很聪明地,也很豪爽地拿出了一大笔的钱交给了皇帝,为他充盈着自己的国库。
并建议皇帝下恩旨夸奖所有送子参军的官与商,以堵他们的嘴。
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就算是皇帝,也是可以买通的。
武则天很痛快地立刻下旨:嘉奖所有送子参军的富商豪客。
这第一个受到嘉奖的,就是王元感。
据说王元感当时看到那“民之表率”四个皇帝送来的大字时,高兴得眼泪都哭出来了。
同时,武则天特旨恩准李行周,给他一个战时征兵名额,允许他的新军再增兵一千……
这个征兵名额是用来干什么的,自然不问可知。
李行周越发地肆无忌惮了。
如今上有皇帝罩着,下有人质在手,他还怕什么?
那个曾经的小小少爷兵预备队在这一路走来,开始滚雪球般的扩大起来。
转眼间,就真正扩大到了千人规模。
这还不包括他们身后一路跟随行进的亲信随从以及相应的资源护送队。
这支千人队,几乎全部都是由富家子弟组成。
有的是巨商大贾,有的是豪门贵族,有的是父掌实权,有的是母出名门。
这里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富家子弟,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部都在一起。
李行周对他们管得极松,只要不逃跑,你爱做什么都行。
想吃好的?
没问题,让你老子送钱送粮过来,不送就和大家一样吃糠。
想要不干活不上场打仗?
这些都没问题,只要交钱就都好办。
新军的规矩虽然多,但对所有富贵子弟却都网开一面。
新军现在一万六千人马,这帮少爷兵却也有了一千人。
按照李行周的规矩,这帮少爷的父母亲族每送来五份,就有一份能落到他们自己手里。这帮少爷们自己不赚钱,花父母的钱又不当回事。
眼看着在这里可以有吃有喝,半点不受苦,还不用受父母的唠叨教训,少数人竟开始玩得乐不思蜀。
新军的新老兵丁托这帮少爷们的福,天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个个身上都开始长膘。
因此他们和少爷兵们现在是彼此看不起,却又彼此地离不开对方了。
行军打仗,埋锅造饭。
少爷们出钱,士兵们出力。
可以说是彼此合作,相配无间。
新军有了钱,士兵们也有了钱,连带着大唐的财政都跟着出现了大面积的好转。
连武则天都恨不得李行周的运输队能朝反方向走一圈。
刮过大唐另外一边的士绅贵族之后再回北门关去。
没有人知道,在这一路上,李行周和他的新军,到底借着这支少爷兵部队刮走了多少财富。
只是据后来的柿子的回忆。
当时的李行周,钱多得没处用,都恨不得用银票擦屁股了。
而交给皇帝的那些钱,实在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这样的生活,对很多士兵来说,也许是他们一生中都不敢奢求的事。
但是现在,他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