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 > 156章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 156章(2/3)

之所以,德国和苏联的合作没有引起英法等国的强力反弹呢?就在于德国有一个伟大的国防军司令官——冯·泽克特将军。

    这个后来被称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将军,不仅一手将德**队精华保留了下来,还曾经成为常凯申的军事总顾问,为常凯申打造出了一支强悍的德械师!

    泽克特在和苏联的合作当中,派出的兵种规模都只有几百人,在英法两国的眼里,可以说是人数很少,不成气候,有了一战时期动辄几百万人战斗规模的两国,认为区区几百人,根本就无法在大规模战争中取得什么成果。

    这才是英国和法国没有当回事,对苏德合作反弹的原因。

    一直到了1931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英国,才开始提出对苏德军事合作的警告,而德国也趁机中断了两国的军事往来,但关于军事工业的贸易还照样进行。

    然而也正是因为英法忽略了这几百号人员的军事交流和训练,仅仅装甲兵一个兵种的几百人,就代表了几百台坦克的车组,以二战开战之初德国装甲团的编制来说,一个装甲团会编制四号坦克52台,三号坦克51台,以及轮式车辆313辆,摩托车53辆,所以,几百人就代表了至少三个以上的装甲师!

    而等到1939年闪击波兰时,就已经扩充成六个装甲师了!到了进攻法国时,六个装甲师就变成了十个。{这里指的都是正式的国防军编制,不包括党卫军和国防军的预备装甲师,如果算上后者,闪击波兰是七个装甲师,和其他装甲快速部队总共十五个}

    所以,就是被英法忽略的这几百个苏德军事交流的人员,未来就给英法带来了无可忽略的损失!

    说起德国装甲兵,就不能不佩服泽克特将军在部队没有装备的时候,进行的训练模式。不仅是装甲兵、炮兵,就连最基础的步兵训练都是一样,泽克特的办法是让士兵将自己当成是班长、排长甚至连长来参加演习,班长发出的口令都是汉斯一班去左翼,卡尔二班去右翼这样的。

    利用这种办法,泽克特将一支只有十万人规模的德国国防军打造成了至少是十万名士官的队伍!一旦扩军,十万名士官就是十万个班长!以德**队一个班十个兵的简单计算得出的结果就是100万军队!

    如果加上原来退役的士兵和军官重新恢复兵役,那么德**队可以轻松恢复到300万人以上的规模!

    按照德国人口计算,不包括后来占领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德意志人口是6600万人,如果算上,德意志人总人口则达到8000多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总共动员了1500万人的兵力,这里边还包括了300万人左右的外国志愿兵,包括北欧挪威、瑞典,西欧的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等国的小胡子的拥趸。

    仅以德国本土动员的1200万兵力来说,至少有一半是曾经服过兵役、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再考虑德国人传统的严守纪律的性格,德国被称为欧洲第一强军,就不是吹的。

    但并不是有了纪律严明的士兵就可以成就强军,还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士官,才能执行上级安排的种种作战任务——士官被称为“士兵之母”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看看德国陆军步兵进攻战术,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机qiāng火力支援、压制展开的,士官作为班长,是步兵班进攻的核心和指挥者。

    所以,泽克特一手打造的国防军,就成就了未来德国陆军的骨架。同样的,不会管是德国还是日本、苏联,在失去了大量有经验的老兵和士官之后,战斗力下滑的都非常厉害。不过与德日不同的是,苏联拥有更多的人口,能够通过不断的牺牲,大浪淘沙一般积攒下足够的士官,才能够在僵持过后,形成fǎn gōng德国的战略优势。

    日本则是受老兵和有经验的士官损失影响最大的国家。日本的征兵制度是按照地域进行征兵和编成的,一个师团只会在一个地区征兵、补充,这就造成日本越穷的地方人越少,而初期的战斗力越强,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人力的消耗,最后也是越打越弱;而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都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这里的人口的野性也就很弱,作战意志和战斗力也就比不过穷地方出来的师团,但往往这些地方编成的军队也是存活率最高的。

    其中的典型就是在大阪地区编成的第四师团。

    第四师团的代号是“淀{dian}”,编成地点就是日本商业最发达的大阪,除此之外大阪还编成了第二十五师团“国”,第三十四师团“椿”,第四十四师团“橘”,第六十八师团“桧”,第九十四师团“威烈”,第一零四师团“凤”,第一三二师团“振起”,第一四四师团“护坂”,第二二五师团“金刚”。

    第四师团是日本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甲种师团,全师团编成有两旅团四联队的主力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