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 > 第六十七章黄埔军校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 第六十七章黄埔军校(2/3)

人自然也会进入他们的视野,而且就在亨利频繁的往来战争部和白宫后,国会就通过了返还庚子赔款、建设华夏新大学的提案,这两位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呢。

    也正是因为美国社会中浓厚的重视教育的气候,以及华夏清华大学建立后赴美留学的众多出色的留学生的表现,让美国国会更加坚定了对华教育输出的观念!

    说来有意思的是,美国在二战前对于教育中国家的观念之类并不看重,只有到了二战后,尤其是著名的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盛行一时之后,美国才开始大力在舆论和娱乐圈进行美国心的宣传,这才开始文化入侵各国的行动。

    在美国从1908年在华夏建立清华到1949年二战胜利,这个阶段里,美国的教育和学术都是非常自由的,也就是这种自由,孕育了美国未来支持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比如,我们熟知的手机,其使用的跳频技术就是来自于奥地利出生的女演员海蒂拉玛,是这位美貌出众的女演员一时的灵感迸发所发明的呢!然而这个发明因为涉及到军用核心技术而被政府所封存!直到摩托罗拉在政府解密的文件里再次发现海蒂的发明,才让手机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比如,美国在两次大战中都吸引了无数的科学界巨头来到美国,也不能不说这里边有美国科学界、教育界那中宽松、自由的氛围的功劳。

    再看冷战开始后,从世界其他各国再投奔美利坚的顶级科学家还有多少?不能不说,这里与美国社会以及科学教育界的环境恶化有关系。

    再看技术进步,现在的美国不管怎么宣传美国梦,他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在显著下降的,可以说就是二战前美国积攒的科学教育的底蕴渐渐被掏空所导致的。

    还是说说黄埔吧。

    黄埔军校的学生们见到多功能工兵锹已经是七月份了,从美国东海岸乘船走巴拿马运河,在横渡浩瀚的太平洋,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很紧张,这其中还包括未及时赶到纽约的部分现役军官,他们被要求连续乘坐最大航程的飞机赶到旧金山出海。幸亏有了飞机,才让这部分现役军官可以先赶到夏威夷,在那里一边恢复体力和健康,一边等待穿过巴拿马运河的同伴,那些同伴基本上是从美国现有军校里抽调的现役教官以及部分美军退役将领。

    据说潘兴那个老家伙如果不是还没有结束任期,都想跟着教官团去华夏凑热闹,结果把战争部长约翰·温盖特·维克斯吓坏了。潘兴要是跑了还了得,几乎就用人盯人的办法,才打消潘兴私自溜走的打算。不过,即使如此,潘兴也有到华夏一游的打算——谁让亨利经常去那里呢。

    黄埔学生拿到了这种不同寻常的工兵锹后,先是惊讶,然后就是佩服,最后则变成了兴奋!因为专门演示工兵锹功能的美国教官,用这把工兵锹在训练场上开挖担任掩体,仅仅不过用了四十分钟!一个足以容身、可以战斗的担任掩体就挖好了!与应急使用的卧式掩体不一样的是,美国教官挖掘的是对士兵保护得更好的跪姿掩体——按美国人的身高设计的跪姿掩体!如果换了胡宗南那样的小个子,估计可以可以撇开腿站着了。

    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是站着挖,这个时间不算快,换了长干农活的,可能还会更快。但这里是训练场!被无数双大脚踩过的坚硬的训练场,而且教官用的也不是站姿和跪姿,而是卧姿!这就麻烦了!卧姿不好使劲,这大家都知道,所以卧姿挖掩体是最慢的,但同时也是最安全的。

    美国教官这是直接在一边演示工兵锹的功能,一边在传授战场快速挖掘单人掩体的技术特点!美军的专业工兵装备多功能工兵锹也是在战后才开始的,历史也不是很长,但诸多功能却已经被整天玩铁锹的工兵们全部掌握,而且玩的还是非常出色。像这种卧姿挖掘单兵掩体,已经是美军工兵们的日常训练的一项了,如果不是每一个工兵都在进入工兵行业一开始就签订了保密协议,也许这种专业工具早就被他们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了。

    接下来,就是美国教官指导华夏学生实战训练的时间了。

    至于,苏联教官,不用亨利担心,因为早在哈默打开了美苏之间的民间贸易的同时,美**方就秘密地派出了访苏军官团,双方交流的项目里的一项就包括了亨利设计的工兵锹,不过和送到华夏的一样,都是猴版。而允许苏联生产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苏联不能将同类的工兵锹透露给第三国——尤其是德国和日本!

    同样,华夏的黄埔学生们也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保证不将任何与工兵锹有关的信息透露出去。保密期一直会有十五年,直到美国参与二战的战争准备开始,才会允许华夏解出不准丢弃工兵锹的禁令。

    这条要求看似很苛刻,但确实是避免日本从华夏这里获取新式工兵锹的可能,即使华夏军队的保密能力十分差劲,不过能拖延一天就要拖延一天。

    对于涉及到保密的问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