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大教皇 > 121一较长短

三国大教皇 121一较长短(2/3)

这会儿又成了劣势了?”“对啊!”

唯有徐庶一脸笑容的点了点头。

“诸位安静。且听奕慢慢道来。”说到这儿,栾奕不由想起后世许多以多胜少的战例。比如——官渡之战。拥有10.5万大军的袁绍却败在了仅有3.4万兵马的曹操手里。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却被仅有5万兵马的孙刘联军击败。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古代通讯不发达,军队之间命令皆由信使传递,这无疑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且军队规模越大,组织机构越复杂,讯息传递所耗费的时间也就越多。二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

讯息传递效率低下,这也就导致了军与军之间难以行动一致、令行禁止,存在管理失调、配合失措、自乱阵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敌军看出破绽,以精锐之师破其阵脚从而建功得胜。

这也正是所有以少胜多战例得胜的原因。

由此,后世才有人言,冷兵器世代能够领十万军马对外作战如指臂使者,便是不世的帅才了,比如岳飞、徐达。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带不了更多的兵,只不过兵马更多非但无用,反倒自添麻烦。

栾奕将想到的,兵多无益之事讲给了众人。期间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没有发生,或者不会发生之事删节了去。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赵云点头称赞,道:“教主此说确是再理。”

栾奕又道:“贼军虽多,却多而不精;我军兵少,却各个精悍,装备精良!”

对于这一点,众人没有异议。

栾奕长叹一口气,“目前我能想到的也就这么多,反贼人多是优势也是劣势,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反贼稍纵即逝的破绽。只有寻到破绽,才能再设法定策。”

“嗨!说这么多话等于白说!”张飞捂面长叹。

帐内诸人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

恰当此时,天色渐暗。有侍从掀帘而入,将一根根烛台摆在大帐四角。后又从怀中掏出火石不听打火,将油灯挨个点燃。

“擦擦……擦擦……”

栾奕忽的愣住,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似是想到了什么,却一时半会又抓不住要领。

“擦擦……擦擦……噗……”灯火燃亮,在帐篷中耀起一缕星星之光。

“光?不是……是火……火?”栾奕猛拍脑门,暗恼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正史中皇甫嵩长社被围,用火攻击败了波才大军。

他是怎么做的来着?对了,波才扎错了营。

贼营附近杂草甚多,兼之今年大汉多地旱情严重,秋季枯草甚多。皇甫嵩抓住这一点,连夜袭营,火烧贼寨。

徐庶见栾奕停止拇指互绕的举动,脸上露出笑容,便知栾奕有了定策,“奕哥儿可有了谋划?”

栾奕微笑点头,“可用火攻!”随即反贼营盘立于枯草之事说了出来。

“咦?奕哥儿怎知反贼大营建在枯草上?”

徐庶这一问可把栾奕问倒了。不由大慌,暗想:我当然知道!至于原因……总不能告诉你前世的我曾经读过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吧!“方才探马来报不是说了?”

“说过这事吗?”徐庶反复思量,“我怎么不记得?”他将目光扫向帐内其它人,诸人均是摇头,表示好像没听到过这话。

坐在位子上的典韦,偷偷看了栾奕一眼,见栾奕一脸尴尬似有难言之隐。登时心有所想。作为一名圣母教早期成员,虔诚的圣母教徒他还以为栾奕凭空知晓的军情是圣母转述而来的,只不过在告知栾奕的同时,还强令栾奕不得告诉他人,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公之于众,告诉大家。

于是乎,“善解人意”的典韦主动为栾奕解围,“某家依稀记得,探马确实说过此事。三弟,你可有印象?”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