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 87.重中之重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87.重中之重(2/3)

太大,用心不良的人完全可以利用伪造的碟刹混进城里,总不至于为了每一个人都要查看衙门的文书。

    那么济州岛即使封锁全岛,难免会有诸如女真人的奸细、细作纷纷涌来,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所以,制止情报的泄露,第一点就是户籍改革。

    既然要改革,干脆就大刀阔斧,前一阵子各机关衙门进行了统一和分划,两大衙门这次在和女真人打了一架后方凯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继续剥离,这一次车晚真的松动让方凯警惕心顿时加强,光知道打听外部消息有什么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强大的势力往往最容易在内部被攻克,同样的,在内部设立‘警察’机关就是势在必行,以前的方凯有一半是碍于情面下不了狠手,这次出了车晚真这档子事,虽然方凯没有杀鸡儆猴,但也没客气到哪去,至少他一个车晚真再也很难爬到上去也是实情。

    方凯的这个举动就是告诉别人,想叛逃,那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他方凯不是不会下黑手,但毫无疑问,这次放过了车晚真还是显得太轻,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这不代表他方凯心不黑,枪口是指向外人的,他够狠,再狠也不会对着自己人狠,车晚真虽然心思活络想要回去朝鲜,可这毕竟是家事,对内方凯一贯的松弛,外紧内松这也是王道,无可厚非。

    方凯为了彻底更改户籍制度,甚至照搬了改革开放前期的老式身份证,外层用特殊动物的皮质包裹,内里则是钢印刻上去,最后用生物胶粘,这在大明,即使有人能够仿制出来,那所需要耗费的力气也不是一丁半点,能够将钢料上撰写上字在大明几乎就不可能,更遑论什么国力差了一大截的女真金国和朝鲜。

    这个钢印的来源是济州岛制造局新近用坩埚炼钢法成批制造出来的钢材,以及大员的荷兰人在履行合约后送来的第一批机床,两者结合下的第一个付诸产物,至少在目前为止,想伪造济州岛的户籍那是难上加难,如果再算上监控严密的各级政衙官员,就算是收买了有户籍的居民,恐怕也很难遁形。

    在折腾了大半个月后,济州岛上统筹的人丁已经突破十万,这使得方凯高兴了好一阵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这般道理,一砖一瓦的打造出一个十万人口的‘大城市’,这在现代看来,市长和高官之类更是盘上的菜,不值一提。

    可事实到底是怎样,如果方凯真的凭空当了一地主官,兴许就不能这般为所欲为,也就不能这般对着一张白纸任写任画,如果发现自己弄错了,还可以擦掉那一部分从新开始。

    优劣自辩!

    在确定人丁超过十万,壮丁更是以几何数增长后,方凯决定了一件事,扩军!

    这是岛上的第三次的扩军,中间还有过一次缩编,但那是为了形势需要,为了保得完全,那一次性增编了几千兵马,在战后又从新打散回预备役,就是这个道理。

    在又等了庆尚港户籍登记了半个月后,两地的壮丁已经超过六万,即使划分开35岁以上,这个人数依旧控制在四万多人,但偏偏扩军最要的就是钱,方凯算算口袋里的银子,和荷兰人的打通的商道几乎都是赔钱,荷兰人的人口很少,又远在西方,在东方的殖民地的作用仅仅是掠劫和贸易,自然不会掏钱买方凯手上最值钱的盐货买卖。

    倒是郑家出钱答应购买济州岛手上廉价的海盐,盐货的价格很高,更遑论海盐的提取不易,方凯的出货价格一向很低,甚至以精盐的品质卖出粗盐的价格,在陕甘民乱,堵住了上好的青盐来路外,这批卖相很好的海盐大大侵占了本属于两淮盐商的市场,眼红的人不再少数,只是因为心里存了警惕,当初可是有山东总兵邱磊的前车之鉴在那,如今一看这些人竟然又和郑家联合起来,更是不敢动弹,但也有家大业大的不把郑家当回事的,依然是大有人在,准备着伺机而动。

    郑家家大业大,郑芝龙在试着派人在山东接洽后获得第一批海盐运回来福、泉二州,然后赚了个满盆,这顿时引得郑家眼红不已,凭借着自家的福建的势力,更是驱赶了一些盐贩子,郑家一家吃了整个福建的份额。

    这也使得方凯手上海盐的出货量大大增加,在崇祯七年来临之际更是达到了月利润三万两,假设每个月都有这种盛况,那么每年光是福建一省的盐货收入就会高达四十万两,而福建却不是大明最富有的省份,相反,因为福建的人口远远少于中原大省,这个省份虽然沿海贸易发达,但在税收上还不如江南和中原丰硕之地。

    但却仅仅低于孟千在山东、京城两地的销售份额,

    再加上德川幕府的锦上添花,朝鲜上下不再严查来往盐货商贩,这使得在崇祯六年年底,方凯手上能够掌握的流动资金总算有了一丝缓解。

    也能够坦然的进行户籍改革以及增加正规役兵丁,让济州岛常备军力达到两万,一下子扩编了七千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