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77.荷兰人(2/3)
时未通,但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不过这通了和没通也就是半斤八两,运不出多少盐来,所以方凯倒不担心。
不过这盐路也确实不能出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不能让人把熬制精制海盐的方法泄露出去,到时候可就不光是一家淮盐跑出来竞争,大明沿海的那些个商家们哪个都不会缺了检漏的机会!
方凯精打细算的算着,不到半天就头昏脑胀,不禁开始佩服一众古人,怪不得数量都是大致、左右,原来这还真是算不清。
笔算可不比现代的计算机,就算是能力再差的会计,计算器也总会用,总比看着繁体字加减来的好。
好在查账本来就不是方凯的事,他一时兴起看起来账单那也是因为不得不看,此时有了结果自然是扔到一边,赚钱的事不是他操办的,不过点子自然得他来想,如今盐路就算是想挤开淮盐,那自然是比大收入,怕是翻一番都不止,可短时间内却无法办妥,更别说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济州岛产出的商品运往朝鲜、倭国、山东贩卖,那也是零零碎碎,大多被截留下来用来各地掩饰,能上交也不在最近。
不过好在毛承禄带回的消息并不坏,德川幕府虽然不肯废除锁国令,但也并未阻拦天朝上国的船只来往,虽然这只商队的的方向是在朝鲜奇怪了点,不过毕竟是德川幕府也知道一些大明内忧外患的事,只当是一批大明子民流落异国他乡,也并不横加阻拦,只不过只能和德川幕府自己的商队贸易而已,但也还算价格公道,德川家光很是喜好大明文化,底下的人对大明也是心存倾慕,上上下下还算得上和大明亲密,当初的锁国令那也是依着大明闭关锁国这才照本宣科,如今一时间废除不掉也在情理之中。
倭国盛产铜和银子以及硫黄,这些本身就是一些半黑半白的走私海商欢迎的东西,多了济州岛最多是多加了一家而已,在德川家光看来可有可无,有利无弊的事,最多也就是个郑一官而已,这才使得毛承禄没受阻碍。
毛承禄在寄回来的书信里对郑一官的名字一笔带过,经过孙元化解释这才知道是个海上大豪,只是让方凯纳闷的是,这个时代明明应该称雄大明海域的应该是郑芝龙,这个郑一官又是何许人也?
“此人是不是有个儿子叫郑成功?”方凯插了一句问道。
孙元化摇了摇头,有些困惑道:“郑一官有子数人,无郑成功此人。”
“最出名的是谁?”方凯不死心的问道,如果不是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大明末年的崇祯年间,他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穿错地方了。
难倒蝴蝶效应?按理说郑芝龙是海寇,还是发迹多年的海寇,他这只小蝴蝶就是拼了命的扇翅膀都未必能煽动他一个郑芝龙。
孙元华说了几个人名,的确没有郑成功这个人,方凯干脆彻底的问到底:“除了郑一官,可有郑芝龙这个人?”
孙元化却给了方凯一个笑脸,呵呵的道:“郑一官是他本名,此人旧日闯荡海上,后改名为郑芝龙,有兄弟二人,郑芝豹,郑芝虎,皆是海寇,老夫只是曾经看过朝廷的邸报,看惯了这个名字而已。”
“原来是这样。”方凯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才对,至于郑成功,想来也是日后才改的名,现如今叫什么他方凯想知道都难,毕竟这个民族英雄还都没改过名。
“可有此人最近的消息没?”方凯沉吟半晌问道,郑芝龙是海寇,想来自己少不得要和此人打招呼,自然是要早早准备的了。
“郑芝龙的老巢在福建沿海,平日里和山东并没有联络,所以也就没打探到什么消息。”孙元化摇摇头,有些奇怪方凯为什么问起区区一个海寇。
孙元化只知郑芝龙是个海上大豪,往来倭国和大明之间走私猖獗,犯不着为此打探他的消息,所以这才奇怪。
“回头要盯着点,以后难免用得上。”方凯叮嘱道,回头孟千自然会收到消息,山东和福建相距有些距离,有些消息并不是那么容易传过来的,方凯也并不心急,反而让庆尚港的李越和山东的孟千都尽力收拢后金女真的情报,原因是在于这次晋商大肆购买药草,应当是有战事发生。
后金攻打朝鲜,一个是在天启七年,一个是在崇祯八年,如今一个已经过了六年,另一个更是还没到,所以皇太极自然不是拿朝鲜人开刀,除此之外女真人征伐蒙古还没到,方凯记得皇太极攻打蒙古林丹汗是在后金称帝改国号上下,如今皇太极还不敢贸然所以也被排除。
除此之外只有攻打大明了,只有究竟打得是哪里不清楚而已,只能尽力打探消息。
只是到了七月上旬,不管是山东的孟千还是庆尚港的李越都鲜少传来女真人的动向,反而是远在倭国的毛承禄遣人递来消息。
囤积在大员的荷兰人勾结海寇刘香袭取大明沿海各地,企图以武力强占大明沿海,以八艘新式战舰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不过这盐路也确实不能出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不能让人把熬制精制海盐的方法泄露出去,到时候可就不光是一家淮盐跑出来竞争,大明沿海的那些个商家们哪个都不会缺了检漏的机会!
方凯精打细算的算着,不到半天就头昏脑胀,不禁开始佩服一众古人,怪不得数量都是大致、左右,原来这还真是算不清。
笔算可不比现代的计算机,就算是能力再差的会计,计算器也总会用,总比看着繁体字加减来的好。
好在查账本来就不是方凯的事,他一时兴起看起来账单那也是因为不得不看,此时有了结果自然是扔到一边,赚钱的事不是他操办的,不过点子自然得他来想,如今盐路就算是想挤开淮盐,那自然是比大收入,怕是翻一番都不止,可短时间内却无法办妥,更别说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济州岛产出的商品运往朝鲜、倭国、山东贩卖,那也是零零碎碎,大多被截留下来用来各地掩饰,能上交也不在最近。
不过好在毛承禄带回的消息并不坏,德川幕府虽然不肯废除锁国令,但也并未阻拦天朝上国的船只来往,虽然这只商队的的方向是在朝鲜奇怪了点,不过毕竟是德川幕府也知道一些大明内忧外患的事,只当是一批大明子民流落异国他乡,也并不横加阻拦,只不过只能和德川幕府自己的商队贸易而已,但也还算价格公道,德川家光很是喜好大明文化,底下的人对大明也是心存倾慕,上上下下还算得上和大明亲密,当初的锁国令那也是依着大明闭关锁国这才照本宣科,如今一时间废除不掉也在情理之中。
倭国盛产铜和银子以及硫黄,这些本身就是一些半黑半白的走私海商欢迎的东西,多了济州岛最多是多加了一家而已,在德川家光看来可有可无,有利无弊的事,最多也就是个郑一官而已,这才使得毛承禄没受阻碍。
毛承禄在寄回来的书信里对郑一官的名字一笔带过,经过孙元化解释这才知道是个海上大豪,只是让方凯纳闷的是,这个时代明明应该称雄大明海域的应该是郑芝龙,这个郑一官又是何许人也?
“此人是不是有个儿子叫郑成功?”方凯插了一句问道。
孙元化摇了摇头,有些困惑道:“郑一官有子数人,无郑成功此人。”
“最出名的是谁?”方凯不死心的问道,如果不是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大明末年的崇祯年间,他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穿错地方了。
难倒蝴蝶效应?按理说郑芝龙是海寇,还是发迹多年的海寇,他这只小蝴蝶就是拼了命的扇翅膀都未必能煽动他一个郑芝龙。
孙元华说了几个人名,的确没有郑成功这个人,方凯干脆彻底的问到底:“除了郑一官,可有郑芝龙这个人?”
孙元化却给了方凯一个笑脸,呵呵的道:“郑一官是他本名,此人旧日闯荡海上,后改名为郑芝龙,有兄弟二人,郑芝豹,郑芝虎,皆是海寇,老夫只是曾经看过朝廷的邸报,看惯了这个名字而已。”
“原来是这样。”方凯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才对,至于郑成功,想来也是日后才改的名,现如今叫什么他方凯想知道都难,毕竟这个民族英雄还都没改过名。
“可有此人最近的消息没?”方凯沉吟半晌问道,郑芝龙是海寇,想来自己少不得要和此人打招呼,自然是要早早准备的了。
“郑芝龙的老巢在福建沿海,平日里和山东并没有联络,所以也就没打探到什么消息。”孙元化摇摇头,有些奇怪方凯为什么问起区区一个海寇。
孙元化只知郑芝龙是个海上大豪,往来倭国和大明之间走私猖獗,犯不着为此打探他的消息,所以这才奇怪。
“回头要盯着点,以后难免用得上。”方凯叮嘱道,回头孟千自然会收到消息,山东和福建相距有些距离,有些消息并不是那么容易传过来的,方凯也并不心急,反而让庆尚港的李越和山东的孟千都尽力收拢后金女真的情报,原因是在于这次晋商大肆购买药草,应当是有战事发生。
后金攻打朝鲜,一个是在天启七年,一个是在崇祯八年,如今一个已经过了六年,另一个更是还没到,所以皇太极自然不是拿朝鲜人开刀,除此之外女真人征伐蒙古还没到,方凯记得皇太极攻打蒙古林丹汗是在后金称帝改国号上下,如今皇太极还不敢贸然所以也被排除。
除此之外只有攻打大明了,只有究竟打得是哪里不清楚而已,只能尽力打探消息。
只是到了七月上旬,不管是山东的孟千还是庆尚港的李越都鲜少传来女真人的动向,反而是远在倭国的毛承禄遣人递来消息。
囤积在大员的荷兰人勾结海寇刘香袭取大明沿海各地,企图以武力强占大明沿海,以八艘新式战舰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