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末日足迹 > 第192章 、我们说好的

末日足迹 第192章 、我们说好的(2/3)

干活的人觉得不公平,所以司令部跟进了奖励机制,允许物资的分配出现落差,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当要塞城市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而且不断的吸收了附近幸存者,最终达到了一定的人口规模以后,要塞司令部专门成立了主管民事的第二执行局,在二局的领导下恢复生产,除了工农业生产外,也更加注重商业活动的恢复,在过去的货币已经作废的条件下,又发行了要塞内部流通的代金券。听说第二局那边留了一些幸存下来的银行家、企业高管等等社会精英,在直接面对面的跟丧尸战斗的时候这些人表现得很水,但是在建立和运行城市商业体系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能呼风唤雨的大神。

  现在,振兴要塞撑死也不过两百万人口,比起正常状况下的城市来说,这点人口根本就不算什么,充其量就是一个五线城市的水准。但如果不把要求放得那么高的话,遥想一下在北宋的时候,一个东京汴梁城能上百万人口已经是当时的世界之最,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当时的东京有多繁华。我想说的是咱们振兴要塞虽然不及过去的光阴市,但它已经恢复了盛业活动,也恢复了社会生活,虽然小而且缺这缺那,但我们已经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中里了。

  当然这个城市的一切资源都是向军人倾斜的,整个城市都是军管不说,军人的待遇也是最好的。这很好理解,没有军人在前面拼命,这个城市一开始就不可能出现。而且现在还远没有到安全生产建设的时候,没有军人的防卫,一个城市可能瞬间就土崩瓦解。

  军人的待遇有多好,我就说我每个月领到的代金券有多少吧,我是一个中校正营职的警备队长,我领到的代金券的购买力,相当于过去月收入两万块,只是相当于,但这是一个购买力的体现。这还只是有形的购买力,还有作为警备队这个城市里的实权部门,还能有一些额外的收入,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警备队士兵的待遇也比要塞里其他行业要高,但一开始贾正就含含糊糊的告诉我,警备队的财政权实际上就是掌握在带队主官手里的,这让我觉得很惊讶,但一想到这是十分特殊的时期,既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又有一些权益处置的特殊情况,主官掌握军饷也是一个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当然出了乱子肯定也是主官背锅,这个权力一开始就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贾正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就是问我士兵的军饷怎么分配,他同时暗示我,许多警备区都不是全额实发,说是有奖惩条例,其实也是有很多猫腻。

  我跟他说,士兵的军饷我们不动,一分钱也不动,全部足额的发下去,就凭这一点,这些士兵在和别的警备区士兵比较的时候,就对我们147联队更多几分认同感。至于奖惩,我看着贾正,说:“在我们辖区内,总有些办法给士兵们挣一些奖金吧?”

  贾正一脸正气的表情后面,眼睛里闪过一丝暧昧,说:“懂了。”他是真的懂,我们一对眼彼此就知道,虽然我们刚认识,但互相很对眼。用梁铮铮的话说,就是贾正一脸正气的后面,有着和我一样猥琐的灵魂

  联队的驻地过去是一个乡镇学校,一到九年级的乡镇中心学校,对我们这支200多人的警备队来说显得有点空。学校有自己的家属楼,现在是部队的营房,家属楼有两栋,一大一大的更像单身教师宿舍,改建成6人间的士兵营房,小的看来就是当时学校的领导或者骨干教师的家庭套房了,现在士兵住6人间,军官住套房这也不算特权。www.xszww8.net

  这个乡镇学校之所以用来做警备队的驻地,是因为现在不需要中小学,不需要中小学,是因为没有适龄的学生。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在灾难中,很少有小孩幸存,能活下来的,至少也是少年。像程轻盈这样只有5岁大的孩子放眼整个要塞都不多,所以她没有幼儿园可以上,赵璎珞和林鹿都打错了主意,这是我们谁都没有想到的。

  而一个缺少孩子的城市,可以想象是有多阴郁。

  不过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留在了警备队里。

  本来林卓然才是我最好的副手人选,但是我们人一来到振兴要塞,第二局的官员就找到了他,希望他到年后刚挂牌的天南联合大学任教。虽然灾难并没有完全过去,但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要是没有一所大学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战区司令部和第二局的高官们一商量,就决定在春天恢复一所大学,大概是想到了抗战时那所著名的西南联大,他们也兴致勃勃的给要塞里恢复的这个大学取名叫天南联大。

  天南联大是天南省几所老牌大学在灾难后联合组建的学校,包括我的母校城市大学,包括光阴大学、天南大学,光阴师大,天南理工和光阴医科大,这个城市的大学,其实以天南省打头的,还不如以省会光阴市打头的大学资格老,除了这几所大学以外,还有临近省份的两三个大学,甚至两个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从沿海流亡过来。其实每个学校的师资学生都不多,甚至只有几个,但联大复学的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

  我的老熟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