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极道军师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丞相祠堂何处寻

极道军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丞相祠堂何处寻(2/2)

书写,名匠鲁建刻字,因是名家手笔,又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所以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文章里写到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据说,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而蜀汉后主刘禅由于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则以赵云领衔。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武侯祠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

    望着这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沈为对着蔡颖言梅凌和洛丽颜道:“知兵,攻心,审势,这六个字说了太多的内容。”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古人的话放在现在也是有道理的。”一直认真观看的洛丽颜点头道,她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沉重的历史氛围让她很有沧桑感。这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放之现时也是极有借鉴的意义。

    正殿中则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此外武侯祠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都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众人退出正殿,蔡颖言却拉着沈为重回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的两侧东、西廊房。把这些人物认真又看了一遍,蔡颖言对着沈为轻声道:“你注意没有,在武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西边是武将廊,以赵云为首。”

    “是啊。”梅凌听着蔡颖言的话道,有些不明白蔡颖言说这出这番大家都看得见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武将廊的首位塑像赵云,身穿的服装却与文官廊首位的庞统一样。赵云是武将,为何不穿武将服装,却要着文臣服装?既然身着文臣服装,为何又在武将廊?”蔡颖言声音很轻,能听到她说话的就只有沈为和洛丽颜,梅凌三人。一听她说起这个细节,洛丽颜和梅凌的眼光立即便向那尊赵云像望了过去。

    沈为更是猛然一震,看着蔡颖那张原本应该已经很深的铭刻在脑海心湖的绝代容颜,沈为心中此时更是无声处起惊雷,上海滩的绝色女皇果然目光如炬,一到这里便寻出了一道极有可能与P城藏兵洞有关蛛丝马迹。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