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极道军师 > 第三百一十章 夜谈枪械

极道军师 第三百一十章 夜谈枪械(2/3)

,或者采用滚筒式,用一个曲柄转动,一列射完了换下一列,一般有轮式炮架以增加机动性,每排枪管由一个总火道连接,只需点一次火一排枪就能同时发射,这已经算是最早的机枪了;但由于实在是太笨重且装填不便,因此在炮射霰弹得到改进之后,风琴炮就被淘汰了。”

    “18世纪,英国有人发明了一种速射火枪。这种沉重的铜制大口径火枪是由枪管,弹盘和轴杆组成的,在发射前,在每个弹膛内装填好,然后旋上轴杆;拧到位后,随着轴杆的转动,弹盘在做旋转时同时也做前后运动。当闭锁完成的时候轴杆就带动弹簧片敲打火口的燧石,引发射击,一旦射完所有的弹药,就可以快速卸下弹盘再次装填。弹盘有8发和12发两种,一分钟可以发射60发子弹;有趣的是,发明者在申请专利时设计了圆形和方形两种弹盘,他的理由是“圆形的是上帝的信徒间战斗所用。方形是用在异教徒身上”……但这种连发枪最大的缺点,一是笨重,二是引药很容易掉落造成不发火。”王侯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厅里的人都听的津津有味,男人,就没有几个不对枪感兴趣的。

    王展云带着几个商界的朋友离开,厅里的气氛马上松了很多,“听说你们只比手枪?”一位王侯的朋友问道。

    “是的,他只说他只会打短枪。”王侯回应了一句,这个沈为还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居然就那么随意的承认了自己对枪械不精的短处,换成是王侯自己,怕是永远也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没有什么机关?”姚宏以为中间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应该没有。”王侯摇了摇头。

    “侯爷,再说说手枪。”刚才提问的那个男人道,既然只比手枪,那么就听王侯讲讲这个。

    “手枪最早出现在15世纪中后,一开始仅仅是单纯截短的步枪;但是很快就有人不满足于它巨大的后坐力和过小的威力,于是到16世纪中后,手枪和步枪走上了差异很大的发展道路,这个差异一直延续到现在。那就是手枪的口径远比步枪大,射程短、精度差,但是对人却有更大的作用;这时候为了装填方便和射击时火药渣滓不喷伤射手,“喇叭口”手枪盛行一时,到了17、18世纪,在海员间很快就流行开了在海军刀上装上手枪的“铳刃”,在民间,圣水洒等武器也非常流行。”王侯在家里对着朋友提的要求给予了满足。

    “其实“圣水洒”这东西其实不能算火枪,只能算是火筒。它不发射弹丸,只靠火焰灼伤,最早是教堂防贼用的小东西,因为它是由多个装填火药的小管喷出火花灼人,又多是教堂使用,因此圣水洒的名字就叫开了;到后来,除了发射火药火焰灼人外,圣水洒大型化到如同硬头锤一般,事实上后期的圣水洒就是一把不分头的平顶硬头锤。它的把手可以转动,里面有一片燧石,前面的锤头中空,有多个蜂窝小管装填火药,底下一片弹簧钢片,用的时候拧开头盖,将火口对敌,用力撞击或者拧转把手,就可以喷出一股5米左右的火焰。这个东西能让人想起明清时代的三眼铳,去过北京的朋友可能在地摊看见过有卖这东西的,3个铳管呈品字形排列,可以点3次火,铳管合起来就是一大铁棒子,打完之后可以当棒槌砸人,多是由骑兵使用;后来在圣水洒的基础上,德国也出现了在手斧中装上步枪枪管的奇怪武器,无论是结构和使用方法都与圣水洒相差无几,但却不再是防贼用、而是确确实实可以杀人的凶器了。与之相似的构想出现在海上,西班牙水手特别喜欢的一种武器,铳刃,就是在海军刀上面加一把手枪。此外,埃及麦穆鲁克兵使用的火枪,枪托下面是很大的刀,子弹打完之后倒过来用就是长斧子。中国也有类似的“剑枪”存在,而更出色的设计是所谓梨花枪和毒龙枪,是在长矛前面安上火筒,喷射火焰杀伤,毒龙枪既有火筒,整个枪柄也能用来发射子弹。

    想了想王侯又似有所指的道:“还有就是为决斗而设计的对枪。当时为了保证决斗的公正,决斗用的火枪和剑都有一定的规格。而且一般都在一次决斗中使用一套武器;这样双方都使用同样的武器,而且由被挑战方先选,挑战方准备武器,所以基本上可以保证公平。”

    “总的来说和长枪比起来,手枪的个人色彩更重一些,因此人们在手枪上搞的各种尝试确实不少。到了新大陆时期,更是出现了多管手枪、鸭脚枪、胡椒瓶手枪等武器;胡椒瓶手枪可以看作一把原始的单发左轮手枪,只是弹鼓和枪管直接做在了一起。这种击发手枪又被叫做“流氓之友”,之所以有这样不好听的外号,乃是因为在新大陆和旧大陆的随便哪个酒吧和赌场,只要有人闹事打架,总少不了看到几个“胡椒瓶”。而鸭脚枪则正相反,多是由警察和看守装备着,一个发火池连着一个三叉枪管,还有两层型或者更多管的设计,分岔的短小枪管可以迅速地一次向几个方向同时发射出三到五发6毫米的小弹丸。这种小弹丸就算打中人的额头也不至于杀死对方,有人开玩笑地称为“猎鼠枪”,而这种枪也真的被水手用来对付恼人的老鼠;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