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强汉 > 第七卷《卷土重来》 第二百二十一章:诸多巧合与……到达辽东(下)

强汉 第七卷《卷土重来》 第二百二十一章:诸多巧合与……到达辽东(下)(2/3)

他笑面虎,他也喜欢这个称号,毕竟袍泽愿意替自己取外号也算是一个接受了的表现。  他点头,然后又摇头,弄得方浩有点云里雾里。

    周超乐呵呵道:“王非常人,不可以常理视之。  超窃以为王必不会放弃多面交战之战策,陈统领让人会率领狼军进攻鲜卑;甲统领与蒙统领依旧会兵发辽东,联合战高句丽克三韩。  理所当然,吕统领必然还会进攻乌桓。  ”

    那些也都是在进入辽地前的战略部署。

    林斌不介意自己在说话时部下们交头接耳。  通常在这种时候他会停下来让部下交换意见,自己也整理一下思路。  他还是比较满意部下能够动脑筋思考,毕竟随着势力地发展壮大,部族以后肯定是要面对多面的战争,及早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日后也不至于会到了选将时无将可用的地步。

    因为这场是决定是否调整战略的会议,各部各军的主要将领全部到场。  左边坐的全部是武官(含随军参谋)系统地人员;右边自然就是各部的主要负责人和一些新近被吸收地文士。

    林斌已经做好考虑,一个成熟的部族总是能够分清各自的职责。  他拥有一块固定的根据地后不但要整顿军队,更要设立一套文武相辅的官员制度出来。  按照某些人的建议,林斌将借鉴汉国成熟的官场规章建立自己地中枢,完善部族的管理系统。

    同时,因为是要作为长久的根据地,林斌需要在辽地选择一个地方成为首府,确定政治中心的所在地。  这么一块地方的地理位置一定要有优势。  所谓的优势不是考虑防守的难度与否,而是行政命令的覆盖范围是否便利。  简单地说就是交通要便捷,使得行政命令传达快速。

    无数次提到林斌缺少军事上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等待林斌真正到了辽地后才发现,原来手底下不止缺少谋士,更是缺少行政的人才,就连建设最需要的匠人也是奇缺无比!

    林斌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的转头看向右边,那边的人比起左边整整少了两倍。  人数只有可怜地二十一人,其中有一大半还是在部族建立时,硬着脑壳接受管理部族的人,这些人其实都不适合行政管理,只是林斌无人可用不得不用罢了。

    林斌的眼瞳突然一缩,目光在郑元的身上停顿。  到目前为止林斌都还不完全信任郑元。  任何人都无法一时间就相信某个人,他之所以将制订律法的重任交给郑元也是出于不得已,只不过是想通过重用郑元给汉国的一些人看,希望汉国的某些人才看到郑元的例子后来投效,算是一个‘千里买马骨’的意思。

    “是不是也要学朱元璋盖一座聚贤楼什么的来收买贤士?”

    在林斌地印象里,古人似乎都很爱面子,说不准那么做后真地能起到什么作用也说不定?

    郑元被委以重任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忙于制订律法,一个月余地时间才完成三条律法的规章,自我感觉精力不足之际派人前往汉国禀告自己的师尊,将林斌治理部族的理念传回去。  他在信中说林斌虽然是一名武将。  但是从行事作风来看应该是一名法家信徒,法家在汉国的地位受到儒家威胁的现状下。  将重心倾斜到林斌这个新兴的势力上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前曾经提到过由于汉国天子刘彻重视儒家,导致百家遭受排挤的事实,郑元是法家的探路者,他来到林斌这里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到林斌明确的肯定,确定汉族将依法律治理后又被林斌委以重任,自认找到了发挥才能的舞台,重心倾斜成了必然的事情。

    郑元正在想是不是邀请自己的几位好友过来,他感觉好像有人在注视自己,随即抬头寻找,看见的是林斌目不转睛的凝视。

    林斌对郑元看过来的举动报以微笑,之后他缓慢抬起右臂,那些低声交流的人静了下来。  他依然微笑,环顾部下一圈后,“你们交换出了什么意见吗?”

    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陈汐站起来抱拳。

    “卑下以为当行‘远交近攻’之策。  ”

    狼军所属的武将和随军参谋跪坐着抱拳,齐声道:“我等皆是如此想法。  ”,他们算是在给自己的统领壮声势?

    林斌看向吕炎。

    吕炎当然也看见林斌向自己看来,他只是简单的站起来吼一嗓子:“末将亦赞同陈统领。”说完立刻坐下,表现的十分反常。

    林斌把四位统领看了个遍,得到的回应都是大同小异。  他心里自嘲,作为一名统治者而言,他还没有学会将真实的想法隐藏在心里面,部下们都知道自己拿定主意了,除了比较喜欢追求功名利禄的陈汐,谁还愿意多说什么?

    “远交近攻……,谁来说说该是怎么一个远交近攻法?我要的是完善的计划,不是笼统的一个概括。  ”

    这下可好,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