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第三十章、靠忽悠救人(2)(2/2)
厂跟电子厂生产塑料管材以及其他电器用包装塑料,不过早在1983年的时候,由于本地的无线电厂跟其他电子厂的效益都开始不断亏损,连带这个类似后勤性质的第一塑料厂也跟着倒霉。加上第一塑料厂缺乏竞争机制,又结构臃肿,体制僵化,因此这时候其实已经开始负债累累,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后来都是靠政府行政干预以及靠银行贷款支撑着。田晓奇的父亲在这个时候频频去上海等大城市,美其名曰考察,说要打算考察上海同类工厂的先进技术,还说要回来搞活企业,但其实按照当时厂子的情况,这根本就不可能,他只是借着这个名义尽可能给自己捞钱罢了。
不过,还别说,那次名义上的考察回来之后,虽然没有实际作用,但银行贷款这时候放松了贷款制度,而他毕竟出去过,见过点大场面,因此他回来后很快就靠三寸不烂之舌,鼓吹要怎么怎么搞活厂子,结果很快要到了银行的再一次贷款,之后他其实就是靠这银行贷款撑着企业,当然,也方便了他更好的捞钱。
果然,后来听说92年国企改革,就是这个田国丰,自己花钱以极低的价格买下第一塑料厂,变成私人的,然后转手就卖给一家港商。他得了钱之后跑去海南炒地皮,借着当时房地产的高温,他一下就发的流油。不过最后他在南方继续搞房地产的时候吃了个大亏,感到在外地人单力孤,就带着剩余的资金重新回家乡来搞地产,摇头一变,成了北海市著名企业家,而田晓奇最后也是出国留学去了,最后毕业后回来接管了他老爹的企业。记得那时候,唐欢已经结了婚,而大家彼此虽然也都在北海市,但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坐在一起了。
是啊,最初的那些企业家,不可否认,在原始积累时期大多数都是用了许多不光彩跟巧取豪夺的手段,什么无产阶级兄弟感情,说的比唱的好听,实际上自己人压榨起来更狠,而且借口还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你没辙,什么机制问题了,什么大环境问题了。这事情外人听着没事,顶多唏嘘一番,可如果自己就成了受害者,那滋味就不同了。
“不过,就算他爹不是东西。”想到这里,唐欢再次转过头对着张兆强,“但田晓奇还是个孩子,他又不知道这些,凭什么找他麻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不过,还别说,那次名义上的考察回来之后,虽然没有实际作用,但银行贷款这时候放松了贷款制度,而他毕竟出去过,见过点大场面,因此他回来后很快就靠三寸不烂之舌,鼓吹要怎么怎么搞活厂子,结果很快要到了银行的再一次贷款,之后他其实就是靠这银行贷款撑着企业,当然,也方便了他更好的捞钱。
果然,后来听说92年国企改革,就是这个田国丰,自己花钱以极低的价格买下第一塑料厂,变成私人的,然后转手就卖给一家港商。他得了钱之后跑去海南炒地皮,借着当时房地产的高温,他一下就发的流油。不过最后他在南方继续搞房地产的时候吃了个大亏,感到在外地人单力孤,就带着剩余的资金重新回家乡来搞地产,摇头一变,成了北海市著名企业家,而田晓奇最后也是出国留学去了,最后毕业后回来接管了他老爹的企业。记得那时候,唐欢已经结了婚,而大家彼此虽然也都在北海市,但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坐在一起了。
是啊,最初的那些企业家,不可否认,在原始积累时期大多数都是用了许多不光彩跟巧取豪夺的手段,什么无产阶级兄弟感情,说的比唱的好听,实际上自己人压榨起来更狠,而且借口还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你没辙,什么机制问题了,什么大环境问题了。这事情外人听着没事,顶多唏嘘一番,可如果自己就成了受害者,那滋味就不同了。
“不过,就算他爹不是东西。”想到这里,唐欢再次转过头对着张兆强,“但田晓奇还是个孩子,他又不知道这些,凭什么找他麻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