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智计天下 第四章 周郎出世(2/3)
能因为高兴的关系,孙策喝得明显有些多了,眼光都有些散乱,一手抓起周瑜的手臂,直勾勾看着他道,“虽然之前我寄居袁术门下,但父上之志,未敢有半点忘怀。只是群雄纷起,我兵不足五千,将不过数人,如何能踏平江东,一雪前耻。”
周瑜倒是没有半分的醉意,仿佛生来就是那么整洁,根本不会有因为酒醉而出现半分失态似的,听完孙策的话,周瑜一笑:“主公多虑了,想当年高祖起于芒砀之时也不过一届亭长而已。如今主公有兵有将,岂在高祖之下。方今天下虽是诸侯奋起,但大多碌碌之辈。一如刘繇,仗其汉室宗亲而拥有一方。只能守土不能开疆,到头来只会为强者所吞。主公若想在这个乱世中有所建树,正可先借这些狐兔之辈果腹,以图后绩。”
孙策眼神朦胧地问道:“如公瑾所言,谁为狐兔。”
“刘繇、严白虎,”周瑜说着顿了顿,放轻了声音,如果不是坐得离他们比较近,我可能也不会听到后面的对话,“继之以袁术、刘表。然后,便是天下。”
“公瑾所言,甚合我意。”孙策抚掌,眼神里面哪还有刚刚的醉意。神情转变之快让我心中一凛。孙策分明以醉酒为由刺探周瑜心中想法,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个主公是个性急少谋之辈,如今一看,自己也是过于天真了。能在这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者,哪会是那么单纯。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切莫在人前说错了话。
周瑜倒似乎对孙策的转变毫无半点惊讶,只是淡然道:“如今主公已至历阳,既然公瑾可知,刘繇又岂会不知,必然早有准备。敌众我寡,力敌非是正道,必如智取,方能成功。”
“如此就要依靠公瑾,还有天云了。”孙策的眼光投向我这一边,周瑜也随之看了过来。在这两人的目光盯视之下,不知为何,我心里突然产生一种慌乱的感觉。虽然自己知道历史,可临敌对阵,又岂能是史书里面那样一笔带过的简单。我,可以吗?
宴会过后,我回到自己的帐内,辗转无法入睡,只好点起油灯,独自一人在灯下观看兵书,好驱散心头的不安感。正读书时,帐外忽然传来人声:“天云兄可休息了?”
我一愣,这是周瑜的声音,这么晚他来做什么?如今我点着油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还未睡,因此我也就直说道:“公瑾兄请进来吧。”
帐帘一挑,周瑜从外面缓步而入,行到我近前看到我手中拿着的《孙子兵法》,笑道:“天云好兴致,如此晚了还在攻读兵书,教人敬佩啊。”
“公瑾兄取笑了。”我丢开兵书,“公瑾兄深夜到此,总不会是为了看我是否勤读兵书吧。”
“当然不是,我此来不过是想问一问,天云兄是否真的要扶保主公?”
周瑜此话一出,我立刻愣了一下,一瞬间脑海里面浮现出无数的问号。周瑜为何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到底有什么打算?或者说,他到底看出了什么?他这次前来究竟是自己的意思或者是孙策的授意?想想刚刚酒席宴上的一幕,我就觉得脖子有些发冷。强笑道:“公瑾兄何出此言?如果不愿追随主公,我又为什么要舍袁术而投孙家?”
周瑜冷笑道,“只是你的眼神太过敏锐,事事似漫不经心,又事事不出眼底。今日我在席间与主公所谈之事,想必天云也都听了去吧。”周瑜果然观察入微,看来我在席间的一举一动也没能瞒过他的双眼。
既然被点破,我也毫不隐瞒:“主公本就有逐鹿中原之意,对此也并未向我隐瞒,莫非公瑾兄觉得有何不妥?”
周瑜又盯了我一会,才缓缓吐出了八个字:“灭群雄易,得天下难。”
“灭群雄易,得天下难。天下,天下……”我反复回味着这几个字,忽然灵机一动,“公瑾兄想说的,是天下乃是汉室之天下,不论主公如何努力,也终为他人作嫁衣?”
周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神色,“如今虽然天下大乱,但过终被推于乱政的十常侍或者董卓之流的手上。百姓对于‘天子’二字还有相当的敬畏,如果不能扫除这份敬畏,就算哪天真的坐拥天下,不过或沦为诸侯,或背个篡逆的骂名。不然以董卓之残暴,又怎可能不当即取而代之。”
我终于明白了周瑜的意思,他敢对孙策说出“天下”二字在当时就已是大不敬,没有人责罚只是因为孙策也确实有竞逐天下之心而已。如今却被一旁的我听到,难怪周瑜要来试探我,看我有什么反应了。想到这我总算放下心来,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人来说,古代的那种“朕即国家”的概念对我来讲是毫无价值的。因此笑道:“公瑾兄多虑了,天下乃人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一家之天下。汉室已历四百余年,衰落也只是天道循环而已。既然刘姓可以凭借马上皇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周瑜倒是没有半分的醉意,仿佛生来就是那么整洁,根本不会有因为酒醉而出现半分失态似的,听完孙策的话,周瑜一笑:“主公多虑了,想当年高祖起于芒砀之时也不过一届亭长而已。如今主公有兵有将,岂在高祖之下。方今天下虽是诸侯奋起,但大多碌碌之辈。一如刘繇,仗其汉室宗亲而拥有一方。只能守土不能开疆,到头来只会为强者所吞。主公若想在这个乱世中有所建树,正可先借这些狐兔之辈果腹,以图后绩。”
孙策眼神朦胧地问道:“如公瑾所言,谁为狐兔。”
“刘繇、严白虎,”周瑜说着顿了顿,放轻了声音,如果不是坐得离他们比较近,我可能也不会听到后面的对话,“继之以袁术、刘表。然后,便是天下。”
“公瑾所言,甚合我意。”孙策抚掌,眼神里面哪还有刚刚的醉意。神情转变之快让我心中一凛。孙策分明以醉酒为由刺探周瑜心中想法,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个主公是个性急少谋之辈,如今一看,自己也是过于天真了。能在这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者,哪会是那么单纯。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切莫在人前说错了话。
周瑜倒似乎对孙策的转变毫无半点惊讶,只是淡然道:“如今主公已至历阳,既然公瑾可知,刘繇又岂会不知,必然早有准备。敌众我寡,力敌非是正道,必如智取,方能成功。”
“如此就要依靠公瑾,还有天云了。”孙策的眼光投向我这一边,周瑜也随之看了过来。在这两人的目光盯视之下,不知为何,我心里突然产生一种慌乱的感觉。虽然自己知道历史,可临敌对阵,又岂能是史书里面那样一笔带过的简单。我,可以吗?
宴会过后,我回到自己的帐内,辗转无法入睡,只好点起油灯,独自一人在灯下观看兵书,好驱散心头的不安感。正读书时,帐外忽然传来人声:“天云兄可休息了?”
我一愣,这是周瑜的声音,这么晚他来做什么?如今我点着油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还未睡,因此我也就直说道:“公瑾兄请进来吧。”
帐帘一挑,周瑜从外面缓步而入,行到我近前看到我手中拿着的《孙子兵法》,笑道:“天云好兴致,如此晚了还在攻读兵书,教人敬佩啊。”
“公瑾兄取笑了。”我丢开兵书,“公瑾兄深夜到此,总不会是为了看我是否勤读兵书吧。”
“当然不是,我此来不过是想问一问,天云兄是否真的要扶保主公?”
周瑜此话一出,我立刻愣了一下,一瞬间脑海里面浮现出无数的问号。周瑜为何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到底有什么打算?或者说,他到底看出了什么?他这次前来究竟是自己的意思或者是孙策的授意?想想刚刚酒席宴上的一幕,我就觉得脖子有些发冷。强笑道:“公瑾兄何出此言?如果不愿追随主公,我又为什么要舍袁术而投孙家?”
周瑜冷笑道,“只是你的眼神太过敏锐,事事似漫不经心,又事事不出眼底。今日我在席间与主公所谈之事,想必天云也都听了去吧。”周瑜果然观察入微,看来我在席间的一举一动也没能瞒过他的双眼。
既然被点破,我也毫不隐瞒:“主公本就有逐鹿中原之意,对此也并未向我隐瞒,莫非公瑾兄觉得有何不妥?”
周瑜又盯了我一会,才缓缓吐出了八个字:“灭群雄易,得天下难。”
“灭群雄易,得天下难。天下,天下……”我反复回味着这几个字,忽然灵机一动,“公瑾兄想说的,是天下乃是汉室之天下,不论主公如何努力,也终为他人作嫁衣?”
周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神色,“如今虽然天下大乱,但过终被推于乱政的十常侍或者董卓之流的手上。百姓对于‘天子’二字还有相当的敬畏,如果不能扫除这份敬畏,就算哪天真的坐拥天下,不过或沦为诸侯,或背个篡逆的骂名。不然以董卓之残暴,又怎可能不当即取而代之。”
我终于明白了周瑜的意思,他敢对孙策说出“天下”二字在当时就已是大不敬,没有人责罚只是因为孙策也确实有竞逐天下之心而已。如今却被一旁的我听到,难怪周瑜要来试探我,看我有什么反应了。想到这我总算放下心来,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人来说,古代的那种“朕即国家”的概念对我来讲是毫无价值的。因此笑道:“公瑾兄多虑了,天下乃人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一家之天下。汉室已历四百余年,衰落也只是天道循环而已。既然刘姓可以凭借马上皇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