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遗梦》 第二十六章 他真有那未卜先知之能?(3/7)
双掌推出,“嘭”地一声将一扇牢门震开。郭向天进去将清云道长背出牢房。其余囚犯哇哇大叫,纷纷求救。毕言、江玉轮番挥掌,将一个个牢门震开,囚犯们跄踉而出,一时间集合了十多个人的队伍。
到底出口在哪儿?囚犯们说,这地牢没有出口,每日里他们都看见有人从遂道口出来。毕言道:“大哥,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原路返回。”
郭向天点头称是,于是一行人通过隧道又来到掉进时的那个地洞,可是洞壁垂直光滑,没有任何地方可上。
毕言施展游壁功沿壁而上,上到洞顶,洞顶被盖得无丝无缝。人在壁上,无坚实地方凭借,无法施展掌力。毕言只得重新跳了下来,一时间竟无计可施。
茹航气愤之中突然骂道:“直娘贼,放火烧它!”
江玉道:“离地这么高,哪能烧得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毕言高兴道:“有了!你们都将衣服脱给我。”
众人不知他要衣作什么,但想他既然要,定是有了办法。于是纷纷将破衣烂衫脱了下来。
原来毕言上到洞顶之时,看到洞顶虽被盖得十分严密,但那盖与洞壁之间有一两指宽的缝隙。毕言重又上到洞顶,将那些破衣烂衫一头塞入缝隙之中,一头露在外面,这样便象在四周挂上一面面旗子。他用火将“旗子”点燃,霎时间洞顶燃起熊熊烈火。
那洞顶本为木头建造,如此一来,大火很快烧上洞顶。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火焰火屑纷纷剥落,众人快紧退入隧道之中。只听一阵噼哩叭啦之声,火焰窜上了三元堂屋顶,整个三清殿都着火了。地面上一片慌乱,惶恐的喧嚣声伴随着哗哗的泼水声和丝丝的灭火声。可是这三清殿年代久远,里面的木头什物一点即燃,加之山上水源不足,这火哪里能灭。众人眼看这场大火烧得好,无不拍手称快。只有清云道长顿足大哭:“我的三清殿,我的三清殿啊!”
大火噼噼叭叭烧了一天一夜,洞口时时有燃烧的木棒掉进洞内,使众人不敢出洞,只得退回地牢。好在地牢没有出口,空气不能对流,否则烟火灌入地牢,那众人便只有呛死。毕言担心落下的木头砖瓦堵塞隧道口,他持一根木棒守在道口将落下的残物挑开。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翌日凌晨,火势慢慢熄灭。毕言用游壁功沿壁而上,跃上地面。只见地面上已是废墟一片,到处是断壁残垣,堆堆灰烬,余烟缭绕。毕言四处寻那两个道童,却哪寻得着。寻那官兵,却也不见踪影。大概那些官兵衙役以为他们烧死洞内,故都已散去。三清殿一片荒凉与空寂。毕言想找一根绳索将众人缒吊上来。四处寻觅,却哪里寻找得到。好在他是山里生长,熟悉山里情况。于是进到附近山上,扯了一根青藤,来到洞口,将青藤缒下,这才把众人一个个拉了上来。除郭向天四人外,余者都是孱弱不堪。郭向天只得将他们暂时安排在半山亭内歇息。他们四人到废墟中寻找食物,可喜伙房里尚有一缸米未曾烧掉,于是寻到锅灶,做了一大锅米饭,又在灰烬中翻出一些菜肴。尽管味道苦涩,但众人吃起来赛过佳肴。吃过饭后,众人有了一些精神,郭向天询问众人情况,尽都是江湖上一些成名人物,象“大刀”张三,“草上飞”苗健,“双枪”宇文豹等。众人拜谢郭向天、毕言救命之恩。
郭向天推让不受,对众人道:“江湖人士谁没个逢凶遇难之时,偶然相助,何足挂齿!”他本想邀大家一块上祝融峰找那普法大师算账,但众人功力大失,急需调养,只得暂时作别,后会有期。
郭向天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众人深感他虚怀若谷,实是当今难得真君子、大英雄。众人钦佩不已,当下表示日后若有事召唤,定当逐马随镫,愿效犬马之劳。众人越谈越相投,最后依依不舍,只得挥泪而别。只有那清云道人不忍离去,他在三清殿废墟之中选了一块地方,清扫干净,盘腿而坐。他说要在此长坐求施,重建三清殿。后来果真苍天不负,清云道人重建了三清殿。此是后话,在此不述。
且说郭向天一行四人继续往祝融峰进发。不久四人来到南天门外,只见祥云霭霭,紫气氲氤,一座门楼矗立半山腰中。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汉白玉雕成。江玉极喜诗词楹联,走近一看,一幅对联赫然入目,上联是“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下联是“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江玉看罢,连连点头,赞道:“好一个峦屿低!”他放眼眺望,远近群山,尽在脚下,象波涛起伏的海洋,又象海洋中的群屿,的确有峦屿低的感觉,就连江玉这位“书圣”也不得不赞赏比拟形容得恰到好处。江玉正在评赏楹联,其他几位却在四处观望,欣赏景色。
忽然茹航骂道:“你这直娘贼原来在这里,还我钱来!”众人一看,只见一小孩飞跑上山。茹航拔腿就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到底出口在哪儿?囚犯们说,这地牢没有出口,每日里他们都看见有人从遂道口出来。毕言道:“大哥,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原路返回。”
郭向天点头称是,于是一行人通过隧道又来到掉进时的那个地洞,可是洞壁垂直光滑,没有任何地方可上。
毕言施展游壁功沿壁而上,上到洞顶,洞顶被盖得无丝无缝。人在壁上,无坚实地方凭借,无法施展掌力。毕言只得重新跳了下来,一时间竟无计可施。
茹航气愤之中突然骂道:“直娘贼,放火烧它!”
江玉道:“离地这么高,哪能烧得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毕言高兴道:“有了!你们都将衣服脱给我。”
众人不知他要衣作什么,但想他既然要,定是有了办法。于是纷纷将破衣烂衫脱了下来。
原来毕言上到洞顶之时,看到洞顶虽被盖得十分严密,但那盖与洞壁之间有一两指宽的缝隙。毕言重又上到洞顶,将那些破衣烂衫一头塞入缝隙之中,一头露在外面,这样便象在四周挂上一面面旗子。他用火将“旗子”点燃,霎时间洞顶燃起熊熊烈火。
那洞顶本为木头建造,如此一来,大火很快烧上洞顶。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火焰火屑纷纷剥落,众人快紧退入隧道之中。只听一阵噼哩叭啦之声,火焰窜上了三元堂屋顶,整个三清殿都着火了。地面上一片慌乱,惶恐的喧嚣声伴随着哗哗的泼水声和丝丝的灭火声。可是这三清殿年代久远,里面的木头什物一点即燃,加之山上水源不足,这火哪里能灭。众人眼看这场大火烧得好,无不拍手称快。只有清云道长顿足大哭:“我的三清殿,我的三清殿啊!”
大火噼噼叭叭烧了一天一夜,洞口时时有燃烧的木棒掉进洞内,使众人不敢出洞,只得退回地牢。好在地牢没有出口,空气不能对流,否则烟火灌入地牢,那众人便只有呛死。毕言担心落下的木头砖瓦堵塞隧道口,他持一根木棒守在道口将落下的残物挑开。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翌日凌晨,火势慢慢熄灭。毕言用游壁功沿壁而上,跃上地面。只见地面上已是废墟一片,到处是断壁残垣,堆堆灰烬,余烟缭绕。毕言四处寻那两个道童,却哪寻得着。寻那官兵,却也不见踪影。大概那些官兵衙役以为他们烧死洞内,故都已散去。三清殿一片荒凉与空寂。毕言想找一根绳索将众人缒吊上来。四处寻觅,却哪里寻找得到。好在他是山里生长,熟悉山里情况。于是进到附近山上,扯了一根青藤,来到洞口,将青藤缒下,这才把众人一个个拉了上来。除郭向天四人外,余者都是孱弱不堪。郭向天只得将他们暂时安排在半山亭内歇息。他们四人到废墟中寻找食物,可喜伙房里尚有一缸米未曾烧掉,于是寻到锅灶,做了一大锅米饭,又在灰烬中翻出一些菜肴。尽管味道苦涩,但众人吃起来赛过佳肴。吃过饭后,众人有了一些精神,郭向天询问众人情况,尽都是江湖上一些成名人物,象“大刀”张三,“草上飞”苗健,“双枪”宇文豹等。众人拜谢郭向天、毕言救命之恩。
郭向天推让不受,对众人道:“江湖人士谁没个逢凶遇难之时,偶然相助,何足挂齿!”他本想邀大家一块上祝融峰找那普法大师算账,但众人功力大失,急需调养,只得暂时作别,后会有期。
郭向天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众人深感他虚怀若谷,实是当今难得真君子、大英雄。众人钦佩不已,当下表示日后若有事召唤,定当逐马随镫,愿效犬马之劳。众人越谈越相投,最后依依不舍,只得挥泪而别。只有那清云道人不忍离去,他在三清殿废墟之中选了一块地方,清扫干净,盘腿而坐。他说要在此长坐求施,重建三清殿。后来果真苍天不负,清云道人重建了三清殿。此是后话,在此不述。
且说郭向天一行四人继续往祝融峰进发。不久四人来到南天门外,只见祥云霭霭,紫气氲氤,一座门楼矗立半山腰中。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汉白玉雕成。江玉极喜诗词楹联,走近一看,一幅对联赫然入目,上联是“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下联是“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江玉看罢,连连点头,赞道:“好一个峦屿低!”他放眼眺望,远近群山,尽在脚下,象波涛起伏的海洋,又象海洋中的群屿,的确有峦屿低的感觉,就连江玉这位“书圣”也不得不赞赏比拟形容得恰到好处。江玉正在评赏楹联,其他几位却在四处观望,欣赏景色。
忽然茹航骂道:“你这直娘贼原来在这里,还我钱来!”众人一看,只见一小孩飞跑上山。茹航拔腿就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