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当倒插门女婿 第五章 江城子 上厥(5/6)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初读此诗,颇为苏轼的字里行间的深情所打动。读大学时才知道,原来苏轼每年都要为亡妻王氏扫墓,这一年因为新纳的小妾染恙卧床,苏老人家疲于照顾,无法抽身去亡妻坟前祭奠,遂作此诗,以示未忘旧情。
廿一
在千古流传的凄美爱情之下,却掩藏着这种苟且之事,让我好笑之余,心里颇有些说不出来的难过。
这些毛笔字看着颇为眼熟,尤其是捺的尾巴上多余的钩起,似曾相识。到底是不是老衲写的?如果是的话,莫非那个白老弟就是年轻时的老衲?
我躺倒在床上,苦苦回想当时火车上,老衲给我的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把那张信纸留下来就好了。
这些楷书,似乎与印象中老衲所写的隶书,大相径庭。可是奇怪了,我明明记得,不知在何处见过同样的字迹,到底是哪呢……
廿二
突然,我想起来!
我从床上弹起身来,走到放旅行袋处,去看墙上的旅客涂鸦。上面有一句柳永的词,词牌为小阑干,又称少年游: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我仔细对照石头上与墙上的亮出字迹,虽然是分别用毛笔跟圆珠笔写就,但是字的形体上却有九分相似。尤其是捺的尾巴上,一点不应该有的钩起,让我更加确定,这两处字迹,都是出于同一个作者。
莫非这个曾住在昆人旅馆的涂鸦者,就是那莲花精舍内居士所说的白老弟?逃出盈江之后,白老弟到底死了没有?旅馆墙壁的题词,跟石头上的诗,又到底孰先孰后?
廿三
我来昆明,本意是想找老衲,解决三个月多前的种种疑问;谁知道前面的谜还未解开,反而卷入了更诡异的故事里。心头有些郁闷,又有些兴奋,将手中的石头翻来覆去地看,却再看不出什么名堂。
于是我打开电视看了一会,无聊得紧,于是关掉电视机,又回过头来研究墙上的字。
这时,我赫然然发现,在这一片旧留言之上三寸的地方,有两行昨天没有看见的字,墨迹很新鲜。我无法肯定,这到底是刚刚写上去的,或者是,只是我昨天下午入住时,没有发现而已。
留言的内容,则是我曾见过一次的,三个多月前信纸上的字迹:
见字如晤,
速来丽江。
廿四
虽然不能肯定是否有人进了我的房间,写下这两行字,但是出于一个逃犯应有的谨慎,我还是检查自己的旅行袋,却并没有被翻动的痕迹。
我又探出窗外一看究竟,这里虽然是二楼,但离地面很高,与其它窗户距离也足够远,而且没有任何可攀援的地方。如果想要从窗户里爬进来,除非他是特种兵。
我下楼问柜台的小妹妹,是否有人进过我的房间。她眼睛一闪一闪地,过了一会说,有啊。
保洁员呗。你不见了什么东西吗?
我无语,转身上楼。
我躺在床上,思绪飞转。逃窜路上,出于对自己外貌改变的自信,我很少为怕被追捕而担惊受怕,反而为了追寻别人大伤脑筋,实在有些诡异。
昨晚还打算夜里继续出门猎艳的,如今再无心思,洗完澡后早早上chuang,在胡思乱想中渐渐睡去。
廿五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先去了一趟莲花精舍。这次那老者坐在店内的蒲团上,正在念经。我无意打扰其静修,于是站在一旁等,谁知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
到了中午,众多信徒们起身准备去用膳,老者分明看见我站在一旁,却不予理睬。我忙跟着他,一起往殿外走。
我在他身后低声说,老人家,我想打听多些那个白老板,哦,不,是我前生的事情。
老者未置可否,我继续追问,白……我前生到底是如何死的?
老者闻言,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跟我说,施主,我与您尘缘已尽,从此我将割断过去种种,只愿常伴青灯古佛。
又道,此乃佛门清净之地,请施主以后莫要再来纠缠,妨碍修行。说罢,丢下我转身离去。
我自讨没趣,奇怪为何老者与昨天判若两人,却也无可奈何,遂转身出了道场。
赶在12点之前回到旅馆,收拾好行李,在柜台登出之后,我便打了辆出租车,来到昆明客车站,登上前往丽江的客车。
见字如晤,速来丽江。
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心里不禁嘀咕,到底在丽江等着我的,是一个新的谜面,亦或是所有的谜底?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十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初读此诗,颇为苏轼的字里行间的深情所打动。读大学时才知道,原来苏轼每年都要为亡妻王氏扫墓,这一年因为新纳的小妾染恙卧床,苏老人家疲于照顾,无法抽身去亡妻坟前祭奠,遂作此诗,以示未忘旧情。
廿一
在千古流传的凄美爱情之下,却掩藏着这种苟且之事,让我好笑之余,心里颇有些说不出来的难过。
这些毛笔字看着颇为眼熟,尤其是捺的尾巴上多余的钩起,似曾相识。到底是不是老衲写的?如果是的话,莫非那个白老弟就是年轻时的老衲?
我躺倒在床上,苦苦回想当时火车上,老衲给我的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把那张信纸留下来就好了。
这些楷书,似乎与印象中老衲所写的隶书,大相径庭。可是奇怪了,我明明记得,不知在何处见过同样的字迹,到底是哪呢……
廿二
突然,我想起来!
我从床上弹起身来,走到放旅行袋处,去看墙上的旅客涂鸦。上面有一句柳永的词,词牌为小阑干,又称少年游: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我仔细对照石头上与墙上的亮出字迹,虽然是分别用毛笔跟圆珠笔写就,但是字的形体上却有九分相似。尤其是捺的尾巴上,一点不应该有的钩起,让我更加确定,这两处字迹,都是出于同一个作者。
莫非这个曾住在昆人旅馆的涂鸦者,就是那莲花精舍内居士所说的白老弟?逃出盈江之后,白老弟到底死了没有?旅馆墙壁的题词,跟石头上的诗,又到底孰先孰后?
廿三
我来昆明,本意是想找老衲,解决三个月多前的种种疑问;谁知道前面的谜还未解开,反而卷入了更诡异的故事里。心头有些郁闷,又有些兴奋,将手中的石头翻来覆去地看,却再看不出什么名堂。
于是我打开电视看了一会,无聊得紧,于是关掉电视机,又回过头来研究墙上的字。
这时,我赫然然发现,在这一片旧留言之上三寸的地方,有两行昨天没有看见的字,墨迹很新鲜。我无法肯定,这到底是刚刚写上去的,或者是,只是我昨天下午入住时,没有发现而已。
留言的内容,则是我曾见过一次的,三个多月前信纸上的字迹:
见字如晤,
速来丽江。
廿四
虽然不能肯定是否有人进了我的房间,写下这两行字,但是出于一个逃犯应有的谨慎,我还是检查自己的旅行袋,却并没有被翻动的痕迹。
我又探出窗外一看究竟,这里虽然是二楼,但离地面很高,与其它窗户距离也足够远,而且没有任何可攀援的地方。如果想要从窗户里爬进来,除非他是特种兵。
我下楼问柜台的小妹妹,是否有人进过我的房间。她眼睛一闪一闪地,过了一会说,有啊。
保洁员呗。你不见了什么东西吗?
我无语,转身上楼。
我躺在床上,思绪飞转。逃窜路上,出于对自己外貌改变的自信,我很少为怕被追捕而担惊受怕,反而为了追寻别人大伤脑筋,实在有些诡异。
昨晚还打算夜里继续出门猎艳的,如今再无心思,洗完澡后早早上chuang,在胡思乱想中渐渐睡去。
廿五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先去了一趟莲花精舍。这次那老者坐在店内的蒲团上,正在念经。我无意打扰其静修,于是站在一旁等,谁知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
到了中午,众多信徒们起身准备去用膳,老者分明看见我站在一旁,却不予理睬。我忙跟着他,一起往殿外走。
我在他身后低声说,老人家,我想打听多些那个白老板,哦,不,是我前生的事情。
老者未置可否,我继续追问,白……我前生到底是如何死的?
老者闻言,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跟我说,施主,我与您尘缘已尽,从此我将割断过去种种,只愿常伴青灯古佛。
又道,此乃佛门清净之地,请施主以后莫要再来纠缠,妨碍修行。说罢,丢下我转身离去。
我自讨没趣,奇怪为何老者与昨天判若两人,却也无可奈何,遂转身出了道场。
赶在12点之前回到旅馆,收拾好行李,在柜台登出之后,我便打了辆出租车,来到昆明客车站,登上前往丽江的客车。
见字如晤,速来丽江。
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心里不禁嘀咕,到底在丽江等着我的,是一个新的谜面,亦或是所有的谜底?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