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香江一九八四 > 第二二一章 “救命恩人”

香江一九八四 第二二一章 “救命恩人”(2/3)

中的凯子。

    蔡松林示意保镖小四开‘门’,陈平安带着矮牛走进来,很亲切的和蔡松林拥抱,然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着陈荣美和冯秉仲:“不是吧,他俩还在?那我刚才……他们岂不是都知道了?”

    “我们是凯子,能知道什么?”陈荣美和冯秉仲站起来,面‘色’不虞,“想不到你陈平安年纪轻轻,‘花’‘花’肠子还不少。蔡先生演技也不错啊,我们差点就被骗了。你不用解释,我们是不会和老雷拆伙的,你也休想离间我们金公主。告辞!”

    二人负气离去,陈平安长出一口气。

    从二人刚才的话语中,他已经听明白,正如他来自前的猜测那样,蔡松林确实是想挑唆二人另组院线。

    作为后来人,他很清楚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经过,其中88年新冒出来的新宝院线“功不可没”。因为这两个太子爷决定专‘门’充当外资和本港独立制片公司的“中介人”,导致大量外资如出闸洪水涌入香港影坛。

    表面上看,多了一条新院线。对片源需求水涨船高,票房总额也会大幅增长。看似皆大欢喜,实际却是隐患严重。

    首先。低成本小制作(包括之前排不上期的劣片)有机会在影院公映,导致滥拍现象愈发严重。

    其次,香港本土观众的消费能力跟不上产港片产量猛增的步伐,至1992年,港片年产量已超过200部,但观众进影院人次却比1988年减少1900万人次。

    再者,由于院线增多、外资充裕,正好促使香港的独立制片公司宣布“独立“,不必再做依附于三大院线的“卫星公司”。彻底破坏了香港影坛格局,也加速了三大传统院线的灭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失去三大传统院线束缚的香港影坛,对于独立电影公司来说是百‘花’齐放的‘春’天,众多电影人自组公司,电影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开启了香港电影人赚钱的黄金时代,却吹响了埋葬香港电影的号角。

    结果德宝于1991年放弃经营院线,‘交’由永高接手。并且于两年后停止制作电影;93年金公主院线停止经营院线发行和制片业务,旗下电影院则被陈荣美接手,改组为金声,与新宝结为姊妹双院线。

    嘉禾尚存但影响力不复当年。与永高、新宝、金声还有黄白鸣拉扯起来的东方院线展开‘混’战。表面上看更热闹了,实则极弱难返。更可悲的是,取代香港院线成为当时港片主要投资者的。变成了来自台湾的八大片商。

    他们不是正经的电影人,投资电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可以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一种类型的电影拍到烂拍到吐拍到死,然后换另一种类型。在他们的带动下,香港电影人盲目膨胀,电影理念完全向金钱靠拢,至于电影创新早被抛到脑后,新‘浪’‘潮’导演带来的新‘浪’‘潮’运动彻底尘封。

    虽然导致香港电影衰亡的因素有许多,不过陈平安一直认为,大批外资进入将香港影坛搅的乌烟瘴气一派铜臭,是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因素之一!

    如何拯救香港电影,陈平安一直在‘摸’索,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虽然他并不确定自己的方式一定有效,但他清楚,必须抑制住这些资金的大举入侵!

    今天他来找蔡松林,就是怀疑此人想要挑唆陈荣美和冯秉仲提早组建新宝院线,特意前来破坏。很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

    “陈平安,这就是你的报恩方式吗!”看到陈荣美和冯秉仲负气离去,蔡松林‘阴’沉着脸问道,保镖小四更是向前一步,想要威慑陈平安。

    矮牛瞪着牛铃大眼与小四对峙,陈平安在房间里转悠一圈,坐在沙发上,掏出雪茄点上,‘抽’一口含在口中品味其中味道,然后吐出袅袅烟雾,慢条斯理道:“报恩?老蔡,你这话我听不明白。”

    “陈先生年纪不大记‘性’差得很啊,金马奖那天的事情才过去多久,你就忘记了?”

    上个月月底,他去台湾参加金马奖,那天早上和伊能婧在被窝里玩耍,被电话打断,就是蔡松林打来的。在电话里,蔡松林告诉他,今晚金马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会有人想要刺杀他,提醒他千万小心。

    陈平安起初并不相信,认为这是恶作剧。当初新艺城红极一时,三巨头来台湾参加活动宣传电影,也曾受到过威胁电话。麦加石添躲在酒店里没敢出席,黄白鸣豁出去了出席了当晚的宣传活动,一晚上惴惴不安,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但是蔡松林在电话里,把陈平安今年遭遇的几次算计说的清清楚楚,不由得他不信。事有反常即为妖,陈平安当时就感觉这件事里妖气冲天,立刻拨通了张按乐留给自己的紧急电话,触动竹联突击队,擒下凶手和主使。

    当时蔡松林并没有在电话里透‘露’身份,直至上个礼拜,他从台湾来到香港,想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