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第二一一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2/3)
从而建立了有效的盈利模型。
特区的报纸除了喉舌《党报》、《天津特区报》、《皇家新军报》之外,还拥有《葛沽经济报》、《儒林报》、《铁血军事报》、《奇闻报》、《世界报》、《自然科学》、《聊斋故事报》等等众多民营报纸。
这些民营报纸中,除了《儒林报》之外,皆由“杨柳肖书社公司”所建立。
杨柳肖书社则是属于肖图白家庭投资理财的产物,已经属于特区的新闻出版业的垄断寡头。
虽然,整个特区的报纸发行业务,一年仅仅有30多万两的市场份额,利润更是仅仅有五万两银子。
报纸的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商家在报纸上投的广告。但是,这个年代的商人比较保守,做生意也多是靠人脉,对于广告的效果,还是存在怀疑心态。大多数商家投资广告的行为,皆是打闹。因此,报纸的广告。此时还是非常的廉价。10两银子就能在一份报纸上,刊登一个月的广告。几百两银子,可以令特区所有的报纸,同时刊登商家提供的广告。
“津发展”银行的广告攻势基本覆盖了特区所有的报纸:
“奉肖图白大人令,特此筹建‘津发展银行’。本行经营存款、贷款两项业务。存款者。将手中不用余钱存入本行。本行按照存款的金额、时间,支付储户存款利息。贷款者,需要用钱之商人。本行确定其还款能力和信誉后,可以低息拆借贷款!”
“好消息。津发展银行开业一个月以内,给予存款者利好!活期存款,每天可以获得万分之一利息,钱存放银行每天都可以下崽,一万两银行每天存银行可以获得1两银子利息。定期存款:3个月定期。到期可以获得1.5%利息。6个月存款,可以获得3%利息。一年期存款,到期可以获得%利息……我们的口号是,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仔!”
“周转不灵的商家们,津发展银行能够给予您提供超低廉贷款利率。10天拆借,仅需1%贷款利息。3个月拆借,仅需3.5%贷款利息。6个月期贷款,仅需5%利息。一年期贷款。仅需10%贷款利息……”
“津发展”银行在特区的主要报纸上买下了1个月的广告,仅仅花费了500两银子,但是起到的效果是非同凡响的。
而方吉利更是充分利用了zhèngfu官员来拉关系、造势。比如,天津特区的市长将岸,在方吉利的登门造访下。在银行中开了户头,将1万两银子闲钱,存了一年期。
次ri,报纸上已经刊登:“特区市长将道子先生。为支持津发展银行业务,将家庭积蓄1万两银子存入银行。将市长表示。银行存款利息,比之在乡下买田租给佃户,获得的利息更高,而且还旱涝保收、省心省力。”
将道子看了新闻后,嘴角有点抽筋,虽然在津发展银行存钱确有其事。但是,后面的王婆卖瓜一般的“一年期存款的利息高于田租”,他可没有过,完全是津发展的借着他的名头在给银行打软广告,但是他也懒得去揭穿。
而将道子存款的消息被报纸刊登,引发了连锁效应。
许多对于特区官府的信誉放心,并且确定了津发展银行是“官方背景”。不少的公务员、军人、商贩、工人、市民,纷纷尝试的向银行中存款。于是,津发展银行开张了10天左右,已经拥有2000多名银行储户,存款金额约有35万两。
尤其是一名矫情的老先生,为了实验银行的信誉,存入了100两银子。次ri,就开始取出存款,收获了10文钱的活期利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接下来,很多的市民尝试当天存,次ri取出,来获得利息。虽然,这些活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但是银行的创创始工作人员,以非常好的耐心,完成对于这些储户的服务。
至于银行的贷款服务,发放的贷款程序,也是非常的保守。贷款业务并不是后世的信用贷款,而是需要有抵押品的抵押贷款——房产、田产、公司股份、货物、奴隶契约,总之必须要有抵押品,才能够获得贷款。
并且,贷款发放的对象,也倾向于特区境内注册的公司、商铺、工厂,或者是在特区进内拥有稳定收入的个人。而外地贷款者,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能轻易获得津发展银行的贷款服务。
虽然是贷款的审核门槛是很高的,但是由于超低的贷款利率,依然吸引了特区的工商业资本踏破门槛。
经过慎重的筛选,津发展银行批准了“林氏蜡烛厂”15万两银子的一年期贷款,以及几家地产公司的贷款申请。
“林氏蜡烛厂”被称为特区的蜡烛巨头,号称要每年制造10亿根蜡烛。因为,大规模提炼石蜡作为原料制造蜡烛,其成本是非常低廉的。目前,其出产的蜡烛,不但已经垄断了大明的直隶、山东、山西、河北等等省份,就连朝鲜、ri本等等海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特区的报纸除了喉舌《党报》、《天津特区报》、《皇家新军报》之外,还拥有《葛沽经济报》、《儒林报》、《铁血军事报》、《奇闻报》、《世界报》、《自然科学》、《聊斋故事报》等等众多民营报纸。
这些民营报纸中,除了《儒林报》之外,皆由“杨柳肖书社公司”所建立。
杨柳肖书社则是属于肖图白家庭投资理财的产物,已经属于特区的新闻出版业的垄断寡头。
虽然,整个特区的报纸发行业务,一年仅仅有30多万两的市场份额,利润更是仅仅有五万两银子。
报纸的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商家在报纸上投的广告。但是,这个年代的商人比较保守,做生意也多是靠人脉,对于广告的效果,还是存在怀疑心态。大多数商家投资广告的行为,皆是打闹。因此,报纸的广告。此时还是非常的廉价。10两银子就能在一份报纸上,刊登一个月的广告。几百两银子,可以令特区所有的报纸,同时刊登商家提供的广告。
“津发展”银行的广告攻势基本覆盖了特区所有的报纸:
“奉肖图白大人令,特此筹建‘津发展银行’。本行经营存款、贷款两项业务。存款者。将手中不用余钱存入本行。本行按照存款的金额、时间,支付储户存款利息。贷款者,需要用钱之商人。本行确定其还款能力和信誉后,可以低息拆借贷款!”
“好消息。津发展银行开业一个月以内,给予存款者利好!活期存款,每天可以获得万分之一利息,钱存放银行每天都可以下崽,一万两银行每天存银行可以获得1两银子利息。定期存款:3个月定期。到期可以获得1.5%利息。6个月存款,可以获得3%利息。一年期存款,到期可以获得%利息……我们的口号是,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仔!”
“周转不灵的商家们,津发展银行能够给予您提供超低廉贷款利率。10天拆借,仅需1%贷款利息。3个月拆借,仅需3.5%贷款利息。6个月期贷款,仅需5%利息。一年期贷款。仅需10%贷款利息……”
“津发展”银行在特区的主要报纸上买下了1个月的广告,仅仅花费了500两银子,但是起到的效果是非同凡响的。
而方吉利更是充分利用了zhèngfu官员来拉关系、造势。比如,天津特区的市长将岸,在方吉利的登门造访下。在银行中开了户头,将1万两银子闲钱,存了一年期。
次ri,报纸上已经刊登:“特区市长将道子先生。为支持津发展银行业务,将家庭积蓄1万两银子存入银行。将市长表示。银行存款利息,比之在乡下买田租给佃户,获得的利息更高,而且还旱涝保收、省心省力。”
将道子看了新闻后,嘴角有点抽筋,虽然在津发展银行存钱确有其事。但是,后面的王婆卖瓜一般的“一年期存款的利息高于田租”,他可没有过,完全是津发展的借着他的名头在给银行打软广告,但是他也懒得去揭穿。
而将道子存款的消息被报纸刊登,引发了连锁效应。
许多对于特区官府的信誉放心,并且确定了津发展银行是“官方背景”。不少的公务员、军人、商贩、工人、市民,纷纷尝试的向银行中存款。于是,津发展银行开张了10天左右,已经拥有2000多名银行储户,存款金额约有35万两。
尤其是一名矫情的老先生,为了实验银行的信誉,存入了100两银子。次ri,就开始取出存款,收获了10文钱的活期利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接下来,很多的市民尝试当天存,次ri取出,来获得利息。虽然,这些活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但是银行的创创始工作人员,以非常好的耐心,完成对于这些储户的服务。
至于银行的贷款服务,发放的贷款程序,也是非常的保守。贷款业务并不是后世的信用贷款,而是需要有抵押品的抵押贷款——房产、田产、公司股份、货物、奴隶契约,总之必须要有抵押品,才能够获得贷款。
并且,贷款发放的对象,也倾向于特区境内注册的公司、商铺、工厂,或者是在特区进内拥有稳定收入的个人。而外地贷款者,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能轻易获得津发展银行的贷款服务。
虽然是贷款的审核门槛是很高的,但是由于超低的贷款利率,依然吸引了特区的工商业资本踏破门槛。
经过慎重的筛选,津发展银行批准了“林氏蜡烛厂”15万两银子的一年期贷款,以及几家地产公司的贷款申请。
“林氏蜡烛厂”被称为特区的蜡烛巨头,号称要每年制造10亿根蜡烛。因为,大规模提炼石蜡作为原料制造蜡烛,其成本是非常低廉的。目前,其出产的蜡烛,不但已经垄断了大明的直隶、山东、山西、河北等等省份,就连朝鲜、ri本等等海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