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1629 > 第四百四十九章:结束,也是一种开始(内附完结感言)

大明1629 第四百四十九章:结束,也是一种开始(内附完结感言)(2/4)

那样从不扰民,是正义之师,再来决定是否说出去。

    半月过去了,永安军不仅没有任何其扰百姓之事传出,更是与乱军在城内有一场激烈的厮杀,那场战斗对于这些城的居民而言,城头的那场激烈战斗造成的影响更为剧烈。

    一日之间,数万乱军喋血街巷,首级现在都堆叠在西市成观。

    所以这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与他婆娘终于决定将这两个人交给萧大帅来处置,便带着朱慈烺和太平公主来找萧亦,现在正嘿嘿笑着搓手。

    “来人,快讲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接到寝宫,史路啊,带着这位老乡去领银子,他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闻言,这年庄稼汉大喜,仰头便拜。

    “草民谢过萧大帅的恩德,街坊四邻都说的不错,萧大帅可真是活菩萨,嘿嘿!”

    太平公主护着幼小的朱慈烺与几个原来宫的宫女朝内殿而去,但目光却在萧亦身流连忘返。

    太平公主脸颊泛起阵阵红霞,看见萧亦身披银甲的威武身躯,心下有些纳闷,这萧亦怎么不似传言那样三头六臂,身边的那些个军将也不似是穷凶极恶之徒啊,反倒是个个孔武不凡。

    见到那庄稼汉对萧亦溢于言表的崇敬之意,长平公主心间一直的想法被重重的震撼。

    ...

    几日后,萧亦看着被人从梅山运回来的尸体,轻叹一口气,正是这大明朝的崇祯皇帝。

    未曾想,自己来到明末后仍未能改变崇祯的命运。

    只不过逼死崇祯的不是李自成,而成了他萧亦,这事如果放在以前,萧亦是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

    手紧紧攥着崇祯留下的血书遗诏,这遗诏萧亦已经看过了不下二十遍,每一个字萧亦都印在心里。

    似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萧亦将遗诏放在火烛引燃,转头看了一眼静静躺在那的崇祯皇帝。

    轻叹一口气,虽然崇祯皇帝到最后都将自己视作乱臣贼子,但萧亦却对其生不出一丝恨意,只是扼腕叹息,崇祯真是生错了时候。

    看着一旁若有所思的朱慈烺,萧亦轻声道:“太子殿下,将先帝厚葬吧。”

    朱慈烺身边跟着太平公主,但这六岁的小孩子与未出过深宫的少女哪里懂得这些,萧亦也只是象征性的那么一问,算朱慈烺与太平公主说出什么,其余的人也只会当没听见。

    听到萧亦的话后,围在这殿内的朝廷重臣皆是叩首一拜。

    “臣等谨遵大元帅、太子之令!”

    ......

    崇祯八年三月份,崇祯皇帝以身殉国,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极八年,贼逆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只是这遗诏未曾传到后世,究其原因,除了萧亦几人也便无人知晓。

    十五日,奉天大元帅萧亦率永安军等,拥立年仅六岁的大明太子朱慈烺登基为帝,是为弘光帝。

    登基之日,弘光帝谥号,尊先帝崇祯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十六日,弘光皇帝在众臣的请求下,拜奉天大元帅萧亦为晋王,世袭罔替,带尚方宝剑,统天下兵马,以此传檄天下,是为正统。

    萧亦手下永安军各将皆有封赏,有五人为公爵,十一人为侯爵,三十六人为伯爵,各地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无计。

    重新启用原兵部侍郎董咏,继任级殿大学士兼当朝内阁首辅。

    左妙才以建极殿大学士、李明睿以华殿大学士入阁辅政,除此之外,左妙才兼领吏部、大理寺、詹事府各员。

    十七日,弘光帝下诏,命原各地军将、员仍各司其职,启用卢象升任五省总督,以孙传庭任湖广总督协助其剿贼,将洪承畴削职为民。

    追赠战死之曹诏为龙虎将军,太子太保,位列三公,以其第曹变蛟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领官军剿贼。

    诏辽东总兵祖大寿为平西伯,新任皮岛总兵赵率教为宁南伯,以吴三桂副之,辽东军闻之即撤军回程。

    这一时代,史称弘光晚政。

    ......

    弘光二年(崇祯九年)五月十五日(农历四月十一日),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正皇太极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定都沈阳,改名盛京,众臣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五月三十日,崇德皇帝皇太极尽起倾国之兵,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