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风云商途 > 楔子

风云商途 楔子(2/2)

,说道:“此处莫非就是被称为佛国仙山的天台山。”

那高僧笑道:“此地正是,禅师到此,也是有缘,不知禅师认为此地如何?”

禅师道:“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是佛家的宝地。”

高僧笑道:“禅师一言中的,果然高明。”

禅师道:“此地既是佛家的宝地,大师缘何只以草舍为居?”

那高僧笑道:“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此因缘,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是为中道。岂是人随便能强求的。”

禅师听了,不觉有点悯然,于是又问道:“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何为有缘,何为无缘,望大师明示?”

高僧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禅师日后便知。”

禅师还想再问时,只见从那边走来一位道人,大笑道:“我等了许久,原来你在这里闲聊。”不由分说,便拉着那高僧就走,禅师不知何事,便也跟着走去。只见二人对坐着,弈起棋来,不再理会禅师。

禅师自觉无趣,便信步往回走,忽觉一潭挡住去路。只见一峰立于潭边,象是一尊席地而坐的大佛,一瀑从峰边喷涌而出,跌进圆圆的潭内,击碎溶清堪绿的水面,涌起雪白的浪花,风雷激荡,壮美中带几分惊险。潭边,还有一块空地。禅师只觉这地方又自不同,清华灵异无比,正自感叹时,忽觉脚下的地蹋了一块,便跌进潭内。不觉惊醒,却是面柯一梦。

次日,禅师对弟子普岸说:“昨日为师梦有仙人指点,今天台山有一风水宝地,是安禅礼物的绝佳去处。为师本想亲自前往,无奈年事已高,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汝可去之,弦扬我佛,普渡众生。”这普岸仍是怀海禅师的高徒,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正式僧人后,学思益进,律藏精通。怀海禅师曾称赞他是“说法中人,最为第一。”

普岸遵照师命,告辞师傅,历尽艰辛,终于来到天台山,果然是个好去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云起霞飞,蔚为奇观。更有众多寺观殿宇,建筑华美,场面肃穆,法鼓琅琅,香烟袅袅,一派“仙都佛国”的氛围。普岸心下激动,便照师傅所说,一路寻找那风水宝地,一日,来到一座峰下,那峰象一块巨大的碑,又象一席地而坐的佛,一瀑从峰边陡峭的崖壁下喷涌而出,跌进峰下的潭内,激起雪白的浪花,堪是壮美,潭水一波三折,环绕而出,潭边,有一块空地,下对着对面的那峰,空地的背后,便是一座高山。明水暗溪,龙潭虎背,真是个绝妙的去处。普岸心下欢喜,便在此造起了茅蓬,临潭而居,修炼起来,暂时忘了寻找那风水宝地。

普岸居住不久,一日正在炼丹,忽见一只斑斓白额的猛虎带着乳虎咆哮而来。普岸用拐杖轻叩虎头说:“贫僧听说这座山是神仙和罗汉的住所,想借一块宝地安禅礼物,请勿惊扰!”老虎听后若有所悟,一步一回头下山而去,普岸见状,便尾随着老虎走到一处空旷平坦的地方,只风水萦山抱,风光佳美,临溪边还留有前人的筑室遗址,跟师傅所说的毫无二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双虎是引我到这里来选址建寺的。

此后,普岸便在此筑室修禅,建造寺院,广收众徒,并把寺院命名为报恩寺,以报仙人指点之恩。后来,报恩寺屡遭战火,兴了废,废了又兴,规模不断扩大,至宋绍兴年间,被改名为万年寺,名列当时全国十大名刹之首。

再说普岸建寺之后,仍时时不忘那山峰、潭水、瀑布和潭边的那一块空地,便又来找寻,却遍寻不见,毫无踪影,象是此峰、此潭、此瀑从未有过一般,才知这乃是天意,当下叹息了一会,自此无话。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