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第一章 汪府天工(3/4)
r>
穿过了长廊、假山、荷花池、小桥、竹林,来到会客厅。从步入汪园之始,文定便感到极大的震撼,一路过来所见到的景物,让他是心醉魂迷,禁不住着意放慢脚下的步伐,生恐错过这宅院里的景色。
早在汉口之时,文定便常听人说起苏杭、扬州一带的园林冠于天下,来此之前,心里预先已有了一定的准备,可到底还是被眼前的景物震住了。
曲折幽深,引人入胜,跌宕多姿的叠石,看似随意的几株青竹,其实又使得园林之中平添雅致。一些石块平落于水中,形成线,又或是排成道,使人能蹑步而行,听沈立行言道,这种石桥唤作‘汀步桥’,取其点其步石之意。
似桥非桥,似石非石,既有渡桥之意境,又无架桥之固形,既有人工的巧作,更有归于自然的滋味,让文定如何能不为之折服。
这庭院家宅之地竟可以建成如斯光景,主人家婉约细腻之情致可见一斑。
待到文定他们来到会客厅之时,林松已守候在一旁,说道:‘表老爷,我们老爷方才在书房练字,嘱咐让您稍候一会,待他净手之后便出来见客。’
‘嗯,知道了。’沈立行在汪家算得上半个主人,招呼文定道:‘文定坐呀!’林松则指使着下人们奉茶。
不消半盏茶的工夫,由后宅步进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着棕色锦绣长袍,一脸肃然之色,眉宇间充斥着一股不怒而威的魄力,让厅里的诸人不自觉的受制于他的目光之下。不用细研,文定便能肯定此人一定是那位天下第一盐商汪元海。众人皆安静的一言不发,就连沈老板这个表弟也是如此。
‘立行,几时到的?’迳直入坐主位后,汪元海平淡的望了客座上的表弟一眼。
一向善谈的沈老板在汪元海面前则完全是另一番情形,谨小慎微的答道:‘多蒙表兄关心,刚刚下船。’
‘哦,汉口那边的事都处理妥善了吧?’
‘多亏表兄费心,已经无碍了。’说的轻松,可沈老板额头上已经有微微的汗渍溢了出来。
汪元海望了望与沈老板同来的文定,原本平淡的神色似乎有些不悦,缓缓地质问道:‘我让人带去的信,你收到没有?’
‘收到了,收到了。’沈立行料知表兄见到文定后必有此疑问,解释道:‘表兄信上嘱咐之事,我不敢大意,只是奈何那刘选埃老朝奉已经退居闲园,不肯再出山。’说着一指文定,向他介绍道:‘这位柳朝奉乃是刘选埃朝奉嫡传弟子,深得老朝奉真传,也是如今源生当铺的当家朝奉,小弟费了好些口舌才向章老板借了过来。文定,这位就是汪大老板,也是在下的表兄。’
文定拱手敬道:‘见过汪老板。’
汪元海打量了年轻的文定一眼,向文定质疑的问道:‘柳朝奉是吧!别怪我说话不客气,你今年贵庚?’
他言下之意就是怀疑文定的能力,这些年来,类似眼前的情景,文定也经历不止一两次了。只听他不卑不亢的回道:‘不敢言贵,小可生于辛亥年间,到今年是二十有一。’
‘二十一岁?’汪元海暖昧的轻笑了笑,然后向站立一旁的林松吩咐道:‘林松,带这位柳朝奉下去安顿。’
‘是。’林松来到文定面前,说道:‘柳朝奉,请随在下来。’
时至今日,文定自信可以胜任鉴别古物的差使,可如果事主不信服自己,纵然如何争辩也不过是枉然。既然连送客的姿态也已经做出来了,文定也不扭捏迟疑,起身向堂上二位匆匆作别,便要转身离去。
这下可把沈立行给急坏了,自己费了好大波折才说通章传福将文定借来两个月,光是在舟船之上就待了十数日,若是初一见面就让文定下不了台,不但是对文定说不过去,就是自己的面子也挂不住呀!
沈立行赶紧起身拽住文定的手臂,道:‘别忙,别忙。’扭过头向汪元海道:‘表兄,这柳朝奉年纪虽轻,在古董鉴定上的功力却深得刘老先生的真传。若然不是如此,又怎会以弱冠之年,便主持了那享有百年声誉的源生当铺呢!如今柳朝奉不但是在汉口镇声名赫赫,就是整个荆楚之地也是广有流传。’
这些话显然还不足以打动汪元海,其神情依然是将信将疑。
不得已,沈立行又引证道:‘别人如何看如何说,表兄或许还会有疑虑,可那燕记船行燕老板的底细,你向来是清楚不过的了。就连他老兄对柳朝奉一贯也是推崇倍至,这总能打消你心中的顾虑了吧!’
沈立行提到燕行舟燕老板之后,真的让汪某人心中认真了起来。旁的人如何他不知道也就罢了,燕行舟与他几十年的交情,彼此间的为人性情都是极为相熟的,知晓其极为厌恶违心之言,也犯不着为了一个无甚背景的年轻人而勉强自己。
汪元海谨慎其事的向文定询问道:‘恕我直言,瞧你年纪轻轻,如何就能比得过那些个久于历练的行家里手呢?’
这汪老板当真是一点忌讳也不讲,文定淡淡一笑道:‘鉴别古物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小可岂敢贸然自夸,也未曾有说自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穿过了长廊、假山、荷花池、小桥、竹林,来到会客厅。从步入汪园之始,文定便感到极大的震撼,一路过来所见到的景物,让他是心醉魂迷,禁不住着意放慢脚下的步伐,生恐错过这宅院里的景色。
早在汉口之时,文定便常听人说起苏杭、扬州一带的园林冠于天下,来此之前,心里预先已有了一定的准备,可到底还是被眼前的景物震住了。
曲折幽深,引人入胜,跌宕多姿的叠石,看似随意的几株青竹,其实又使得园林之中平添雅致。一些石块平落于水中,形成线,又或是排成道,使人能蹑步而行,听沈立行言道,这种石桥唤作‘汀步桥’,取其点其步石之意。
似桥非桥,似石非石,既有渡桥之意境,又无架桥之固形,既有人工的巧作,更有归于自然的滋味,让文定如何能不为之折服。
这庭院家宅之地竟可以建成如斯光景,主人家婉约细腻之情致可见一斑。
待到文定他们来到会客厅之时,林松已守候在一旁,说道:‘表老爷,我们老爷方才在书房练字,嘱咐让您稍候一会,待他净手之后便出来见客。’
‘嗯,知道了。’沈立行在汪家算得上半个主人,招呼文定道:‘文定坐呀!’林松则指使着下人们奉茶。
不消半盏茶的工夫,由后宅步进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着棕色锦绣长袍,一脸肃然之色,眉宇间充斥着一股不怒而威的魄力,让厅里的诸人不自觉的受制于他的目光之下。不用细研,文定便能肯定此人一定是那位天下第一盐商汪元海。众人皆安静的一言不发,就连沈老板这个表弟也是如此。
‘立行,几时到的?’迳直入坐主位后,汪元海平淡的望了客座上的表弟一眼。
一向善谈的沈老板在汪元海面前则完全是另一番情形,谨小慎微的答道:‘多蒙表兄关心,刚刚下船。’
‘哦,汉口那边的事都处理妥善了吧?’
‘多亏表兄费心,已经无碍了。’说的轻松,可沈老板额头上已经有微微的汗渍溢了出来。
汪元海望了望与沈老板同来的文定,原本平淡的神色似乎有些不悦,缓缓地质问道:‘我让人带去的信,你收到没有?’
‘收到了,收到了。’沈立行料知表兄见到文定后必有此疑问,解释道:‘表兄信上嘱咐之事,我不敢大意,只是奈何那刘选埃老朝奉已经退居闲园,不肯再出山。’说着一指文定,向他介绍道:‘这位柳朝奉乃是刘选埃朝奉嫡传弟子,深得老朝奉真传,也是如今源生当铺的当家朝奉,小弟费了好些口舌才向章老板借了过来。文定,这位就是汪大老板,也是在下的表兄。’
文定拱手敬道:‘见过汪老板。’
汪元海打量了年轻的文定一眼,向文定质疑的问道:‘柳朝奉是吧!别怪我说话不客气,你今年贵庚?’
他言下之意就是怀疑文定的能力,这些年来,类似眼前的情景,文定也经历不止一两次了。只听他不卑不亢的回道:‘不敢言贵,小可生于辛亥年间,到今年是二十有一。’
‘二十一岁?’汪元海暖昧的轻笑了笑,然后向站立一旁的林松吩咐道:‘林松,带这位柳朝奉下去安顿。’
‘是。’林松来到文定面前,说道:‘柳朝奉,请随在下来。’
时至今日,文定自信可以胜任鉴别古物的差使,可如果事主不信服自己,纵然如何争辩也不过是枉然。既然连送客的姿态也已经做出来了,文定也不扭捏迟疑,起身向堂上二位匆匆作别,便要转身离去。
这下可把沈立行给急坏了,自己费了好大波折才说通章传福将文定借来两个月,光是在舟船之上就待了十数日,若是初一见面就让文定下不了台,不但是对文定说不过去,就是自己的面子也挂不住呀!
沈立行赶紧起身拽住文定的手臂,道:‘别忙,别忙。’扭过头向汪元海道:‘表兄,这柳朝奉年纪虽轻,在古董鉴定上的功力却深得刘老先生的真传。若然不是如此,又怎会以弱冠之年,便主持了那享有百年声誉的源生当铺呢!如今柳朝奉不但是在汉口镇声名赫赫,就是整个荆楚之地也是广有流传。’
这些话显然还不足以打动汪元海,其神情依然是将信将疑。
不得已,沈立行又引证道:‘别人如何看如何说,表兄或许还会有疑虑,可那燕记船行燕老板的底细,你向来是清楚不过的了。就连他老兄对柳朝奉一贯也是推崇倍至,这总能打消你心中的顾虑了吧!’
沈立行提到燕行舟燕老板之后,真的让汪某人心中认真了起来。旁的人如何他不知道也就罢了,燕行舟与他几十年的交情,彼此间的为人性情都是极为相熟的,知晓其极为厌恶违心之言,也犯不着为了一个无甚背景的年轻人而勉强自己。
汪元海谨慎其事的向文定询问道:‘恕我直言,瞧你年纪轻轻,如何就能比得过那些个久于历练的行家里手呢?’
这汪老板当真是一点忌讳也不讲,文定淡淡一笑道:‘鉴别古物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小可岂敢贸然自夸,也未曾有说自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