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六十七章:人间会猎(13/15)
印度6军从南线向巴基斯坦6军侧翼动的那场奇袭战中包括第61骑兵团及众多边境巡逻警察在内的约6ooo名印度战士骑乘着骆驼跨越了大印度沙漠的辽阔沙丘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巴基斯坦6军的纵深。那是一次决死的突袭很多巴基斯坦6军南线集团军群的士兵都会记得那个噩梦一样的黎明。数以千计的单峰骆驼嗥嗥乱叫着从地面线上冲了过来受到枪声惊吓的骆驼有着比骏马都望尘莫及的爆力它们雄健的四碲所扬起的沙尘为这种古老的突击方式渲染出了一分天昏地暗的悲壮色彩。
先接敌的巴基斯坦6军辎重部队显然措手不及印度6军的骆驼骑兵转瞬之间便冲入了敌人的队列肆意的用步枪和马刀屠戮着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生命。战争仅仅进行了2个小时印度6军第61骑兵团便轻松扫荡了巴基斯坦6军一个辎重营的营地。但是他们并没有时间进行休整为了进一步打乱巴基斯坦6军的部署他们必须向敌人战线的纵深的挺进哪怕等待他们最终将是一次血染黄沙的结局。
在连续摧毁了4个巴基斯坦6军的后勤据点之后早已疲惫不堪的印度6军第61骑兵团终于撞上从前线回防的巴基斯坦6军第7步兵师这支曾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6军称为“魔鬼7师”的精锐之师早已在大印度沙漠的边缘地带布置了一个口袋型的防御阵地等待着一路狂飚的印度6军第61骑兵团自投罗网。面对着如血夕阳下巴基斯坦6军由装甲车辆和沙袋构筑起来的临时阵地所有的印度骑兵都已经可以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最终的命运。
“上马刀!”随着指挥官嘹亮的口号这些曾经习惯在马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南亚骑士再一次举起了各自染血的银亮马刀在他们前方巴基斯坦6军的士兵正逐次打开手中枪械的保险。“冲锋……”最终的绝唱永远是那么悠长可能数个世纪之后印度人仍会记得他们。便如同波兰人怀念他们的枪骑兵苏联人铭记那些“红色哥萨克”一样。
纷飞的子弹扫倒了绝大不多的进攻者一批又一批的骑士无畏的冲向那灼热的死线。而在他们的身后是整个南线印度6军转入反击的炮火从南线调回的印度6军第11、第12这两个主力集团军以印度西南部古城斋浦尔为中心从侧翼向巴基斯坦6军展开了全面的猛攻由7oo辆的各型主战坦克所组成的装甲洪流尾随着印度6军第61骑兵团的脚步撕碎了巴基斯坦6军的南部战线。这支生力军的到来完全逆转了战场之上的兵力对比。作为印度6军西部军区的主要机动防御力量两个高度机械化的集团军形成的攻击浪潮宛如海啸一般淹没了巴基斯坦6军刚刚转入防御的3个步兵师组成的堤坝。
按照传统印度国庆阅兵的顺序接下来进场的往往是代表各民族各兵种的步兵方队这些完全由不同民族组成的步兵方阵依次经过观礼台之时。往往被看成印度阅兵的最有趣之处他们服装独特、色彩缤纷、行走方式多样完全不同于我们平常看到的阅兵。头戴各种颜色鸡冠形帽子的各民族联队往往被印度政府视为可以最好体现印度这个多民族国家特色的队列。有些队伍杂行进之中甚至玩起类似杂耍的表演留着大胡子的锡克族军官往往把长手杖和军刀抛到天空然后熟练的接住总是让观众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而与其他国家阅兵整齐划一的步伐相比印度各军种的步伐姿势也各不相同有的步伐轻巧一致有的则夸张地挥臂抬腿。
但是今天这一切都为之改变所有参加阅兵的印度6军部队全部身着统一的作战服饰队列也出奇的显得整齐和规正。被擦拭一新的步枪配上夺目的枪刺或许只有经过了这样一场血腥战争印度人才能真正的理解到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如何的难能可贵。所有参加阅兵的部队全部都来自于刚刚结束的西部战场的各集团军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实战的考验有些甚至依旧带伤。虽然他们的步伐或许还无法完全一致但每一次落地有声的脚步似乎都在向全世界展现着印度最后的光荣。
随后进场的是印度三军展示综合实力的武器编队在以往的国庆阅兵中这个环节往往是借机向巴基斯坦乃至整个世界显示印度军备实力的最好机会印俄共同研的“布拉莫斯”音巡航导弹“烈火”系列地对地导弹总是这样的阅兵式上的焦点。由于无法展示实物海军方面也会制作了航空母舰、新型军舰、潜水艇的模型显示了印度做海洋大国的决心。作为阅兵高氵朝印度空军的“苏-3o”新式战斗机编队总是要拖着彩色烟雾组成了印度国旗的图案飞掠而过。但是此刻已经基本被打成了空壳的印度海、空军显然已经无力再向世界展示什么了而基本损失了大范围杀伤性武器投送能力的印度远程导弹部队也无法拿出任何的武器来炫耀惟有印度一个又一个机械化步兵方队在滚滚烟尘中接踵而至。他们是因为最后的支撑也是刚刚结束的新德里保卫战的功臣。
正是由于他们的前仆后继巴基斯坦6军的精锐之师才最终被消耗待尽。仅以巴基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先接敌的巴基斯坦6军辎重部队显然措手不及印度6军的骆驼骑兵转瞬之间便冲入了敌人的队列肆意的用步枪和马刀屠戮着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生命。战争仅仅进行了2个小时印度6军第61骑兵团便轻松扫荡了巴基斯坦6军一个辎重营的营地。但是他们并没有时间进行休整为了进一步打乱巴基斯坦6军的部署他们必须向敌人战线的纵深的挺进哪怕等待他们最终将是一次血染黄沙的结局。
在连续摧毁了4个巴基斯坦6军的后勤据点之后早已疲惫不堪的印度6军第61骑兵团终于撞上从前线回防的巴基斯坦6军第7步兵师这支曾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6军称为“魔鬼7师”的精锐之师早已在大印度沙漠的边缘地带布置了一个口袋型的防御阵地等待着一路狂飚的印度6军第61骑兵团自投罗网。面对着如血夕阳下巴基斯坦6军由装甲车辆和沙袋构筑起来的临时阵地所有的印度骑兵都已经可以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最终的命运。
“上马刀!”随着指挥官嘹亮的口号这些曾经习惯在马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南亚骑士再一次举起了各自染血的银亮马刀在他们前方巴基斯坦6军的士兵正逐次打开手中枪械的保险。“冲锋……”最终的绝唱永远是那么悠长可能数个世纪之后印度人仍会记得他们。便如同波兰人怀念他们的枪骑兵苏联人铭记那些“红色哥萨克”一样。
纷飞的子弹扫倒了绝大不多的进攻者一批又一批的骑士无畏的冲向那灼热的死线。而在他们的身后是整个南线印度6军转入反击的炮火从南线调回的印度6军第11、第12这两个主力集团军以印度西南部古城斋浦尔为中心从侧翼向巴基斯坦6军展开了全面的猛攻由7oo辆的各型主战坦克所组成的装甲洪流尾随着印度6军第61骑兵团的脚步撕碎了巴基斯坦6军的南部战线。这支生力军的到来完全逆转了战场之上的兵力对比。作为印度6军西部军区的主要机动防御力量两个高度机械化的集团军形成的攻击浪潮宛如海啸一般淹没了巴基斯坦6军刚刚转入防御的3个步兵师组成的堤坝。
按照传统印度国庆阅兵的顺序接下来进场的往往是代表各民族各兵种的步兵方队这些完全由不同民族组成的步兵方阵依次经过观礼台之时。往往被看成印度阅兵的最有趣之处他们服装独特、色彩缤纷、行走方式多样完全不同于我们平常看到的阅兵。头戴各种颜色鸡冠形帽子的各民族联队往往被印度政府视为可以最好体现印度这个多民族国家特色的队列。有些队伍杂行进之中甚至玩起类似杂耍的表演留着大胡子的锡克族军官往往把长手杖和军刀抛到天空然后熟练的接住总是让观众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而与其他国家阅兵整齐划一的步伐相比印度各军种的步伐姿势也各不相同有的步伐轻巧一致有的则夸张地挥臂抬腿。
但是今天这一切都为之改变所有参加阅兵的印度6军部队全部身着统一的作战服饰队列也出奇的显得整齐和规正。被擦拭一新的步枪配上夺目的枪刺或许只有经过了这样一场血腥战争印度人才能真正的理解到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如何的难能可贵。所有参加阅兵的部队全部都来自于刚刚结束的西部战场的各集团军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实战的考验有些甚至依旧带伤。虽然他们的步伐或许还无法完全一致但每一次落地有声的脚步似乎都在向全世界展现着印度最后的光荣。
随后进场的是印度三军展示综合实力的武器编队在以往的国庆阅兵中这个环节往往是借机向巴基斯坦乃至整个世界显示印度军备实力的最好机会印俄共同研的“布拉莫斯”音巡航导弹“烈火”系列地对地导弹总是这样的阅兵式上的焦点。由于无法展示实物海军方面也会制作了航空母舰、新型军舰、潜水艇的模型显示了印度做海洋大国的决心。作为阅兵高氵朝印度空军的“苏-3o”新式战斗机编队总是要拖着彩色烟雾组成了印度国旗的图案飞掠而过。但是此刻已经基本被打成了空壳的印度海、空军显然已经无力再向世界展示什么了而基本损失了大范围杀伤性武器投送能力的印度远程导弹部队也无法拿出任何的武器来炫耀惟有印度一个又一个机械化步兵方队在滚滚烟尘中接踵而至。他们是因为最后的支撑也是刚刚结束的新德里保卫战的功臣。
正是由于他们的前仆后继巴基斯坦6军的精锐之师才最终被消耗待尽。仅以巴基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