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新时代 第一四二章 下金蛋的母鸡也是可以卖的(1/4)
孟杰没有去见这个张副总,而是让沈海东出面负责接待,这也算是对等原则。虽然沈海东和对方的接触还没有结束,但是孟杰已经能够想象到对方来电池厂的目的,那无非就是冲着电池厂的生物电池技术,大概对方是想打着电动汽车电池的主意。
据孟杰所知,国内的汽车企业,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开始研制电动汽车。至于是搞个噱头,为的是获得国家的财政补贴,还是真下了苦功想搞出点名堂,孟杰就不知道了。但是孟杰知道一点,那就是国内的电动汽车技术研究水平很低,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也很好理解,毕竟电动汽车技术是高端科技,在技术方面,国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至于说经常见诸于各种传媒的某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某项目世界第一等等,绝大多是都是有水分的,自吹自擂可以,别人是不会认同的。就像国内的汽车厂家一样,看起来很不错,规模很大,利润也不少。但是发展了几十年,所有的核心技术还都是从国外花钱买回来的。
能花钱买来的技术,当然不会是最先进的技术了,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把最先进的技术卖出去。能卖的技术。肯定是被淘汰了的,或者即将被淘汰了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还可以通过后续的一些服务协议,继续获得些经济效益,而且很多方面技术都是一脉相传的,你用了我的旧技术,一旦过段时间,需要升级的话,还需要继续购买我的技术,否则得话,就需要推到重新来,这样又要从头开始,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所以很多时候只能继续引进这家公司的技术,这样循环下去,国内的公司在技术上就成为别人的附庸,完全没有自主性了。
但是国内的公司还不得不去购买人家淘汰了的技术,因为即使是这样过时的技术,也比国内的要先进,这就是双方技术的差距,这不是光喊喊口号,光靠一些宣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数十年不断地积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追赶上的。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国内的技术水平相比国外,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国内企业已经沦为人家的加工工厂,赚取的只是最微薄的一点加工费,留下的是被污染的环境和工人被摧毁了的健康。原因当然很多了,科研投资,投入大,研究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所以大家都奔向了来钱快的行业,谁还傻乎乎的研究技术啊。随便挖点煤,盖点房子,收入就是几千万,几个亿的,甚至更多,有了这样的好项目,谁还傻乎乎的研究技术啊。美国是高科技公司最赚钱,中国的则相反,技术越低级,越赚钱,这就是差距。所以美国有微软,中国有煤老板。
第二天中午,电池厂的小食堂里,孟杰和韩方起方静在一起吃饭。
办理出国手续的事情有专门的中介机构负责,韩方起只需要配合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最近韩方起没什么事情,于是便经常到电池厂来,韩方起说了,要和孟杰学学管理经验,以后到了新加坡好用的上。对于韩方起的说法,孟杰倒也没有说什么,既然韩方起愿意来,孟杰让韩方起跟着方静学习,因为孟杰经常不务正业,所以若是韩方起跟孟杰学习的话,很可能什么也学不到。方静每天工作内容充实,基本上很多孟杰应该做的事情,都由方静来做了,加上和韩方起也熟悉,倒是个学习的好对象。
“我听说,昨天东方汽车来人了,想和电池厂商谈合作的事情,谈的怎么样了啊?”韩方起一边吃饭,一边问孟杰。韩方起经常就一些事情询问孟杰和方静,听听两人的看法和意见,让两人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因,这也是一个学习管理工作的好办法。
韩方起可是憋着一股劲,韩方起不想自己到了新加坡后,自己什么也不懂,那样的话,不仅对不起孟杰的信任,自己也会觉得很没面子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而做出成绩来,是获得别人尊敬的最好方式。
“没谈什么实质内容,大家就是照个面,互相聊几句。”孟杰轻描淡写的提起了这件事情。
“这是对方在试探吧,想看看电池厂的反应么?”韩方起问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对方想探一探电池厂的底细,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孟杰点头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