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宋时明月 > 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

宋时明月 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2/5)

说:“我家张管军与赵大人熟识,彼此就不用多说了。赵大人经营密州,使密州强兵强将,一年之内,使密州百姓喜欢荷剑而行……其他的话我们不说了,赵大人来到庆州,我庆州上下只有欢喜地份,有什么吩咐招讨大人只管说,我等敢不从命。”

    赵兴一边与张存携手进城,一边问:“朝廷新进许了我庆州增加一员正将,你们这里除了缺兵、缺将,还缺什么?”

    张存冲第二将张诚使眼色,张诚上前回答:“什么都缺,庆州连年战乱,我们从一万八千人打到现在的5000人。前后累积补充兵员不下十万,但现在只剩下这5000人……离人,城里还有十万遗孤,将士们都盼着这场战事能早日了结。

    我们缺兵----别处将领吃额存,但我们这里谁敢吃,光朝廷下拨的款项都不够。招讨,十万遗孤啊,孤儿寡母都张着嘴,朝廷下拨一万的军饷。哪够养活这些人。”

    赵兴诧异的问:“我记得朝廷对阵亡士兵有抚恤。怎么……?”

    张存苦笑的答:“大人,能上战场地都是一家地顶梁柱,他们在战场上阵亡,朝廷补贴地那点钱还不是坐吃山空,再说朝廷补贴的那钱虽然不少,但每次大战后,粮价飞涨。那点钱能够吃饱,她们能捱到现在已经是军中同僚照顾,可现在哪个同僚不养家,5000在役士卒照顾十万人遗孤,哪里够吃啊。”

    第七将、内园使张诚跳了出来,回答:“哪止十万人,十万士卒阵亡。留下地是十万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有把子力气的人,只要还走得动都逃亡了。家中只剩下干不动活的……这日子,苦啊!”

    赵兴摆了摆手,制止大家带他去官衙的举动,要求:“带我去看看,我看看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眼前地惨象怎一个“惨”字了结。那些阵亡战士家中常常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大多数老人已经自发地走向荒野,宁愿在外饿死也不拖累家庭。剩下的女人照顾着唯一的根苗。为了养育孩子。她们能出卖任何可以出卖的----包括身体。

    赵兴记得眼前这一切,这西夏人对汉民犯下的恶。我们是用汉语讴歌为“名族大融合的丰功伟绩”,但没想到这种“功劳”如此悲惨……

    “馒头会有的,战刀会有地,章经略跟我说,如果我能给他缓一口气,他从明年开始就推行深垒加浅攻的战略----不等西夏人进攻我们,我们去他们地盘上打,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的大融合……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需要时间。相信我,我会用这一年的时间帮庆州缓过元气,而后就是我们的反攻了。”

    张存坚定的摇摇头:“相信大人会做到地。”

    赵兴一摆手,指着城里那些瘦骨伶仃的小孩,说:“把那些孩子都给我,我来养。子连,你帮我组织一个童子营,让孩子们在营里学习操练,读书识字,我需要那些对西夏充满仇恨的人,最好是刻骨仇恨。”

    七名将领上前一捶胸膛:“这里全是对西夏刻骨铭心的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无尽地血仇,大人只管挑。”

    赵兴看到眼前还有七名将领,很是纳闷。

    不是说有两员正将阵亡了吗?怎么还有七个人?

    看来,咱大宋缺的不是官!

    帅范皱着眉头:“大人,十万家眷,孩子怕没有两三万吧,这么多的人,怎么养。”

    张存连忙解释:“没有那么多,军中同僚但有能力,都回收养一两个,大人只管捡那些真正孤苦无依的,只要大人能让庆州缓过气来,同僚们手中宽裕了,多养几个孩子无所谓。”

    赵兴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需要给他们找点事,对了,此处军营有空房吗?”

    张存回答:“大人,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军营,原本能容纳十万士兵,现在只有我们5000人,大人想要营房,这城里到处都是。”

    赵兴马上点头:“能住下就好,你帮我腾出一座能容纳一万人的大营房,然后选拔一万名十七岁至二十岁的孩子----凡附和年龄的全部选拔入营。不管他父母是否健在,有孩子入营地人家,也好腾出粮食养些孤儿---记住,孩子入地是童子营,不是军队,不要给孩子刺字,他们今后还要进坊场、还要结婚育子的。

    张都监,你还需要帮我抽调200名经验丰富地老兵,帮我一起训练这群孩子。子连(帅范),剩下的事就是你的,你从京兆府雇佣200名村秀才,先教孩子们识字,而后教孩子一门手艺。教孩子习武防身。

    今后我准备对商队进行武装护送,防止山贼抢劫。这活儿就包给童子军。子连,你每天拉一队学生出去,一边拉练,一边护送商队,我需要你用这一年的时间,让孩子们知道队列和基本的军事知识,至于读书识字,反而可以慢慢来。

    一年后。密州各项产业都开了起来。需要大量地劳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