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明末球长 > 768.第768章 李建泰

明末球长 768.第768章 李建泰(2/3)

,这个人不会感到友好,反而会反感。连一个流浪汉在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像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接受别人强行改变自己,更何况汉人引以为豪的化符号呢,所以引起了激烈的反抗。

    所以长老们对于这方面是异常谨慎的,对外的说辞,也是那作战用的头盔必须时刻佩戴,而那种最高级的头盔只能剃发才能戴,这样的解释,反正长老自己是信了。

    李建泰一身儒生打扮,作为山西人,李建泰可谓是屡遭打击,家乡的财产完蛋,以后不但不能接收各种租子,还得想办法去接济一些家人,还有他最大的依仗,那些钱多的流油的皇商们,这些皇商当然喜欢结交山西籍的人作为消息来源以及臂助,哪怕只做了半年大学士,李建泰在他们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让人回味。

    可惜,长老们的屠刀,对于吃里扒外,吃着国人的饭,砸了国人的锅的皇商集团没有任何放任,在欢欣鼓舞的顺军以及姜襄的全力配合下,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也让李建泰的后台金主们被打击得四脚朝天。

    这也是李建泰肯老老实实吃了周栗的缘故了。

    老百姓对于李建泰这样的读书人还是信服的,到底是大学生这样的高配人物,也心安了。

    后世满清灭亡,为了宣传头发问题,效果一直不好,因为成本原因,只能局限在城市进行,但绝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乡村的,而去一个个乡村宣传,成本太高,根本不现实。另外宣传的结果只对读书人有用,只有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大字不识,没出过家门的庄稼汉,你说要恢复传统,他还以为辫子是祖宗留下的,你敢剪他的辫子,他会跟你玩命的。而告诉他们辫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恰恰是那些读书人。

    这也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人,留着大明衣冠服侍的人,向周志伟一个短发男子行礼。

    当然了,长老们很明白,那些效仿自己剃短发的人,未必是真的认同新政权,更多是出于一种拉近跟司关系的目的,是一种“有所好下必效之”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相效仿李建泰留大明发型的,更多是效仿长老们留短发的,周志伟是为了图方便,这些人是为了图长老欢心,至少是不想让长老反感。

    当然了,对于某些人的行为,长老们都呵呵冷笑,工业化时代都到来了,还执着这个?我是长老,又不是你爹,还管你穿衣吃饭!

    服饰和头发,这些都只是明发展在初级阶段形成的符号,真正高级的明符号,永远不是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而是说什么样的语言,写什么样的字,更高级的是,听什么样的音乐,画什么样的画作,而最顶点的化,是什么样的思想,做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用的行为。

    后世全世界的其他明国家,被西方思想所同化,大家开始普遍以西方的思想来看待问题,来结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明消亡,而不是丢掉一些化符号。

    大多数长老还算明白事情,如果他们还像挂掉的多尔衮那些人一样思考问题,太掉价了,必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要让国明兴盛,那必须让别人用国的思想来考虑问题,用国的思想来结构世界。

    可要做成这件事,任重而道远,远不是下个命令,让人剪头发那么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火急火燎的在河北搞各种的工程的缘故,起码在三年内,要把原本的农业国河北,变成近代级别的工业国,难度几乎相当于郭小四和泰森打拳击双方不留手而郭小四同志居然没有给打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正是需要借助一下来自西方的力量了,好在,起码可以不掉价。

    这个时代的人好歹还有一股傲气在,虽然这种傲气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做食古不化的傻瓜,但起码有一股气在啊。

    事实,在未来的时间段内,起码在我大清把国人的脸皮丢光之前,国在西方人眼还是很先进的,要知道,所谓大航海时代,是为了寻找另一条海路购买国的瓷器的。

    西方人也曾用国为例来批判本国,如启蒙运动的伏尔泰等大师,不断的通过对国和西方,来打击欧洲的传统弊政。他推崇国的人政治,用此来批判欧洲的贵族政治,他推崇国的大一统政治,来批判欧洲的邦国分裂。

    伏尔泰距离出生还有五十年,而伏尔泰死后三十年,西方已经诞生出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意识,非西方的,是野蛮的观念。而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意识,国知识阶层已经保持了几千年,非国的,是野蛮的观念深入人心。

    说白了,都是他们曾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跟自己相的对手,自然而然生出了这种骄傲。

    所以,对付这些士大夫,没必要用刀子和金钱,打一顿,扔进水里清洗一下,再弄到海外去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差不多也可以了。

    可不能把这种接触,变成后世,在我大清的领导下,西接触一百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