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第三十五节 国民大会(2/7)
展开,一边扫视那上面的内容,一边说道:“要想赚钱多,就要多看看报纸上的消息,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可挽回了。”
柳老爷摇摇头,说道:“新大陆那边的消息不看也罢,那里是个穷地方,没什么赚钱的门路,倒是欧洲要好好看看,兴许又能找到什么机会,有时候内幕消息更紧要。”
冯老爷道::“非也,非也!新大陆腹地地广人稀,是种棉花的好地方,而且听说最近又在西海岸一带发现了金矿。种棉花的一多,那么需要的劳力就越多,我就又有赚钱的门路了!”
“可是你卖给谁呢?”柳老爷问道。
冯老爷道:“自然是卖给那里的欧洲人。自从欧洲战端开启,那儿的许多人便跑到了新大陆,不管有钱没钱,不管有劳力没劳力,通通到那里去占地方。欧洲的国君们也想靠着买地赚钱贴补军费,因此,那里的农场是越来越多,但人手不够,最近听说那里又在往非洲大量派船了。”
柳老爷道:“我听说那里原来也是有土著人的,而且数量也不少。”
冯老爷道:“当然不少,不过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倭寇在当地招募土著与镇虏军作战,而镇虏军也以牙还牙,也招募别的部落并肩作战,这样一来,死的人就越来越多,而且那些部落之间互相敌视,杀起仇人来分外凶暴,土著已经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瘟疫的爆发,土著人口锐减,若不是镇虏军的抗生素的话,恐怕那里的土著已经死光了。”
听到这里,柳老爷忽然想起一事,便说道:“抗生素倒很是值钱。”
冯老爷放下报纸,望着柳老爷,笑道:“那是自然,如今战乱连绵不绝,欧洲对此物需求甚大,但由于此物制造不易,因此贵如黄金,出厂时一个价,但到了欧洲就立刻飞涨百倍不止。当年我也曾贩运过此物,不过后来却弄不到货,只好暂时罢手。”
冯老爷望着柳老爷,嘿嘿笑道:“怎么?柳老爷也有意在这上头弄些名堂?”
柳老爷摆摆手,说道:“非也!我的钱已经投到无底洞里去了,现在我也就靠着几个小铺子,还有犬子从缅甸和南非弄来的宝石过活了。”
冯老爷有些诧异,问道:“什么无底洞,可方便透露吗?”
柳老爷道:“也不怕你笑话,我的钱多已投到铁路上去了。”
冯老爷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你是在铁路上入股了?”
柳老爷道:“正是!朝廷修的第二条铁路眼见着就要动工了,我观望了阵子,最后经不住别人的撺掇,就入了股。”
冯老爷道:“这么说朝廷已经下定决心了?那些修路的地怎么征?”
柳老爷道:“入干股,凡是沿途被征地的人,每户都可以入干股,沿途所有人家的干股加起来,占整个民股的两成,另外,官股中再分出一成给他们。”
“哦?这么说来,这些人不用投一文钱,就可以坐食股息了?”冯老爷在心里盘算起来,过了片刻,接着说道:“这样算来,光是沿途这些人家就占了总股的三成,如此说来,户部仅占四成了。”
柳老爷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这样一来,以后只要是赚了钱,这些人家每年都可以分到钱。唉,真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
冯老爷摇摇头,说道:“那倒未必,朝廷修的第一条铁路可是十五年前修的,我可听说了,那条路到现在可还没怎么赚钱啊。”
柳老爷道:“赚还是能赚的,但不多。那条路是从肃州向西,紧挨着南边的草原和沙漠,一直延伸到黑海边上的清华堡,那条铁路以运兵运军火为主,这些都是户部的钱,自然也不能算是赚,那里的商人又不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大赚,不过将来肯定是大赚的。这第二条铁路就不一样了,从江阴一直到南边的广州,这条线可是宝线,将来必定赚钱。我倒盼望着第一条铁路也尽快散股,不要老攥在户部手里。”
冯老爷不无惋惜的说道:“晚了一步啊,我的眼光不如你。”
柳老爷道:“冯老爷过谦了,你的拳头比我的腰都粗,这些钱本也不在你的眼里。我可是听说了,你把你新建的几个棉布场都挪到南洋去了,光这一去一来可就费了不少钱吧?”
冯老爷道:“确有此事。那边劳力便宜,只用管饭就行了,不象中原,还要发工钱,到了那边,一年就能回本儿。”他望着柳老爷,接着说道:“我说柳老爷,你不是新建了一个机器场,专门制造蒸汽机吗?不如也搬到那里去,咱俩的工场正好做个伴儿。”
柳老爷呵呵一笑,说道:“那可不行!南洋那边又热,又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人,再说了,到了那边我一样要给我的工人发工钱,一文都不能少,而且他们是否愿意去还是两说呢!与其到那里去,倒不如留在这里。再说了,自从子弹底火的制造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柳老爷摇摇头,说道:“新大陆那边的消息不看也罢,那里是个穷地方,没什么赚钱的门路,倒是欧洲要好好看看,兴许又能找到什么机会,有时候内幕消息更紧要。”
冯老爷道::“非也,非也!新大陆腹地地广人稀,是种棉花的好地方,而且听说最近又在西海岸一带发现了金矿。种棉花的一多,那么需要的劳力就越多,我就又有赚钱的门路了!”
“可是你卖给谁呢?”柳老爷问道。
冯老爷道:“自然是卖给那里的欧洲人。自从欧洲战端开启,那儿的许多人便跑到了新大陆,不管有钱没钱,不管有劳力没劳力,通通到那里去占地方。欧洲的国君们也想靠着买地赚钱贴补军费,因此,那里的农场是越来越多,但人手不够,最近听说那里又在往非洲大量派船了。”
柳老爷道:“我听说那里原来也是有土著人的,而且数量也不少。”
冯老爷道:“当然不少,不过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倭寇在当地招募土著与镇虏军作战,而镇虏军也以牙还牙,也招募别的部落并肩作战,这样一来,死的人就越来越多,而且那些部落之间互相敌视,杀起仇人来分外凶暴,土著已经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瘟疫的爆发,土著人口锐减,若不是镇虏军的抗生素的话,恐怕那里的土著已经死光了。”
听到这里,柳老爷忽然想起一事,便说道:“抗生素倒很是值钱。”
冯老爷放下报纸,望着柳老爷,笑道:“那是自然,如今战乱连绵不绝,欧洲对此物需求甚大,但由于此物制造不易,因此贵如黄金,出厂时一个价,但到了欧洲就立刻飞涨百倍不止。当年我也曾贩运过此物,不过后来却弄不到货,只好暂时罢手。”
冯老爷望着柳老爷,嘿嘿笑道:“怎么?柳老爷也有意在这上头弄些名堂?”
柳老爷摆摆手,说道:“非也!我的钱已经投到无底洞里去了,现在我也就靠着几个小铺子,还有犬子从缅甸和南非弄来的宝石过活了。”
冯老爷有些诧异,问道:“什么无底洞,可方便透露吗?”
柳老爷道:“也不怕你笑话,我的钱多已投到铁路上去了。”
冯老爷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你是在铁路上入股了?”
柳老爷道:“正是!朝廷修的第二条铁路眼见着就要动工了,我观望了阵子,最后经不住别人的撺掇,就入了股。”
冯老爷道:“这么说朝廷已经下定决心了?那些修路的地怎么征?”
柳老爷道:“入干股,凡是沿途被征地的人,每户都可以入干股,沿途所有人家的干股加起来,占整个民股的两成,另外,官股中再分出一成给他们。”
“哦?这么说来,这些人不用投一文钱,就可以坐食股息了?”冯老爷在心里盘算起来,过了片刻,接着说道:“这样算来,光是沿途这些人家就占了总股的三成,如此说来,户部仅占四成了。”
柳老爷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这样一来,以后只要是赚了钱,这些人家每年都可以分到钱。唉,真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
冯老爷摇摇头,说道:“那倒未必,朝廷修的第一条铁路可是十五年前修的,我可听说了,那条路到现在可还没怎么赚钱啊。”
柳老爷道:“赚还是能赚的,但不多。那条路是从肃州向西,紧挨着南边的草原和沙漠,一直延伸到黑海边上的清华堡,那条铁路以运兵运军火为主,这些都是户部的钱,自然也不能算是赚,那里的商人又不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大赚,不过将来肯定是大赚的。这第二条铁路就不一样了,从江阴一直到南边的广州,这条线可是宝线,将来必定赚钱。我倒盼望着第一条铁路也尽快散股,不要老攥在户部手里。”
冯老爷不无惋惜的说道:“晚了一步啊,我的眼光不如你。”
柳老爷道:“冯老爷过谦了,你的拳头比我的腰都粗,这些钱本也不在你的眼里。我可是听说了,你把你新建的几个棉布场都挪到南洋去了,光这一去一来可就费了不少钱吧?”
冯老爷道:“确有此事。那边劳力便宜,只用管饭就行了,不象中原,还要发工钱,到了那边,一年就能回本儿。”他望着柳老爷,接着说道:“我说柳老爷,你不是新建了一个机器场,专门制造蒸汽机吗?不如也搬到那里去,咱俩的工场正好做个伴儿。”
柳老爷呵呵一笑,说道:“那可不行!南洋那边又热,又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人,再说了,到了那边我一样要给我的工人发工钱,一文都不能少,而且他们是否愿意去还是两说呢!与其到那里去,倒不如留在这里。再说了,自从子弹底火的制造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