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海盗 海瑞(1514-1587)(13/21)
>
水、火二位将军,一路跟着海瑞主仆三日,此时见景,已知海瑞是个正直人,不敢妄自下手,便折身返玄武山,回复佛祖去了。
民间故事3
海瑞(公元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琼山(在现在广东省海南岛)人,回族。他曾担任过明朝许多地方和中央的官职,在任期间,廉洁简朴,多谋善断,不畏强权,关心百姓。后来,因为上书直接批评皇帝,他被罢官入狱。出狱以后,仍然敢说敢为,为民作主,打击豪强。同时,他还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人们经常把他比作北宋时期的包拯,叫他海青天。
“山字笔架”
海瑞中了举人以后,被派到福建南平县去当县学的教谕(学校里管教育的学官)。他常教育学生说,人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不能当“软骨头”。
一天,知府带着一些官员要到南平县的县学来视察。海瑞和另外两个学官带着全体学生站在县学的大门外等候。三个学官站在最前面,海瑞又站在那两个人的中间。
一会儿,知府带着官员们前呼后拥地来了。海瑞身边的两个学官,见大官们来了,就一左一右的“扑通”跪了下去。后边的学生一看,也呼啦一下,跪下了一大片。只有海瑞直着身子,只对官员们作了个揖,算是行礼了。三位学官排在一起,两边低中间高,海瑞显得十分突出。
知府见海瑞不下跪,心里很不高兴,皱起了眉头。旁边有人告诉他,这人叫海瑞。知府听了,冷笑着说:
“这是哪儿来的‘山’字笔架,竖在这儿啦?”
过去放毛笔用的笔架,常常做成“山”字形的,中间高两边低。知府见这三个学官排在一起的样子,真像个“山”字笔架。再说“海瑞”的“瑞”字里边,也有个“山”字。所以知府就借机挖苦海瑞。
海瑞听了,知道自己得罪了知府。可他一点不后悔,还是挺直地站着。过后,他就提出辞职回家。这么一来,海瑞的“山字笔架”的大名,一下就流传开了。有些人索性叫他“笔架博士”。人们都很佩服海瑞在权势面前的这种骨气。
初到淳安县
有一年春天,浙江省淳安知县洪英明听说新任知县海瑞要来接替他,就忙着准备宴会和礼物。准备好了,他问手下人:“你们还没打听到海大人什么时候到吗?”“已经按大人的吩咐,派人到几个路口等着呢,可至今还没见到海大人的影子。”手下人回答道。
“奇怪。按着日程,海大人应该早到了呀!”洪知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海瑞的为人,洪知县早有耳闻:性情刚正,敢作敢为。谁要是犯在他手里,甭想好过。洪知县觉得应该好好把海瑞欢迎一番,给他留下个好印象,以后的事就好办了。于是,他吩咐说:“你们快检查一下宴会准备的情况,也替我准备一份重重的礼物。我现在就去十里长亭看看。”正说着,有人前来报告:“海大人到!”“啊!怎么说到就到了?”洪知县大吃一惊,急忙跑出去迎接。
洪知县哪里想到,海瑞几天前就到了淳安,正在乡下私访哩!他了解到乡间被暴风刮得房倒屋塌,百姓都挤在茅草棚里,十分惨。有的百姓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去了。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贪官污吏,在发放救济粮款的时候,乘机克扣。“这不是喝百姓的血汗吗?”
海瑞觉得这件事必须马上处理,就急忙换上官服,抄小路朝淳安县城赶来。
洪知县见海瑞风尘仆仆的样子,又是打拱,又是作揖。可海瑞心里有事,顾不上多说客气话,就对洪知县说:
“洪大人,有件事能不能尽快办一下?”
“什么事?请讲,请讲。”
“马上拨一批粮食,派专人发给受灾百姓,不许任何人从中克扣。然后,把逃亡在外的百姓召回来,开荒种地。”“好,好。一定急速办理。”洪知县连连点头同意,并立刻命令县衙的官员去办。
洪知县把海瑞一家人送到早已安排好的住处。海瑞看了看屋内豪华的摆设,摇头说:
“听说以前新官到任,都要大宴接小宴迎,还要送很多礼物。我现在正式告诉诸位,从今天起,不要再办这类铺张的事了。”
“对,对。”洪知县满口答应,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一件“人命”案
一天,海瑞正在仔细批阅公文,一个随从进来报告:
“门外有人喊冤。”“把他带进来,吩咐升堂。”
海瑞来到大堂刚刚坐定,衙役带进来一个壮年男子。他连哭带叫,直喊冤枉。
“有什么冤枉,慢慢讲,不要哭叫。”海瑞冷静地说。
“小人名叫胡胜荣,哥哥胡胜祖被本村的邵时重,活活打死了…求老爷做主,为小人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水、火二位将军,一路跟着海瑞主仆三日,此时见景,已知海瑞是个正直人,不敢妄自下手,便折身返玄武山,回复佛祖去了。
民间故事3
海瑞(公元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琼山(在现在广东省海南岛)人,回族。他曾担任过明朝许多地方和中央的官职,在任期间,廉洁简朴,多谋善断,不畏强权,关心百姓。后来,因为上书直接批评皇帝,他被罢官入狱。出狱以后,仍然敢说敢为,为民作主,打击豪强。同时,他还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人们经常把他比作北宋时期的包拯,叫他海青天。
“山字笔架”
海瑞中了举人以后,被派到福建南平县去当县学的教谕(学校里管教育的学官)。他常教育学生说,人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不能当“软骨头”。
一天,知府带着一些官员要到南平县的县学来视察。海瑞和另外两个学官带着全体学生站在县学的大门外等候。三个学官站在最前面,海瑞又站在那两个人的中间。
一会儿,知府带着官员们前呼后拥地来了。海瑞身边的两个学官,见大官们来了,就一左一右的“扑通”跪了下去。后边的学生一看,也呼啦一下,跪下了一大片。只有海瑞直着身子,只对官员们作了个揖,算是行礼了。三位学官排在一起,两边低中间高,海瑞显得十分突出。
知府见海瑞不下跪,心里很不高兴,皱起了眉头。旁边有人告诉他,这人叫海瑞。知府听了,冷笑着说:
“这是哪儿来的‘山’字笔架,竖在这儿啦?”
过去放毛笔用的笔架,常常做成“山”字形的,中间高两边低。知府见这三个学官排在一起的样子,真像个“山”字笔架。再说“海瑞”的“瑞”字里边,也有个“山”字。所以知府就借机挖苦海瑞。
海瑞听了,知道自己得罪了知府。可他一点不后悔,还是挺直地站着。过后,他就提出辞职回家。这么一来,海瑞的“山字笔架”的大名,一下就流传开了。有些人索性叫他“笔架博士”。人们都很佩服海瑞在权势面前的这种骨气。
初到淳安县
有一年春天,浙江省淳安知县洪英明听说新任知县海瑞要来接替他,就忙着准备宴会和礼物。准备好了,他问手下人:“你们还没打听到海大人什么时候到吗?”“已经按大人的吩咐,派人到几个路口等着呢,可至今还没见到海大人的影子。”手下人回答道。
“奇怪。按着日程,海大人应该早到了呀!”洪知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海瑞的为人,洪知县早有耳闻:性情刚正,敢作敢为。谁要是犯在他手里,甭想好过。洪知县觉得应该好好把海瑞欢迎一番,给他留下个好印象,以后的事就好办了。于是,他吩咐说:“你们快检查一下宴会准备的情况,也替我准备一份重重的礼物。我现在就去十里长亭看看。”正说着,有人前来报告:“海大人到!”“啊!怎么说到就到了?”洪知县大吃一惊,急忙跑出去迎接。
洪知县哪里想到,海瑞几天前就到了淳安,正在乡下私访哩!他了解到乡间被暴风刮得房倒屋塌,百姓都挤在茅草棚里,十分惨。有的百姓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去了。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贪官污吏,在发放救济粮款的时候,乘机克扣。“这不是喝百姓的血汗吗?”
海瑞觉得这件事必须马上处理,就急忙换上官服,抄小路朝淳安县城赶来。
洪知县见海瑞风尘仆仆的样子,又是打拱,又是作揖。可海瑞心里有事,顾不上多说客气话,就对洪知县说:
“洪大人,有件事能不能尽快办一下?”
“什么事?请讲,请讲。”
“马上拨一批粮食,派专人发给受灾百姓,不许任何人从中克扣。然后,把逃亡在外的百姓召回来,开荒种地。”“好,好。一定急速办理。”洪知县连连点头同意,并立刻命令县衙的官员去办。
洪知县把海瑞一家人送到早已安排好的住处。海瑞看了看屋内豪华的摆设,摇头说:
“听说以前新官到任,都要大宴接小宴迎,还要送很多礼物。我现在正式告诉诸位,从今天起,不要再办这类铺张的事了。”
“对,对。”洪知县满口答应,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一件“人命”案
一天,海瑞正在仔细批阅公文,一个随从进来报告:
“门外有人喊冤。”“把他带进来,吩咐升堂。”
海瑞来到大堂刚刚坐定,衙役带进来一个壮年男子。他连哭带叫,直喊冤枉。
“有什么冤枉,慢慢讲,不要哭叫。”海瑞冷静地说。
“小人名叫胡胜荣,哥哥胡胜祖被本村的邵时重,活活打死了…求老爷做主,为小人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