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穿越之盛世独宠 > 139 东北会战(一)

穿越之盛世独宠 139 东北会战(一)(2/4)

一开始有人看不惯,不过格理大学既然独立了,一切由教授们做主,皇帝校长觉得这些人可用,教授们也接受,那么不接受的人可以离开。

  从世宗末期开始,宫里就没再添过内侍,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年轻内侍小小年纪被没入罪籍,在宫里某个角落里长大,对外一无所知,所以给他们找条合理的出路一直是顾辞希望做到和做好的。之前鼓励他们出宫任塾师或参军,都是让他们变成有用良民的举措,连御膳房的许多老师傅都愿意去致爽斋掌勺或在军中做个火头兵。只要给出了机会,有心人定然能抓住。蔡伦、司马迁已湮没于历史中不可考证了,但郑和还是有希望出现的,不是么?xszww8.net

  张圭白的活完成得轻松漂亮,一位亲汉的渤海国贵族耶律图撒合里帮了大忙。

  耶律家是定朝前的旧渤海国遗臣,世仕于王庭,其先祖曾与唐玄宗册封的第一任渤海王完颜祚荣情同手足,家族代代与王室结亲,男尚主或女为后,端的是旧渤海第一显贵。旧渤海立国按唐制,汉化极深,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不愿意归附定朝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王庭想趁乱独立,其二是定朝派来的招抚特使是渤海人的死对头库莫奚人,所以渤海王乞乞比羽打着定祖受禅不正的旗号拒不受封,后来被打得四散而跑。

  现在的新渤海,国君完颜钦茂的血统相当远了,但耶律家一直传承至今屹立不倒,说是一国主心骨也不为过,自然受到其他贵族的合力排挤。这些贵族以溃败逃回娘家的郁伏都部为主,还带来其他羯夷残部,他们精于弓马,以武力迅速上位。郁部以回归漠北鲜卑为由,改姓氏为拓跋,其他各族也跟风,忽然之间都变成宇文、慕容、万俟、长孙、赫连、贺兰等,还有一小撮匈奴人恢复独孤一姓,一个个的家史俨然比完颜氏和耶律氏长得多。所以,现在这些黑水靺鞨人的王庭虽仍叫渤海国,但看朝廷上下这些重臣显贵们的名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鲜卑复国、北魏再世呢。

  耶律氏世代修习汉典,秉承汉俗,在光复一事上,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宜主动招惹大虞如果羯夷不是自己傻,没有及时收手,大虞也不会北扩边境,现在这些蠢人又鼓吹平起平坐,玩阴谋还露馅,这不是求着大虞继续往北打么!依兰、伯力、海参崴一丢,以后只能去最冷的那片鲜卑荒野了!

  可惜这地界的文人说话不比刀枪有用,国还是立了。之所以扶起了完颜氏后人,还是耶律氏与最想自立为王的拓跋益博弈的结果。目前所谓的大学士阁里,除了图撒合里,为复国出力最多、身居高位的几人,都不是读书人。图撒合里能出头,还是托了治国定制时,鲜卑人全抓瞎了的福。

  说起来耶律一姓与萧姓有点小渊源。耶律氏的确出于鲜卑分支宇文部,羯夷在唐时由迭剌耶律部一统为契丹,其祖慕汉高皇帝,故迭剌耶律兼称刘氏,以石述律相国,遂为萧氏,石述律部就是耶律部的铁杆粉,所以契丹也出过一位有名的萧太后。虽然大虞萧家的族谱可考据是汉高祖时的萧何之后,但说不定几百年前两个萧氏有过交集。关系嘛,不就是这么拉近的么!

  张圭白老老实实在依兰递交了印信,等着渤海王派人来接,跟他同来的一些商人开始私下做起买卖。守城的正是图撒合里的人,把情况上报后,图撒合里说服完颜钦茂,亲自来接。两人引经据典,手谈品茗,聊得很是热乎,到了宁古塔时,俨然一对好基友了。

  完颜钦茂听闻大虞海商也走高丽、东瀛、虾夷、苦兀、流鬼这条航线,很开心的说,愿意开放海参崴和伯力,与大虞互通海贸。有了礼物开门,又有跟来的商人一掷千金买特产,渤海国人人都相信了大虞不喜欢在天寒地冻的北方打仗,大家和平相处做生意就好了嘛。至于蒙兀人,迟早要回大漠,没看这么冷的天,他们的人和马都躲在帐篷里簌簌发抖么,哪里比得上城墙砖瓦保暖。

  圆满完成任务的张圭白带着十车回礼和货物打道回府,临行前跟图撒合里说了句心里话,另一边的蒙兀人屠了西域和月即别近百万人了,绝非善类。

  袁崭的收获也不错,神宗没交代他和蒙兀人谈什么具体条件,只简述一下靖西军和葛不勒在西域协同作战的情况,然后问旭烈有啥要求,他一定一字不落的转达。要说旭烈也是个有想法的人,他既然把小村落叫城,自然想按着城的标准弄防御工事,可他的俘虏大多是游牧民族,也就南下才抓了些会建房子的奴隶,现成的砖瓦之类又不够,草房木屋还不如帐篷防潮防雪。不过周围一圈泥石堆砌的高墙冻得结实,还是让大多数蒙兀人安心地呆下来,风雪一停,趁着冰封河道出去打打草谷也很滋润。等春天占了哲理木养壮牛马,秋收时捞一笔就走也不亏。

  可能实诚人人缘好,旭烈笑纳了礼物,让人把回信带给顾翀,留他在白城喝酒。这下袁崭不干了,回去露脸的轻省活还能让给别人?留下来当人质可没功劳,等于白来一趟。再说帐篷总感觉漏风啊!外面虽然马上开春,可还有鹅毛大雪齐膝深,上个净房屁股要冻掉了,哪有家里的火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