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明朝贵公子 > 第三十六章 比斗也是一种促进方式

明朝贵公子 第三十六章 比斗也是一种促进方式(2/3)

     一开始,找西医看病的人基本没有,大明的老百姓还是相信自己国家的东西。要不是还有几个教友找他们,他们在前两个月的成绩就会是零。在连续两个月被学员们以异样的眼神看待后,几个西医终于决定不再等待,要主动出击。就开始在医馆门口揽客,这样一来把看病的人更吓着了,哪有人听说大夫会在门口逮着人要求看病的,肯定是骗子。结果招揽了几天,几位西医还是没有一个人接到一位病人。

        直到有一天,一名工匠不小心腿被砸断了,前来就医。几位坐堂的中医都说这腿肯定废了,要病人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结果一直在一旁观看的菲利普斯大喜过望,跑出来跟那个伤着说他们能够帮助他,虽然不一定能够恢复原样,但是至少还能走动。

        这位伤者和家属本来听到大夫都说他的腿废了,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正在为以后的日子犯愁。突然听到有人说能保住他的腿,也不管洋人不洋人了,立马就同意了。在台州,你只要还能干活儿,商行都会有合适的活儿给你,这样就能获得工钱,但是不能干活那就没人管你了。现在能保住这条腿那就还能获得以后工作的机会,就算是工钱少点儿的扫地,也总比什么活儿都干不了强不是。

        几位西医终于等到了病人,而且还是那些拿草根树皮糊弄人的家伙们不能治的,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对待这场手术。病人只是大腿骨折断,还好没有粉碎性骨折,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一个月后,西医们开始对病人开始恢复性训练。现在病人已经可以下床了,这表明病人的腿确实保住了。一时间西医们名声大噪,来看病的病人络绎不绝。让人数众多的中医们既嫉妒又有点儿好奇:看来那些洋人们的医术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嘛。

        不过西医们也没高兴多久,因为他们发现许多病症他们以前根本没有见过,这使得他们无法判定病症,也就无法对症下药。

        在几次的错诊以后,被赵永泰叫过去大骂了一顿。随后,赵永泰在医学分院的月底大会上宣布:以后医馆的医治必须由两方人员一起进行,并且执行错一罚十的制度。也就是说,他们错诊一个,相关人员的统计数据上就要减少十个医好的数据。同时,为了防止他们怠工,还规定了每个月的最少医诊人数。低于这个数目,当月奖金扣罚。

        对于这些大夫来说,奖金还是小事儿,关键是名声会受损。所以大家也算是开始了非正常的合作。

        正式开始合作之后,双方才开始发现对方的好处。

        某次,菲利普斯他们又要做一场手术,是手臂骨折。李建元就建议他们先给病人灌麻药,上次那个断腿的病人在手术中的惨叫让中医们记忆犹新。菲利普斯他们以前不知道什么是麻药,待李建元解释了之后,大喜过望。所以此次的手术室里比较安静,只有菲利普斯给李建元介绍的声音和一些器械发出的声音。由于病人没有挣扎,所以这次手术做得又快又好,又安静。虽然他们作为医生已经习惯了手术时病人的呻吟和挣扎,但是没有人会喜欢。所以这次的手术经历让他们都很愉快,原来手术也是可以做得很轻松的。随后菲利普斯他们就决定以后将麻药的使用加入到手术的程序中。

        这次的合作让菲利普斯和李建元建立了友情,李建元也因为参加了他们的手术过程对西医感兴趣起来。经过这次之后,双方的合作多了起来,也更具有诚意。也终于开启了中西医合作的大门。对此赵永泰还以书院的名义对几人进行了公开表扬,当月还加了不少的奖金,理由是他们促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医学分院还宣布要整理出版医学大事记,里边将记载自古以来东西方所有对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而这次在手术中使用麻药也将被收录其中。

        熟话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现在的中医多数都是落第的士子,他们对名声也是非常看重的。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名声都是很看重的。

        医学分院整理出版医学大事记实际上就是要出医学史。能在史书上留名,而且还是以推动了医学发展的身姿留在史书上,这无疑让所有的医生都向往不已。

        赵永泰出了这一招,立刻让双方的合作变得密切、主动起来。那些老中医明白:要想自己独立作出什么重大的事件无疑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像李建元一样改进西医无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当然,用西医改进中医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而对于传教士们来说,麻药使他们看到了中医的神奇,再加上留名史册的诱惑,也让他们明白合作对他们来说是有利无害的。

        看到双方的合作关系迅速变得亲密无间,赵永泰得意之余又有点儿感慨:早就应该想到名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吸引力了,早出这招就不用什么奖惩规定了。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后金兵分三路,一路攻入大安口,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