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 第一百二十三章(3/4)
>
在进军中央王城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一些抵抗。不过别说这些土著士兵了,就连这个时候亚洲最彪悍的女真人骑兵都在重型火绳枪下饮恨收场,更何况陆卫装备的还是比重型火绳枪高出一代的线膛燧发枪。这个时候用杀鸡用牛刀来形容都不合适,砍瓜切菜还比较贴切。
整个攻城战从开始发炮到最后结束,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合兴泰陆卫部队以三人受伤结束了这场如游行般的攻城战。呃,这三人是在进城的时候被城楼上掉下来的石块给砸伤的,也就是些皮外伤。
守城的士兵全部被赶出了城,让他们在东城外建了一个简易的战俘营。陆卫只留了两千人看守升龙府城和这个临时战俘营,其余部队分三路向北出击,去接应从广西攻进来的明军,顺便清除一下沿途的城镇军队。
在陆卫攻占升龙府五天后,第一批移民就被送到了这里。倒不是合兴泰总部已经知道他们成功攻占升龙府,而是他们对陆卫的战斗力有信心,这批人是早就安排好的。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运送移民达到这里,合兴泰征集了江南地区的所有海船,连驻扎在镇江,已经多年没有出海的镇江水师也全员出动了。
当然了,让他们出动是有报酬的,按人头给。要不是合兴泰对人员密度有要求,他们都能让这些北方流民们人叠人挤在舱里。这算是这样,大小船只上也都是人满为患,根本不分什么甲板还是将领舱室了,反正只要能塞得进人的地方全给塞满了。
没办法,自从大明海禁一来,水师的地位就日渐下降。再加上现在北方大乱,朝廷对边军的倚仗越来越高,而朝廷的军费本来又严重不足,只要有一点儿肯定就填到北边围剿农民军的这个大窟窿里了,哪儿还有余钱给水师。如果不是各路水师都有一些来钱的路子,估计这些水师官兵早就饿死了。
不过镇江水师不像福建水师,还能做做海贸走走私啥的,他们只能在运河口收点儿过路费糊糊口,早就已经眼冒绿光了。现在有这么一个赚钱的好路子,他们当然要卯足了劲干了。而且他们还想借此跟合兴泰搭上线,从此脱离爹不亲娘不爱的尴尬局面。他们对于福建水师并入海卫后的待遇已经羡慕好久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现在合兴泰找到他们,那就是给他们机会啊,这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示好的事儿他们当然要用心干了。这不,由于合兴泰要求要好好对待招募来的流民,所以他们现在也一改往日的粗暴形象,变得和蔼可亲了不少。让乘坐他们船的流民们受了不少惊吓:这是有啥企图啊?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别说近几年一直遭受官军的祸害,就是以前,官军也没有这样好声好气地对待过普通老百姓啊。这种巨大的转变让这些流民实在很难接受。
不过他们在台州都短暂居住过一段时间,而且合兴泰和永和还给他们分派了不少他们一前的同乡作为他们的领队。这些人都是早几年招募到合兴泰的人员,有他们进行解释和沟通,使得大家对此也开始慢慢适应,慢慢也有了军民鱼水情的样子。
按照合兴泰的计划,安南的升龙府平原地区将是第一阶段最主要的移民地,主要是考虑到它离大明最近,而且陆路也相通。等马路修通以后,这片地域就实实在在攥在手心里了。现在台州向南延伸的马路已经快修到惠州府了。
这批移民主要是农场工人,他们将先期在这里建立各个大型农场。与此同时,升龙府东门外战俘营里的军兵们被这批船运回了台州,他们将被卖给各个矿场。当然了,名义上是不能这么说的,官面上的说法是他们因为参与安南国针对大明的入侵,被判处服劳役。至于期限,先定十年吧。
由于这些年各地工坊工匠的待遇不断提高,所以各地矿场的劳工日益紧缺。毕竟矿场的工作条件不好,而且还很危险,一般都是实在没办法才会进矿场里干活儿。劳工的紧缺让南方的各个矿场不得不在招募的时候采取欺骗的方式,要不然这些年在北方招募流民的商行、工坊这么多,别人怎么会愿意到矿场来。
现在把安南的土著青壮卖给这些矿场,不但解决了安南地区的反复叛乱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大明各个矿场的劳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赵永泰让合兴泰各地分号同各家矿场签订了协议,他们将逐渐减少明人劳工的数量,直至全部替换为非明人劳工。合兴泰负责保证他们的劳工需求。
这件事标志着由合兴泰主持,大明各大世家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南洋移民运动正式开始。这项耗时半个世纪的浩大移民工程不但解除了大明境内的灾荒问题,还让南洋成为了大明的内海。同时,这项运动也标志着华夏民族再次开始了开拓之旅。
当然了,为了不引起当地土著的强烈反弹,这项换人计划的执行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在进军中央王城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一些抵抗。不过别说这些土著士兵了,就连这个时候亚洲最彪悍的女真人骑兵都在重型火绳枪下饮恨收场,更何况陆卫装备的还是比重型火绳枪高出一代的线膛燧发枪。这个时候用杀鸡用牛刀来形容都不合适,砍瓜切菜还比较贴切。
整个攻城战从开始发炮到最后结束,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合兴泰陆卫部队以三人受伤结束了这场如游行般的攻城战。呃,这三人是在进城的时候被城楼上掉下来的石块给砸伤的,也就是些皮外伤。
守城的士兵全部被赶出了城,让他们在东城外建了一个简易的战俘营。陆卫只留了两千人看守升龙府城和这个临时战俘营,其余部队分三路向北出击,去接应从广西攻进来的明军,顺便清除一下沿途的城镇军队。
在陆卫攻占升龙府五天后,第一批移民就被送到了这里。倒不是合兴泰总部已经知道他们成功攻占升龙府,而是他们对陆卫的战斗力有信心,这批人是早就安排好的。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运送移民达到这里,合兴泰征集了江南地区的所有海船,连驻扎在镇江,已经多年没有出海的镇江水师也全员出动了。
当然了,让他们出动是有报酬的,按人头给。要不是合兴泰对人员密度有要求,他们都能让这些北方流民们人叠人挤在舱里。这算是这样,大小船只上也都是人满为患,根本不分什么甲板还是将领舱室了,反正只要能塞得进人的地方全给塞满了。
没办法,自从大明海禁一来,水师的地位就日渐下降。再加上现在北方大乱,朝廷对边军的倚仗越来越高,而朝廷的军费本来又严重不足,只要有一点儿肯定就填到北边围剿农民军的这个大窟窿里了,哪儿还有余钱给水师。如果不是各路水师都有一些来钱的路子,估计这些水师官兵早就饿死了。
不过镇江水师不像福建水师,还能做做海贸走走私啥的,他们只能在运河口收点儿过路费糊糊口,早就已经眼冒绿光了。现在有这么一个赚钱的好路子,他们当然要卯足了劲干了。而且他们还想借此跟合兴泰搭上线,从此脱离爹不亲娘不爱的尴尬局面。他们对于福建水师并入海卫后的待遇已经羡慕好久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现在合兴泰找到他们,那就是给他们机会啊,这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示好的事儿他们当然要用心干了。这不,由于合兴泰要求要好好对待招募来的流民,所以他们现在也一改往日的粗暴形象,变得和蔼可亲了不少。让乘坐他们船的流民们受了不少惊吓:这是有啥企图啊?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别说近几年一直遭受官军的祸害,就是以前,官军也没有这样好声好气地对待过普通老百姓啊。这种巨大的转变让这些流民实在很难接受。
不过他们在台州都短暂居住过一段时间,而且合兴泰和永和还给他们分派了不少他们一前的同乡作为他们的领队。这些人都是早几年招募到合兴泰的人员,有他们进行解释和沟通,使得大家对此也开始慢慢适应,慢慢也有了军民鱼水情的样子。
按照合兴泰的计划,安南的升龙府平原地区将是第一阶段最主要的移民地,主要是考虑到它离大明最近,而且陆路也相通。等马路修通以后,这片地域就实实在在攥在手心里了。现在台州向南延伸的马路已经快修到惠州府了。
这批移民主要是农场工人,他们将先期在这里建立各个大型农场。与此同时,升龙府东门外战俘营里的军兵们被这批船运回了台州,他们将被卖给各个矿场。当然了,名义上是不能这么说的,官面上的说法是他们因为参与安南国针对大明的入侵,被判处服劳役。至于期限,先定十年吧。
由于这些年各地工坊工匠的待遇不断提高,所以各地矿场的劳工日益紧缺。毕竟矿场的工作条件不好,而且还很危险,一般都是实在没办法才会进矿场里干活儿。劳工的紧缺让南方的各个矿场不得不在招募的时候采取欺骗的方式,要不然这些年在北方招募流民的商行、工坊这么多,别人怎么会愿意到矿场来。
现在把安南的土著青壮卖给这些矿场,不但解决了安南地区的反复叛乱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大明各个矿场的劳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赵永泰让合兴泰各地分号同各家矿场签订了协议,他们将逐渐减少明人劳工的数量,直至全部替换为非明人劳工。合兴泰负责保证他们的劳工需求。
这件事标志着由合兴泰主持,大明各大世家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南洋移民运动正式开始。这项耗时半个世纪的浩大移民工程不但解除了大明境内的灾荒问题,还让南洋成为了大明的内海。同时,这项运动也标志着华夏民族再次开始了开拓之旅。
当然了,为了不引起当地土著的强烈反弹,这项换人计划的执行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