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 第一百零九章(2/3)
万两白银,这里边大部分以前都是存在各大钱庄的。这一下很快就让各大钱庄的流动资金告急了。
特别是一些经常挪用银钱去干别的事儿的钱庄,那一拨的取钱潮简直比后世的金融危机还让他们感到恐怖。要是他们无法将银钱兑换给储户。那就相当于直接宣告破产了。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破产保护法,别说他们的家产,就是性命都有危险。
因此这一段时间各大钱庄都在想办法募集资金,哪里还有闲情来管富鑫的事儿了。当然了,只要是挪用不是很严重的,都还是撑过了这一轮危机。毕竟真正的大户们这次并没有投入太多,他们还想多观望一下。不过这么好的事儿要是一点儿都不参与,那也太亏了,所以他们都几十万一百万两的意思了一下。亏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损失,赚了所得的红利也还算能让他们看得上眼。
此时富鑫肯定是各大钱庄最大的对手,不过不说其背后合兴泰的强大实力,就单是那六千万两白银也不是他们能撼得动的,他们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只是还没等他们叹完,第二波的危机又接踵而至。两个月后,也就是到了五月的时候,在富鑫存钱不用付利钱这个消息此前积存的能量一下就爆发开来。
各大钱庄因此迎来了新一轮的挤兑潮。与前一次不同,这次许多大户都要求把所有的存款取出来,这下各大钱庄都集体抓瞎了。本来他们还在商量准备看怎么暗地里给富鑫来一下子。结果全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闷棍给敲得晕头转向。算计别人!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吧。从这个月开始,江南地区的钱庄陆续宣告破产。五个月后,江南地区只剩下了富鑫银行。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赵永泰事先预料到的。他提出这个提案只是为以后完善大明的货币体系做准备而已。没想到发生的连锁反应如此强烈,直接将江南地区的竞争对手全给干掉了。董事们全都以为自己亲眼见证了一场奇迹般的金融战,只有赵永泰自己心里清楚这完全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不过他的谦虚在别人眼中却成了一种成熟的表现。
一月购买股票的大户中,有一户不得不专门提一下,这就是厦门的郑家。郑家此前由于受到福建巡抚邹维琏的压制,再加上一直在海上跟荷兰人及刘香死磕,所以路上除了死命地发展厦门基地外,对于其他的事情并不是很热心。毕竟现在对他们来说保证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郑家的陆上势力还很弱小,离在福建称霸的地位还很远。而且这次又被荷兰人弄了个元气大伤,想要达到那种程度需要的时间会比历史上要长一些。由于此次郑芝龙也狠揍了荷兰人一顿。使得邹维琏改变了对郑家及海禁的看法。这样一来,他对郑家的支持也就多了一些,少了一些压制。
这种情况下,郑家当然也要有所回应才行。因此双方的交流来往也就多了一些,郑家也就听说了合兴泰此次发售股票的消息,少不得也要仔细打听一下。不打听还没事儿,一打听吓了一跳。此前他们也知道合兴泰在做海贸,这年头犯禁出海的人不少,这种事并不稀奇。
不过他们不是很清楚合兴泰的海贸规模,毕竟合兴泰正式合并后的海贸航线现在还局限在北边。此时郑家还在同荷兰人及刘香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北方的航路。就当时的海贸来说,南洋航线获利比北方航线要多不少,所以有实力的海商都是走南洋航线。而据他们所知合兴泰并没有海船南下南洋,因此他们以为合兴泰的海贸规模不是很大。
而这次他们搭上了一些大官之后,才知道合兴泰的船队规模比他们想象中要多得多,至少也得有二三十艘。这种规模同西洋人比还不算什么,但是在东亚来说,也算是很大的规模了。而此时郑家的商船数还只是个位数。毕竟他们以前是干海盗的,都是抢别人的,也不需要商船。
也正是因为此时郑家还没有从一个海盗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势力集团,所以郑家在知道了合兴泰也拥有大规模的船队后,并没有想到竞争的问题,反而想到了合作的可能性。此时他们被揍了个半残。一两年内都不可能再同荷兰人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了。
合兴泰拥有这么大规模的船队,熟悉海贸的他们知道不可能没有武装战船,只是数量多少而已。因为在海上船队规模越大,越容易遭到西洋人的劫掠。船队规模小些反而安全些,毕竟海盗不可能天天在那些航线上等着。而且船少在海上也不容易被发现。
因此郑家这次专门派出了老三郑之豹前往台州,看看能不能同合兴泰进行联盟。本来郑之豹带着三十万两白银,准备看是买股票或者送礼,这样才有接触的借口嘛。在郑家看来,这次合兴泰发售股票的行为就是在募集资金,大概是出现了一时的周转不灵。毕竟海贸的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大。一艘船就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了。规模越大出现损失的几率也就越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特别是一些经常挪用银钱去干别的事儿的钱庄,那一拨的取钱潮简直比后世的金融危机还让他们感到恐怖。要是他们无法将银钱兑换给储户。那就相当于直接宣告破产了。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破产保护法,别说他们的家产,就是性命都有危险。
因此这一段时间各大钱庄都在想办法募集资金,哪里还有闲情来管富鑫的事儿了。当然了,只要是挪用不是很严重的,都还是撑过了这一轮危机。毕竟真正的大户们这次并没有投入太多,他们还想多观望一下。不过这么好的事儿要是一点儿都不参与,那也太亏了,所以他们都几十万一百万两的意思了一下。亏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损失,赚了所得的红利也还算能让他们看得上眼。
此时富鑫肯定是各大钱庄最大的对手,不过不说其背后合兴泰的强大实力,就单是那六千万两白银也不是他们能撼得动的,他们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只是还没等他们叹完,第二波的危机又接踵而至。两个月后,也就是到了五月的时候,在富鑫存钱不用付利钱这个消息此前积存的能量一下就爆发开来。
各大钱庄因此迎来了新一轮的挤兑潮。与前一次不同,这次许多大户都要求把所有的存款取出来,这下各大钱庄都集体抓瞎了。本来他们还在商量准备看怎么暗地里给富鑫来一下子。结果全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闷棍给敲得晕头转向。算计别人!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吧。从这个月开始,江南地区的钱庄陆续宣告破产。五个月后,江南地区只剩下了富鑫银行。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赵永泰事先预料到的。他提出这个提案只是为以后完善大明的货币体系做准备而已。没想到发生的连锁反应如此强烈,直接将江南地区的竞争对手全给干掉了。董事们全都以为自己亲眼见证了一场奇迹般的金融战,只有赵永泰自己心里清楚这完全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不过他的谦虚在别人眼中却成了一种成熟的表现。
一月购买股票的大户中,有一户不得不专门提一下,这就是厦门的郑家。郑家此前由于受到福建巡抚邹维琏的压制,再加上一直在海上跟荷兰人及刘香死磕,所以路上除了死命地发展厦门基地外,对于其他的事情并不是很热心。毕竟现在对他们来说保证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郑家的陆上势力还很弱小,离在福建称霸的地位还很远。而且这次又被荷兰人弄了个元气大伤,想要达到那种程度需要的时间会比历史上要长一些。由于此次郑芝龙也狠揍了荷兰人一顿。使得邹维琏改变了对郑家及海禁的看法。这样一来,他对郑家的支持也就多了一些,少了一些压制。
这种情况下,郑家当然也要有所回应才行。因此双方的交流来往也就多了一些,郑家也就听说了合兴泰此次发售股票的消息,少不得也要仔细打听一下。不打听还没事儿,一打听吓了一跳。此前他们也知道合兴泰在做海贸,这年头犯禁出海的人不少,这种事并不稀奇。
不过他们不是很清楚合兴泰的海贸规模,毕竟合兴泰正式合并后的海贸航线现在还局限在北边。此时郑家还在同荷兰人及刘香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北方的航路。就当时的海贸来说,南洋航线获利比北方航线要多不少,所以有实力的海商都是走南洋航线。而据他们所知合兴泰并没有海船南下南洋,因此他们以为合兴泰的海贸规模不是很大。
而这次他们搭上了一些大官之后,才知道合兴泰的船队规模比他们想象中要多得多,至少也得有二三十艘。这种规模同西洋人比还不算什么,但是在东亚来说,也算是很大的规模了。而此时郑家的商船数还只是个位数。毕竟他们以前是干海盗的,都是抢别人的,也不需要商船。
也正是因为此时郑家还没有从一个海盗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势力集团,所以郑家在知道了合兴泰也拥有大规模的船队后,并没有想到竞争的问题,反而想到了合作的可能性。此时他们被揍了个半残。一两年内都不可能再同荷兰人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了。
合兴泰拥有这么大规模的船队,熟悉海贸的他们知道不可能没有武装战船,只是数量多少而已。因为在海上船队规模越大,越容易遭到西洋人的劫掠。船队规模小些反而安全些,毕竟海盗不可能天天在那些航线上等着。而且船少在海上也不容易被发现。
因此郑家这次专门派出了老三郑之豹前往台州,看看能不能同合兴泰进行联盟。本来郑之豹带着三十万两白银,准备看是买股票或者送礼,这样才有接触的借口嘛。在郑家看来,这次合兴泰发售股票的行为就是在募集资金,大概是出现了一时的周转不灵。毕竟海贸的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大。一艘船就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了。规模越大出现损失的几率也就越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