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唯我独法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皇的价格

唯我独法 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皇的价格(2/3)

洋的说。

        日本人做商业地产非常成熟,因此自然有一个成熟的特点,那就是商业地产只租不卖。如此做虽然回收成本很慢,但就长期xìng而言,每年的利润率也不会低于10,是很不错的生意——这当然不能与发展初期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相比。

        正因为如此,就算陈易拿出8个亿,美江大厦的拥有方也不会出售地产给他。但是由三菱财团出面就不同了,他们的金融势力和在日本的影响力,绝对能轻松的拿下美江大厦,毕竟只是在中国江宁的地产,又不是东京银座的不动产。

        至于现在,陈易拿出7.5个亿出来,意味着他用一千万不到盖出来的武馆,一遇拆迁就涨了至少5倍倍,再怎么说也没这么好的生意了,尤其是考虑到,武馆的地产原本就属于三菱集团。

        当然,对岩崎真善来说,能用5000万彻底解决武馆的麻烦,总比久拖不决来的好。他们现在确信,中**方806研究所研究员肖畅的研究资料确有其事,中国用海底泥生产燃料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样的重大突破,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每个国家每年都会有一批,但政fǔ愿意投入巨资进行生产的却少之又少了。

        但中国不一样。

        岩崎真善熟悉中国,他知道中国的政治形态,哪怕海底泥生产氢燃料仍然有一定的科技困难和经济劣势,但只要他们愿意上马,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金钱旋窝,会卷进无数的资金。在历史上,中国不止一次的进行过类似的改革。

        三菱商事正在建设的江北码头也是一次证明,若非有一些中国太子党的利益纠葛,此次拆迁就像是在推平森林一样简单——也许比推平森林还要简单,至少森林有环保人士的关注,中国人则只有杂草一样的顽强。

        日本政fǔ送来的一批资料,极大的改变了三菱上层的决定,其中806所的研究资料算是一支催化剂。

        在祝光梁设计的欺骗行动中,除了未来用量巨大的海底泥项目,还有江宁钢铁厂的扩建和东南电力集团的扩容两个项目。他们所需要的巨量煤炭、铁矿石和焦炭均需进口

        后两者确有其事,祝光梁只是将扩容的时间给提前了。

        三者综合,使得三菱集团确定,江南码头现有的吞吐量绝对无法承载如此大规模的进口。而岩崎真善于此时,也迫切的希望能掌握更大的权力——例如一个年利润过10亿的港口项目。

        于是,让江北码头变成一个运量巨大的燃料进出港,成为了三菱集团对此港口的定位。这也意味着码头区的公路要能够承受高载重汽车的长期通过,意味着要能容纳先5万吨,最好是10万吨级的散装货船的装卸——仓库和大江宁区的jiāo通也要非常的方便,必须强调24xiǎo时的同行能力,这以为着更少的十字路口和红绿灯,更少的岔路口和更少的车辆jiāo汇。当然,宽敞的道路基础也是必备的。

        就像是陈易设想的那样,如果三菱商事仅仅是将江北码头区拆掉,然后和明德集团瓜分地产价值的话,他就算nòng到了港口权,也要支付几十亿用来进行改造和建设——事实上,光有钱还不行。三菱集团是比中国任何一个建筑集团都有力量的大财团,他们可以轻松的同时在中国、日本、迪拜和美国开工建设世界级的建筑,但若是由陈易来主导一个港口区的建设的话,结果会很难预料。

        训练了队伍是一定的,全jiāo了学费也很有可能。间谍行为存在基础就在于它的低成本xìng,如果007一年要huā掉一个师的经费的话,那他最好做到10个师才能做到的事,否则就滚回家去吃自己。

        罗xiǎo山没陈易那么多弯弯绕绕,只是关心的问:“那你的武馆就搬去美江大厦?那可是好地方啊。”

        “下个月,美江大厦有两层楼的租约到期,三菱原本准备给港口公司留下来的,现在就便宜我了。”

        莫少听的目眩,羡慕的道:“你这才是做生意啊。”

        “您的生意可比我大。”

        “不行,不行,危险的地方我不敢去……唉。”

        陈易知道莫少秋也在做军火生意。但战争地区的人们可不管你中国太子党的身份,任何人去热点地区都是要冒风险的,莫少秋若是不敢去的话,生意肯定是要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你要是有兴趣,来江宁发展,我们都欢迎的。”陈易笑着邀请道。

        莫家的力量一般,但莫少秋在商业上还是颇有发展前途的。

        “那敢情好。”莫少故作亲昵的拍拍陈易,着实有些心动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