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人亦醉---宋 > 第一卷 蝴蝶 第三十章 风波

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三十章 风波(2/2)

不可让文书知晓,曹林又正忙着四处打粮,准备应付青黄不接的时候义军、百姓所需要的粮草,只有自己劳动了。

        叹了一口气,苏瑛提笔开写了。因为在另一个时空的妹妹是学医的,他也有时翻阅一些妹妹的资料书籍,曾经记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简单地记载了当时蒸馏酒的生产方法,今天却有大用了。

        “。。。。。。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又分为泥窖、碎石窖和条石窖等若干种类。。。。。。”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简言之,就是用黄酒发酵常用的一些原料,在酒瓮中发酵7天,然后用甑蒸馏。因为时间紧张,暂时只有用这初步的“蒸馏酒”充数了,等以后赚了钱后,再推出新的产品。

        苏瑛继续些到“蒸馏器具。釜体,甑体(装料或蒸汽挥发),冷凝器,冷凝液收集器、冷凝液导出器。”顺手又画了个草图。

        “蒸馏工艺为最为简单的液态法”一切以效率为第一。

        “冷却和酒液的收集。蒸馏锅上部的冷凝器(古称天锅,天湖)中冷却,酒液于蒸馏锅内汇酒槽中汇集,排出后收集。天湖之水,每蒸二放,三放不等,看流酒之长短,时候之冷热,大约花散而味淡即止。”  “烧酒,……,面有细花者为真,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

        “烧酒,碧清堆细花者顶高,花粗而疏者次之(名曰‘朝奉花‘),无花而浑者下之。”

        把后世许多的知识混杂了一气之后,苏瑛把大笔一放,伸了个懒腰,冲门外叫了一声:“锁柱,咱们去老钱头那里。”

        西王庄村口,一家老字号村店今日刚开张不久,就没有客人上门了。因为王锁柱带着几个人把住了店门口,任谁也不放进。

        钱老本战战兢兢的站在一边,听着这位“苏教导”说话。他也不知道今日是什么风把义军中最高的头领招到这个小小的村店中来了,自己虽然姓钱,可是经营了一辈子小村店也没落下几两银子,不知道这位“苏教导”找自己为何?

        “钱师傅”苏瑛刚说了一句,钱老本马上说道:“不敢,不敢。苏教导还是称呼小老儿名姓的好。”

        “钱师傅毋惊,小生今日乃是有求与长上也。”  苏瑛见他有些被吓到了,不觉有些不快。义军驻扎此地已经快一个月了,施药救病、救济口粮、招募工匠,还无偿的招收本地的适龄儿童到蒙学读书认字,怎么百姓还是如此不了解义军?难道还有什么没有做对的?

        “教导但有吩咐,小老儿尽力以从。”  钱老本诈着胆子在叹苏瑛的口风。

        “小生知道师傅酿的好酒,十村八店,无有不知这‘钱记’老酒口碑的。”

        “教导但要吃酒,只管使人来取,如何能使教导屈尊到此。”

        “呵呵,师傅可造得烧酒否?”  苏瑛见他罗唣,也有些不快,无奈此时却要用得他,故此耐着性子问到。

        “上复教导,小老儿造酒一辈子,多是酿的米酒、黄酒,这烧酒也曾造得,只是不得法,未曾多酿。”

        “今日我便让你有个生发的机缘”  苏瑛说着,把那张纸自胸口处取了出来,递到钱老本的面前。

        钱老本拿过纸端详了半天,说了句:“教导,小老儿不识字。”

        “这不费事吗!”苏瑛心里很不痛快,但是也只好继续说道:“无妨,小生读与长上。”接着把纸上写的细细的读了一边。然后又问道:“钱师傅以为如此可造出烧酒否?”

        “十又八九能成。”钱老本听到了酿酒的本行,一改局促的样子,兴致勃勃的说道。

        “好!”苏瑛又取出一锭银子,大约十两上下,放在桌上,“小生十日以后来取酒,师傅可先酿一二百斤。若是酿的好,日后还有成千上万斤的生意照顾师傅。”

        “恩,恩。”钱老本揣着银锭,想象着日后这村店生发后的样子,眼睛都笑的眯缝成一线了,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

        这是王锁柱急急的跑进屋里,在苏瑛耳旁耳语了几句,苏瑛脸色一变。赶忙辞别了钱老本,带着侍卫从人匆匆而去。

        “这个杜二杆,平日与你河水不犯井水。今日怎敢抢我的粮食!”  苏瑛在马上越想越气,“打量我真的不敢动你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