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人亦醉---宋 > 第一卷 蝴蝶 第二十章 医国

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二十章 医国(2/3)

就看见韩猛把部伍集结在一片稍宽一点的草地上,关七拉着一匹马正在做示范。苏瑛对骑兵在这个时代的作用非常看重,同时也因为好奇,便带着王锁柱走了过去。

        关七正用一只说拉住马的笼头,一边抚摩着马的鬃毛,一边说道:“马通人性,欲使马匹帖服,必先与之亲近,不可随意而骑。一手执辔,左侧而立,乃防其呲主。切不可从后驱马,否则易为其蹬蹋至伤。”说着又不知从哪里拿过了一段胡萝卜放在掌中喂马,又说道:“若马匹不拒你等,可以稍食之。比要烦官司,必先拿钱通之。”众人听他比方打的好笑,竟把训马比做用钱通官,都哈哈大笑起来,韩猛黑着脸叫了声:“肃静”,方才止住笑声。韩猛自己却也绷着脸,欲笑又不能笑,倒是让人更加的想笑。

        苏瑛站悄悄的站在人群的后面,一面仔细听着。那关七当真熟识马性,把马的习性、喂养和骑乘的注意事项说的清清爽爽。说了一段,关七转过身来,示范上马的动作。只见他左脚踏蹬,一手执缰,一手搬住马鞍的后桥,一纵身,轻轻巧巧的上了马,动作连贯舒展,一看便知是个熟手。

        “这叫压马。凡新手骑乘,应让熟手先骑,使马匹熟知人欲,才好使它帖服。”让马走了一圈后,方才下马,让个新手来试试。苏瑛早就看得眼谗,高声叫了一声,从队伍后面走了出来,也不顾关七、韩猛的劝说,兴致勃勃的拉住了马笼头。

        那马大约五尺多高,大约到苏瑛的肩膀头,栗色毛皮,闪着一对大眼睛。苏瑛依照关七刚才说的方法,果然使马很是亲近。一高兴,苏瑛认蹬搬鞍就要往上骑,谁知骑马最讲究腰、腿、背的力量,苏瑛因背部有伤,一条腿怎么也跨不上去。那马身体一侧吃力久了,肌肉颤抖,惹的苏瑛一阵心慌。正没奈何见,忽然被人托上了马背,回头一看,关起正在向他笑:“哥哥不知,上马最讲究干净利落,否则人也难受,马也难受。”

        关七牵着马载着苏瑛走了几圈,一面告诉苏瑛骑马时候要保持身体的重心,浑身要放松。苏瑛只觉得那马在身下一扭一扭十分别扭,身体也很难保持重心,却也没忘记松腰、紧背,只是腿紧紧蹬住马蹬,方才保持了平衡。义军士卒哪里知道苏瑛此时的苦处,只看得他骑的状似威武,一齐高喊:“教导威武!教导威武!”,苏瑛知道此时不能冷了将士们的心,只做轻松状,一边招手致意,一边吩咐要好生听从关七的训导。

        骑了几圈,苏瑛放如释重负般的下了马,心里一阵后怕,若非关七步步不离,那马使了性子,狂跑起来,怎么得了?不禁对关七另眼相看,说了声:“有劳贤弟了。”关七只是憨笑。苏瑛因心里还记挂着和曹林商量开办随军蒙学与随军武学的事情,自己带着王锁住走远了了,只听的身后韩猛大声嚷道:“平日只打马掌了,今番一定要使唤它。”不觉会心一笑。

        恰巧曹林刚处理完一些事务,正在喝水,苏瑛便把自己开办随军蒙学与随军武学的想法和盘托出。那曹林原是书生,又作国富户的教馆,如何不用心这等事情?只说道:“这却是好的,我本有心,只是近来细务太忙,不能和三弟商议,今日便可定下。”两人商议了半天,苏瑛对教育孩童确实没有什么经验,只好依着曹林的意见,先教些寻常启蒙的课程,只是要求把华夷大防、春秋之道加进去,由曹林教授。随军武学苏瑛要求亲自授课,以便教授些后世先进的军事理论,曹林不解:“为何不教‘五经七书’?”

        《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素书》、《三十六计》、《六韬》、《尉缭子》、《百战奇略》、《唐李问对》、《阴符经》、《历代兵制》等十二部历史典籍合称五经七书,乃是宋代武学的御制教科书。但是宋代兵学却依然徘徊于先秦以来兵家著述的囹圄。宋廷基于自身的需要,曾长期严禁民间流传兵书。宋夏大规模开战后,固然因为战争的刺激,谈兵之风随之颇盛,不过或处于文人空谈泛论之中,或陷于传注之学,亦即经院文牍主义,未能如儒学那样由传注之学向变革理论、方法的探讨深入发展。故注解前人兵书者多,还出现了官方校刊的“武经七书”,但创新思想却少见。不少人还迂腐到为无能的政策作注脚的地步。这种兵学严重滞后的尴尬局面,既是当时主流保守军事思想的产物,反过来又束缚了军事学说的发展与实践。宋代的武学“重墨义文学而后骑射”,武学生也是文绉绉的,一点没有军人的气概,苏瑛可不想把义军的各级头目教育成抱残守缺的落后文人。因此笑道;“除四书五经以外的杜撰的也太多了,武经七书内容博杂,虽经历代不同的名家注解,却也难以一时难以适用。不如只留《孙子兵法》,再辅之以实战,必可跳出囹圄,开创一番新局面。”  曹林也不懂兵事,只好由着苏瑛了。二人商定了每日开课的时间,看看日落西山,便唤来众人,一并酒食相待。

        篝火跳跃着,人心荡漾着,众人虽日间辛苦,但是都各有所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