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人亦醉---宋 > 第一卷 蝴蝶 第一百二十一章 闸门(二)

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一百二十一章 闸门(二)(2/4)

军的身影就像不久前刚刚收割过的麦子,不停的倒在他们的身后。

        国良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思,一边是胜利的兴奋,一边又是无法猜透的尴尬,还有一种急切的担心。“快鸣金!快鸣金!”他知道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让官军把“寒鸦投林”箭再一次装填完毕了。

        郑鑫和他的学员第二分队队走了,那么仓促,又那么无奈。国良很是懊悔,他再也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学员了!

        战败者的呻吟声充斥着河滩,又很快的消失了下去。当最后一个官军士卒疯了一般竟然在这个时候吹奏起他一直别在腰里的笛子,刚抬头向上一望,一个满脸都是岁月雕凿着的痕迹的农人汉子一扁担砸碎了他的脑壳,“别看今日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看着士卒们扶着战伤的同伴抬着战死的兄弟还在河滩上磨磨蹭蹭的走,国良心里一阵刺痛,眼一闭,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

        正午的太阳还是那么酷热难挡,并没有被官军被“寒鸦投林”箭阴沉而尖利的阴云遮挡住。相反,河对岸的官军阵地上又然起了一片新的火焰,顷刻间,八台“寒鸦投林”弩噼啪乱响,羽箭和弓弦四处横飞!

        “休走了流贼的细作!”官军的警戒阵地上,一阵乱哄哄的骚动,三个高低不等的身影顺着河岸的草丛“呼啦啦的”的玩命的奔跑,身后是百十个挚刀拔剑的追兵。不一会,三个身影先后跳进了绵河湍急和流水中了,追兵在水便徘徊了一阵,骂骂咧咧的射了几支羽箭,终于蔫头耷拉脑的泱泱走了。

        “报!!”一个小卒快的如同山间的猴子,只一会便跑到了国良的身边,“禀教谕,我部此番冲击,一共杀伤官军一百五十一人!。。。。。”小卒哏了一口气,“自伤二十三人!另外。。。。。”

        “什么?”国良把思绪硬生生的拉回了战场,“莫非官军另有动作?”

        “正是!”小卒一叉手,语调便的明显的低沉起来了,“五里以外的暗探回报,从南径到康庄的路上尘土飞扬,官军似有援军,人数不下一千余!。。。。。。。”

        安静,安静,这个时候只有赵东岭上熏人的热风和国良脑筋里冷冰冰的惊诧!。。。。。。

        。。。。。。。。。。。。。。。。。。。。。。。。。。。。

        越靠近河岸,河水越浑浊,绿油油的水藻像一条油腻的带子,狭长而又墨绿,发出些微腥的味儿。

        王锁柱几乎已经精疲力竭了,他的一直耳朵破裂了,浑身的的伤口被河水刺的又痒又疼,脑袋里却还是嗡嗡的震响着郑鑫临终说的话:“在我眼里你还只是半个兵。你虽也是见过些阵仗,可都是有旁人替你拿主意的时候。真正的兵士,要主宰自己的战场。。。。。。”

        锁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答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回答。

        其实锁柱身上的许多伤口并不是战伤,多半是他隅隅独行在通往赵东岭主峰是被山间的乱世划伤的。他不知道,为什么郑鑫要怎么看待他?为什么麦收的时候和苏瑛的一番田间谈话后自己的脑袋里凭空多了很多很多以前想也没有想过的问题?又为什么苏瑛要打发自己到这随军武学里来?为什么自己第一次独自指挥一场演习就大败而归?。。。。。。。

        锁柱是个乖孩子。自打记事起,他就没有让爹爹操心过,或者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操心的机会。

        十一、二岁开始,他就和父亲一道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撅着腚伺候着赁了来的几顷薄田。所有田间的手艺全都是由父亲手把手传授的,而所有作为一个佃户应当时刻恪守的“道德”都是由田东刘老太爷传授的。

        家里的粮食并不多,饿的时候,邻里街坊们都会相互帮衬着周济一些,或者是麦麸、黑豆或者是树皮、草根。略大一点的时候,锁柱也会随着家乡那群一起玩尿泥长大的孩子一起去爬树掏鸟蛋,下水摸鱼虾,上山采野菜,田垄里面偷黄瓜。

        每年向田主交粮食的时候,锁柱都会看见父亲热巴巴的眼神怯生生的看着收粮的庄丁,挥舞着颤抖的手胆怯却又心急的说道:“大老爷啊,莫再踢了!。。。。。”,然后就被庄丁毫不犹豫的一脚踹开,“死棺材瓤子,起开!”

        后来,锁柱知道那叫“踢斛”。本来收粮用的槲就比官槲大了许多,本来里的麦子要堆成尖儿,还要抓上一把,直到麦子不再往下溜了,再不能往上加了,才算—槲,可这一踢,又要多交三两升了。

        再后来,锁柱知道的更多了。按规定,交粮可以交麦子,也可以交银子。毫无疑问,父亲只能选择后者。可是交的粮食不论你晒的多干,扬的多净,照例总归要打折扣,一石粮食挑了去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